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方丈
编辑|方丈
前言:
景阳冈一役,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一时间声名大噪,县令大喜,当即赏下重金——足足1000贯钱!听起来似乎是一笔巨款,可到底值多少钱?
若换算到今天,又相当于多少人民币?更让人惊讶的是,武松竟将这笔赏银毫不犹豫地送给了猎户一家。
是慷慨?是感恩?还是另有隐情?
古代的山东阳谷县,地处鲁中腹地,景色秀丽,民风淳朴。
然而,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却有一座令人谈虎色变的山岗——景阳冈。
这里山势险峻,林木葱茏,野兽出没,历来是远近闻名的危险之地。
尤其是近来,冈上突然出现了一只凶猛异常的大老虎,成天出来伤人害命,搞得方圆百里,人心惶惶。
虎患肆虐,官府束手无策
这只老虎来历不明,凶残成性,其残暴程度简直令人发指。
据不完全统计,仅仅是专门捕猎野兽的猎户,就折损了七八条人命,更不用说那些不慎路过此地的客商旅人了,被这只猛虎吃掉的,更是不计其数。
消息很快传到了阳谷县衙,知县大人得知此事,勃然大怒,当即下令捕虎。
他先是严厉责令当地的乡绅和猎户,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务必将这只猛虎擒拿到案。
然而,那老虎凶猛异常,来者不善,谁又敢贸然去招惹它呢?猎户们虽然个个身怀绝技,可是面对这样一只凶残的猛兽,也只能望虎兴叹,束手无策。
无奈之下,知县大人只好派出一队衙役,又押了十几个壮实的乡夫,日夜在景阳冈上巡逻守候,妄图伺机擒获猛虎。
然而,这只老虎似乎有千里眼,顺风耳,官兵们连它的尾巴尖都没见到,反倒挨了知县无数的板子。
就这样,一连半个多月过去了,县衙和百姓还是一筹莫展,对付不了这只猛虎。
酒后遇虎,铁拳镇凶顽
事情的转机,还要从一个叫武松的年轻人说起。
这个武松,身材魁梧,力大无穷,武艺高强,而且性情豪爽,嫉恶如仇,是个名副其实的行侠仗义的好汉。
这一日,武松刚从自己的发小鲁达那里告辞,拎着哨棒,信步上路。
走着走着,他来到了景阳冈下,只见路边有一家小酒肆,挂着"三碗不过冈"的招牌。
武松禁不住美酒的诱惑,遂入店小酌。
不料,几碗黄汤下肚,武松只觉意气风发,便昂首阔步地上了山。
哪知道,他刚爬到半山腰,迎面就刮来一阵腥风,紧接着,一只硕大无朋的花斑猛虎,突然从林间窜了出来,拦住了他的去路。
武松大吃一惊,霎时间酒意全消。
但是,他很快便镇定下来,凭着过人的胆识和机智,他与老虎斗智斗勇,渐渐地竟然占了上风。
只见他一个翻身,骑到了老虎背上,左手死死揪住虎皮,右拳向虎头疾击。
那猛虎哪里是武松的对手,不多时便被打得鼻青脸肿,眼冒金星,最后竟然毙命于武松的铁拳之下。
武松成功地替天行道,为民除害,消灭了这个祸害一方的恶虎。
百姓拥戴,赏金辞不受
武松打虎的消息,很快就在阳谷县城里传开了。
本县的知县大人闻讯大喜,亲自设宴款待武松。
在酒席间,知县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重赏,足足有一千贯之多,要赠予武松,以表彰他除虎卫民的义举。
在场的父老乡亲,无不交口称赞武松的英勇善举。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就在知县将赏金授予武松的时候,武松却坚决地推辞了。
原来,武松本就是一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之士,他打虎,完全是出于除恶扬善、保护百姓的一片善心,从来就没想过要索取什么赏赐。
再者,武松深知,这虎患之所以久拖不决,一方面固然是因为那猛虎实在太过凶悍,但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官府悬赏的数额实在太低,根本不足以调动那些捕猎老虎的猎户们的积极性。
毕竟,拿自己的性命去冒险,就为了区区几十贯的赏金,换了是谁也不愿意啊。
如今,恶虎既除,武松又哪能独吞这笔巨款呢?想到这里,他当即向知县大人请求,把这一千贯赏金,全部分给那些出生入死的猎户,以及那些因虎殉难的猎户家属,以慰藉他们的辛劳和损失。
侠肝义胆,视金钱如粪土
一千贯,在当时可是一个天文数字啊。
按照那时的物价,仅仅一贯钱,就足够一位壮汉吃喝一整天了。
一千贯,那就是一千个壮汉,一千天的花销!
