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八套的黄金剧场向来是品质保证,可这次《黄雀》刚播十集就翻了车。
这部被寄予厚望的刑侦大剧,开局收视率破2的气势堪比春运抢票,谁料转眼就被观众骂上热搜。

郭京飞在剧里吃烧鸡的片段被剪成千万播放量的短视频,评论区却刷满"心疼郭京飞"——这位戏骨带着满身演技冲锋陷阵,愣是被女主角秦岚拖成了孤胆英雄,看得人既过瘾又窝火。
郭京飞这次算是把"剧抛脸"玩到了极致。
开场那场火车戏,他蹲在绿皮车厢连接处啃烧鸡,油光顺着指缝往下滴,连指甲缝里都带着烟火气。

监视器后的导演说这条拍了十八遍,老郭真就吃了十八只烧鸡,最后看到鸡腿都想吐。可屏幕前的观众哪知道这些辛酸,光看见他撕扯鸡肉时鼓起的腮帮子,活脱脱就是个跑长途的糙汉子。
等到身份切换成寻妻警察,整个人瞬间缩水十斤似的,眼窝凹陷得像被砂纸磨过,站在荔城派出所门口那茫然四顾的模样,让人恍惚看见《烈日灼心》里的段奕宏附体。
配角天团更是各显神通。

祖峰演的黑老大开家长会那段绝了,西装革履坐在小学塑料椅上,手指在成绩单上轻轻一点,抬眼时嘴角那抹似笑非笑,吓得屏幕前的我都想替老师报警。
郭柯宇更是个宝藏,上午还穿着警服把装病下属训得屁滚尿流,下午系着碎花围裙给儿子煎溏心蛋,油锅滋啦声里夹着电话布置任务,活脱脱当代职场母亲图鉴。

这些老戏骨凑在一起,本该是演技修罗场,谁料半路杀出个秦岚,硬是把刑侦剧演成了AI机器人宣传片。
秦岚这次栽得实在离谱。
她饰演的黎医生每次出场都像从时尚杂志直接抠图下来的,白大褂纤尘不染,口红永远是最新款斩男色,连值夜班都顶着韩式水光肌。

有场戏是她凌晨三点被叫到医院,镜头推近特写——睫毛根根分明,鼻梁高光打得能当反光板,弹幕当场炸锅:"这是刚做完医美回科室吧?"
更绝的是食堂打饭那场戏,食堂大妈热情招呼,她冷着脸像在走T台,连个眼神交流都欠奉。网友辣评:"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在演《冰雪奇缘》真人版。"
对比隔壁《手术直播间》里素颜上阵的孙俪,秦岚的"精致"显得尤为刺眼。

医学论坛上有真医生吐槽:"我们科主任五十多岁头发白了一半,黎医生这状态可以直接代言胶原蛋白了。"就连她粉丝都看不下去,超话里悄悄讨论:"姐姐要不考虑转行美妆博主?"
最要命的是感情戏,和郭京飞对戏时永远保持45度侧脸,生怕镜头拍不到完美下颌线。
有场两人争吵的重头戏,本该是情绪爆发的时刻,她却连皱眉都不敢用力,生怕挤出皱纹,看得观众直呼:"建议剧组给她配个微表情管理师。"

这部剧的豆瓣评分就像过山车,开分7.8,十集后暴跌到5.9。
短评区的高赞留言一针见血:"郭京飞在工地吃土,秦岚在诊所走秀,这俩人活在平行时空吧?"
微博热搜#求秦岚放过白大褂#底下,医学生集体玩梗:"黎医生这造型,我们期末考都不敢这么编。"更损的是有人把秦岚剧照P进《穿Prada的女王》,竟然毫无违和感。

其实观众不是不能接受美女医生,《心术》里的海清、《关于唐医生的一切》里的秦岚自己都曾交出过合格答卷。但这次秦岚明显走偏了,把职场剧当成个人写真拍。
剧组化妆师后来透露,光是定妆就改了八版,秦岚坚持要保留空气刘海,说是"符合人物温柔特质"。
可原著里的黎医生是个雷厉风行的急诊科主任,这波操作直接把角色内核掏空了。有业内人士爆料,拍摄期间导演多次要求她"别那么端着",结果监视器里还是走出个移动的玻尿酸广告牌。

这场演技灾难给行业敲响警钟。
当40+女演员都在拼命转型——袁泉在《相逢时节》里素颜演单亲妈妈,宋佳在《人世间》里烫着老气发型,秦岚却还在偶像剧舒适区打转。
表演老师刘天池在访谈中说:"演员的保鲜期不在于脸,而在于塑造角色的能力。"这话简直像为秦岚量身定制。

反观郭京飞,为了演活警察的疲惫感,特意跟着基层民警连熬三个大夜,眼下乌青都不用化妆。这种敬业精神,比再贵的面霜都管用。
观众的忍耐力正在触底反弹。
当《黄雀》收视率断崖式下跌,央视紧急调整排片时,市场已经给出最真实的反馈。

短视频平台上,郭京飞吃烧鸡和秦岚走秀的对比视频播放量突破三千万,评论区变成大型演技教学现场:"看看什么叫沉浸式表演,什么叫橱窗是摆拍。"
更讽刺的是,有医美机构趁机蹭热度,推出"黎医生同款水光针套餐",结果被网友群嘲:"你们这是反向带货啊!"
《黄雀》的惨痛教训值得整个行业深思。

当流量红利消退,观众拿着放大镜审视每一帧画面时,演员的每一丝敷衍都会无所遁形。
秦岚需要明白,45岁的脸可以靠科技保鲜,45岁的演技却只能靠真刀真枪打磨。
毕竟观众早就过了看脸吃饭的年代,与其在镜头前小心翼翼维护完美形象,不如学学郭京飞,痛痛快快啃一只烧鸡,让角色活在烟火气里。

毕竟再贵的粉底也盖不住演技的苍白,而再朴素的妆容,也藏不住灵魂的光芒。
参考资料:豆瓣《黄雀》剧集页评分及短评数据
郭京飞独家专访实录《南方娱乐周刊》
影视工业网《黄雀》幕后制作特辑
央视索福瑞收视率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