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小县城兼职开鞋店已有七八年,遇到过形形色色的顾客,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对母子。他们进店后,我就注意到孩子穿着崭新的篮球鞋和各种时尚的小品牌衣服,头发还染成了黄色;而他的母亲却穿着破旧的布鞋,掉色的黄色棉衣,头发随意扎着,脸上的皱纹和手上的老茧,尽显生活的沧桑。
刚进门,孩子就看上店里最贵的一双200多块的休闲鞋,在小县城,这价格的鞋算很不错了。母亲一再让他再看看,他却全然不顾,坚持要买。看到母亲脸上的不安与局促,我让店员推荐便宜些的鞋子。可小孩根本不看,母亲刚要开口,他就狠狠瞪过去,还走到店门口站着。母亲带着哭腔求我便宜点,说家庭情况不好,去新疆摘棉花挣的钱,要供孩子上学、照顾老人,还要给丈夫买药。听着这些,看着孩子和母亲,我心里满是复杂滋味。
这时,孩子猛地推开门,冲母亲喊“能不能快点”,随后狠狠关上门。母亲一边继续求我便宜,一边无奈诉说家庭艰难和孩子的不理解。
最后鞋子便宜卖给他们了,望着母子远去的背影,我十分感慨。感慨这小孩不理解生活的不易,不理解母亲的艰辛,也感慨这位母亲对孩子的过度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