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一位农村女子彭英林在过去的14年里,先后怀孕19次,但她的前18个孩子全都离奇夭折。
年复一年,她与丈夫一次次满怀希望地迎接新生命,却又在短短几天、甚至几小时后,不得不含泪道别。
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们接连失去生命?为何夫妇二人的身体检查一直显示健康无恙,却仍无法生下一个健康的宝宝?
1992年,彭英林与丈夫孙遗银经人介绍喜结连理。婚后的日子虽然清贫,但小日子过得幸福安稳。
结婚不到一年,夫妻俩迎来了第一个孩子。新生命的到来让这个家庭增添了不少欢乐,夫妻俩无比珍视这个小生命。
但美好的日子没能持续多久,孩子出生后不久,皮肤开始变得蜡黄,颜色从脸颊逐渐扩散到全身。
孙遗银发现异常,连忙抱着孩子往村里的诊所跑。然而还没到诊所,孩子的呼吸就停止了。
村里的医生只是摇头叹气,说:“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问题,通常不严重,怎么会这么快就丢了命呢?”
夫妻俩听了医生的话,心里更是疑惑不解。但那时的他们还以为只是运气不好,也许是孩子体质太差。
彭英林虽然伤心,但她仍相信下一次会有好运降临。于是,在短暂的休整后,她再次怀孕。
第二次怀孕时,彭英林变得格外小心,几乎不再外出,日常活动也尽量减少,以免再出意外。九个月后,他们迎来了一个胖乎乎的男婴。
初为人母的喜悦让彭英林暂时忘记了之前的痛苦。
可惜,好景不长,几个月后孩子开始拒绝进食,脸色再一次变黄,没多久也夭折了。医生们依旧找不出问题,村里人更是传起各种流言。
有人说:“这家人是不是触犯了什么禁忌?”甚至有人传言:“这家风水不好,克子克女。”夫妻俩不仅要承受丧子的悲痛,还要忍受来自村民的种种议论。
怀孕三次,失败三次,每一次的希望都变成巨大的失望。
有人劝他们:“要不算了吧,再试下去太伤身体了。”
但孙遗银坚定地对妻子说:“我们不放弃,总会有属于我们的孩子。”尽管他们去各大医院做了多次检查,结果却总是显示两人身体一切正常。
彭英林和丈夫心有不甘,又四处求医问药,甚至尝试了民间的各种偏方。
为了祈求好运,他们不惜搬了家,甚至特意前往寺庙祈福,但这些努力最终还是换不来一个活下来的孩子。
之后的几年里,彭英林继续尝试怀孕,但每一个孩子都像中了魔咒一样,要么胎死腹中,要么出生后不久就夭折。
2006年,年过四十的彭英林再次怀孕,这已经是她第19次怀孕了。
此时她几乎对所有的医生检查和劝慰失去了信任,“医生,我求求你,这次一定要救救我的孩子,如果再失败,我也不想活了。”
在医院的检查室里,她情绪崩溃地哭喊。
医院这次决定对彭英林的情况进行全面会诊,医生们不再仅依赖常规的产检,而是深入追查孩子频繁夭折背后的原因。
几天后,孩子平安出生,彭英林夫妇仿佛松了一口气。仅仅几天后,这个新生儿的脸色又开始泛黄,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医生们这次不敢掉以轻心,决定展开进一步检查。
通过详细的血液分析,医生们发现孩子的胆红素水平异常高,排除了普通黄疸和肝病的可能性后,他们终于有了新的猜测:可能是新生儿溶血症。
这是一种因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免疫性溶血疾病。当医生化验彭英林的血型时,他们发现她竟是罕见的RH阴性血型,而孩子是RH阳性血型。
这种血型差异导致母亲在怀孕期间体内产生抗体,攻击胎儿的红细胞,从而引发溶血症。这让所有人震惊不已,但也终于解开了18个孩子接连夭折的谜团。
面对孩子的病情,医生们迅速制定治疗方案。
唯一的办法是通过换血手术,清除婴儿体内受损的红细胞。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手术风险极高,而婴儿的血管又极为脆弱。
彭英林只能无助地站在重症监护室外,通过玻璃窗望着被无数管子包围的孩子,心如刀绞。
孙遗银紧握妻子的手,说:“一定会没事的。”
换血手术最终成功,孩子的病情得到了控制,身上的蜡黄色逐渐消退。
几天后,孩子的生命体征逐渐恢复正常,胆红素水平也稳定下来。
医生宣布孩子已经度过危险期,彭英林和孙遗银终于喜极而泣。这个孩子被他们视为上天赐予的奇迹,于是给他取名为“孙功未”,寓意“功未成但终将成功”。
在这个孩子平安长大后,夫妻俩终于能在村里人面前挺直腰板,不再是那个背负着“命硬克子”流言的家庭。
他们的坚持与不懈努力,换来了迟来的幸福。
在现代医疗科技发达的今天,科学知识与医疗资源的普及仍然是我们社会需要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孕妇产前检查的重要性被忽视,导致本可避免的悲剧接连发生。
这个家庭在14年中经历了太多的痛苦,如果早些年能够得到科学的指导和治疗,他们本不必失去那么多孩子。
希望这个故事能让更多人关注农村孕产妇的健康问题,推动科学知识的普及,让更多家庭免于悲剧的发生。
彭英林夫妇的坚持不懈与医护人员的科学救治,终于打破了命运的魔咒,为他们带来了真正的家庭幸福。
在人生最黑暗的时刻,他们没有选择放弃,而是互相扶持,最终迎来了生命的奇迹。如今,孩子已经平安长大,这个家庭也迎来了真正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