放到今天,这一千贯怕是得相当于两百万人民币了。
然而,武松却把它视若草芥,毫不犹豫地全部散尽给了百姓。
他的义举,他的侠肝义胆,深深地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大家无不对武松的侠义之举,报以最崇高的敬意。
父老乡亲们纷纷向他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他的高风亮节。
连知县大人也不禁暗暗叹服,觉得武松不愧是梁山泊的好汉,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堪称当世的武林楷模。
打虎英雄,威震景阳冈
自从武松徒手打死猛虎之后,他的"打虎英雄"的大名,便如雷贯耳,响彻云霄。
阳谷县城里,家喻户晓,人人都知道武松的事迹。
就连整个梁山泊,也无人不晓武松的威名。
一时间,但凡说起景阳冈来,那可不就是武松打虎的故事!尽管岁月流逝,时过境迁,但时至今日,人们依然对武松的这段佳话,津津乐道,传为美谈。
正是因为有武松这样的仗义好汉,他们嫉恶如仇,刚正不阿,敢于同强暴对抗,敢于为百姓除害,这才铸就了梁山好汉的不朽传奇,才有了家喻户晓的水浒故事!
义薄云天,古今传颂
纵观武松的一生,打虎不过是他诸多英雄事迹中的一个缩影。
他醉打蒋门神,火并潘监押,单刀赴会,十字坡义释宋江,无一不彰显着他义薄云天的侠义精神。
武松一生都在行侠仗义,都在为民除害。
他虽然官至梁山泊的都头,位高权重,但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骄奢淫逸,也从未想过要去搜刮民脂民膏,鱼肉百姓。
相反,他对待金钱,向来都是视如粪土,该散则散,该与人则与人。
在他眼里,银子再多,都不如替百姓消除祸患来得开心,都不如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来得快乐。
匡扶正义,名垂千古
回望历史,细细品味,武松之所以能名垂千古,固然离不开他出众的武艺和胆识,但更重要的,还是他心怀百姓疾苦,心系民生冷暖的侠义情怀,是他敢于同不公不义抗争到底的勇气。
一个人,如果只知道精于武艺,渴求胜负,那他顶多只能算是一个高手,一个武夫。
但一个人,如果能够学武修文,胸怀大义,敢于担当,善于为民请命,那他就是一个真正的侠之大者,一个名副其实的英雄好汉。
武松正是凭借着这种造福百姓的侠义精神,才赢得了万众敬仰,才享有极高的声誉,才得以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能从他的身上,汲取智慧,寻找力量。
结语
总之,武松打虎的故事,看似平淡无奇,但其中所蕴藏的智慧和力量,却极其深远。
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心怀善念,心存大义,才能成就一番不平凡的事业。
它昭示我们,只有敢于担当,敢于牺牲,才能赢得百姓的拥戴和爱戴。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以武松为榜样,学习他的侠义精神,继承他的优秀品质。
让我们携手同心,砥砺前行,去开创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人生,去谱写新时代的英雄史诗!
来源:根据《水浒传》原著故事
低调
木🈶二百W小编?宋朝一千贯相当现再人民币7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