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突然坠落,它是如何启动“刹车”保护我们的?

小双聊国际 2025-03-13 19:44:41

大多数电梯依靠钢丝绳拖动来完成升降动作,动力来源于顶部的电机。钢丝绳悬绕在电机的滑轮上,一端连接着电梯轿厢,另一端则连接着配重块。

配重块的作用至关重要,它就像一个巧妙的平衡器,如果没有配重块,电机在拉动轿厢上升时需要耗费巨大的力量,而有了配重块,电机拉动轿厢就变得轻松自如。这就好比一个天平,配重块的存在使得电梯的升降更加平稳省力。

尽管电梯的设计已经考虑到了安全性和可靠性,但为了防止钢丝绳断裂等极端情况的发生,每台电梯都会配备 3 根以上的钢丝绳。而且,每一根钢丝绳都具备足够的强度,足以承受满载电梯的重量。因此,钢丝绳同时断裂的概率几乎为零。即便如此,电梯还配备了一套完善的安全系统,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

在电梯轿厢的底部安装有一个紧急制动装置,内部设有两个夹子,在正常情况下,这两个夹子分别位于导轨的两侧,不会对电梯的正常运行产生任何影响。然而,一旦电梯因为钢丝绳断裂等原因加速往下坠落时,这个紧急制动装置就会迅速发挥作用,成为电梯的“刹车”器。

具体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夹子上连接着一根杠杆,杠杆又与电梯内一条独立的钢丝绳相连,而这条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着顶部的限速器。限速器在平时会随着电梯的运行同步旋转,当电梯下降的速度突然加快时,限速器的旋转速度也会随之增加。

一旦转速达到一定的临界值,限速器内部的离心锤就会被甩出,推动锁车向外扩张并勾住侧面的卡槽,从而促使限速器停止旋转。限速器一旦停止,与之相连的钢丝绳也会被迫停止运动。这时,夹子与钢丝绳相接的杠杆就会产生作用力,迫使导轨两侧的夹子向内收缩,紧紧地夹在导轨上,完成电梯的“刹车”工作。

除了这套紧急制动系统外,电梯的安全保障措施还包括在电梯井底部安装减震缓冲装置。这些装置能够在电梯发生意外坠落并触底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减少冲击力对乘客可能造成的伤害。

同时,定期的保养维修也是确保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专业的维修人员会定期对电梯的各个部件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换,确保电梯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总之,电梯的安全设计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从钢丝绳的多重保障,到紧急制动系统的迅速反应,再到减震缓冲装置和定期的保养维修,每一个环节都在为乘客的安全保驾护航。

电梯如果出了问题,里面的人该怎么办?

除了自带的“刹车”,乘客也要想办法自救。网上常见的方式是,把电梯的所有按钮都按一遍,就和开汽车一样,刹车失灵,把档位换到一档,靠发动机的变速箱来降速,那这种方法可不可靠呢?

分情况,如果是电梯下坠了一段距离,然后卡住了,这时不要再乱按,可以按一下下面的钟型按钮,一般电梯里都有这个报警按钮,乱按可能会导致情况更糟糕。

如果短时间内电梯快速下降,正确的方法才是把所有楼层的全部按一遍,然后双腿弯曲,靠在拐角处。

之所以把按钮全部按一遍,是因为电梯可能会在某一层停下来,双腿弯曲则是给内脏和大脑提供一个缓冲区,即便落地,双腿废了也还有活命的机会;靠着墙角是为了防止电梯顶部有部件掉下来。

可能有些朋友会觉得这两种方法都太被动了,你不想听天由命,所以当电梯下坠的时候,你紧盯着楼层显示,当降到第二层的时候猛然跳起来,这样瞬间给自己的身体一个向上的加速度,就能获救。

其实这是一个低级错误,就好比你在地球上从东往西跳,地球自西向东转,线速度是400多米每秒,你双脚离地时间0.1秒,是不是意味着你可以跳40多米呢?显然不可能,不要忽略了你自己的初始速度。

人在电梯里也是一样的,这个实验国外博主“流言终结者”做过,结果是,假人头撞上了电梯顶部,落地速度只比电梯慢了0.9米每秒,抬出来后头还是掉了,身体摔得稀碎。

实际上,这个实验也不严谨,只是反映了部分客观情况,因为实验使用的假人是通过固定在电梯上的弹簧弹起来的,这种模仿人在电梯里起跳并不科学。

实际上,在电梯落地前最后0.5秒起跳会有两个结果,第一是你压根跳不起来,因为此时电梯与你向下的加速度都是G,人的感觉是漂着的,就像在太空中一样,脚使不上力。第二是你把握不住电梯落地前的那一段时间,最后只能摔的粉碎。

0 阅读:3
小双聊国际

小双聊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