最近这两场比赛,我感觉到这段时间利物浦FSG高层还是很想续约阿诺德的,这场比赛和斯洛特以往的比赛,在战术设计上有很大不同。
关于阿诺德的续约和免签肥皂剧,我之前已经写过了,感兴趣的可以移步观看:
如何看待阿诺德转会皇马的肥皂剧?
这里以防出现洗稿嫌疑,我直接把结论说出来:
阿诺德的续约与否,与他在球队当中的核心地位和球权密不可分。
【1】主场对阵升班马-格拉芬贝赫位置前提我们通过两组进攻尽头来看,一组是球队压到进攻三区之后,注意一下格拉芬贝赫的位置,是链接3前锋和2名边后卫的中间枢纽位置,面对密集型防守,麦卡落位回撤:
这种调整的目的是为了能在丢球的第一时间,依托格拉芬贝赫的身体对抗优势和拦截优势来进行就地反抢,夺回球权。
除此之外,为了给阿诺的进攻创造更稳定的环境,这场比赛格拉芬贝赫和索博斯洛伊的位置更加”右倾“,而阿诺德的位置则更加灵活。
在后场出球阶段,球队在3后卫和4后卫之间切换,阿诺德这场比赛拿到了更多的球权。
本场比赛利物浦也调整了主攻方向,原本从赛季初就打的左路主攻过载,在这场比赛移到了右路,目的是为了让阿诺德获得更多地球权和指挥权。
如果放到细节的平均接球位置和站位,我们可以看到格拉芬贝赫位置的前提,以及索博斯洛伊位置的后撤——他们共同环绕在阿诺德附近,给阿诺德随时准备好擦屁股。而左路的进攻上,则是加克波+迪亚斯+麦卡前压,后场的接应性出球点只留下了罗伯逊和范戴克——值得一提的是,在斯洛特的战术里,范戴克被赋予了更多前提进攻的任务,而不是通常的拖后中卫的职责。
【2】阿诺德被赋予核心的效果对阵实力太弱的升班马,阿诺德这场比赛触球111次——已经远远超过之前被树立起核心的格拉芬贝赫的触球数据了。
更像是一个活动在边路和中路的自由人角色,交出来的进攻数据也还可以。
80%的传球成功率;3次盘带过人全部成功;4次护球;至少以前吐槽他的传球率性和随意的问题,在这场慢节奏的比赛里,没有过度暴露出来这样的问题,球队的进攻也没多少延误,甚至是一种碾压态势:
但是防守上.......
我就不贴了,阿诺德一次自己的传球失误,还是靠着34岁的法老拼命回追到后场抢断的......而阿诺德自己就在肋部散步。
以及多次右路的传中,阿诺德都处在失位的位置上——也可以说没有失位,因为他已经去后腰位置上了......
潇洒是潇洒了,但是很散漫.....
【3】隐忧的问题在68分钟球队4:0领先大规模轮换之后,利物浦中场暴露出来的问题很大。
埃利奥特替换索博斯洛伊;远藤航替换格拉芬贝赫。无论是埃利奥特还是远藤航,都有三个相对主力比较致命的问题:
(1)速度慢——从而导致回追和落位速度和覆盖面无法达到;(2)身体软——从而导致在对抗上处于劣势,在争抢机会球的时候落于下风;(3)身高矮——腿短导致在做出拦截的时候往往就差10公分;再加上后面用杰登丹斯替换麦卡阵型变成了4-2-4之后,利物浦由于中场的人数减少,替补中场实力不够,从而导致中场开始控制不住比赛节奏,而阿诺德也失去了擦屁股的家长:
只能说,所以在换下麦卡利斯特的同时,右路应该把阿诺德也换下来,这样才能保证松爹的零封将。
而利物浦替补席上的中场,能有主力轮换水平的也就只有琼斯一个了,埃利奥特和远藤的慢已经是无法再提升的事实了.....
而在看到另一场伯恩茅斯5:0大胜利物浦怎么啃都啃不下的森林这个硬骨头来说的话,斯洛特的大考......估计还在下一场做客活力球场。
尭舜治天下
般尼茅夫5球狂勝諾定咸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