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饺子、冯骥、郭帆到方励,这群“哪吒”何以掀起文化产业的“惊涛骇浪”?

秦雪婷啊 2025-02-19 09:22:24

最近这几年的文化圈子里边冒出来好多不是学艺术的人,他们做出来的作品反而特别火,这事让我想起来小时候看的动画片,那时候总觉得只有专门学过的人才能做好看的片子。

我记得前几天刷到一个新闻说饺子导演拍的动画电影又破纪录了,这个消息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因为他本来是学医的,现在却成了中国票房最高的导演,这种事情放在以前肯定没人相信,但现在却真实地发生在我们眼前了。

想起来郭帆导演拍的流浪地球,他原来是学法律的,现在却把中国科幻电影带到了一个新高度,这种转变让人觉得特别神奇,就好像命运开了个玩笑。

还有那个做黑神话悟空的冯骥,学的是生物医学工程,却做出了让全世界都惊叹的游戏,这种跨界真的让人觉得特别不可思议。

这些人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自己喜欢的事情特别执着,比如饺子从小就喜欢动画,一直在自学各种软件和技术。

郭帆为了拍电影,放弃了学法律的工作,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这种决心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

方励更是让人佩服,都五十多岁了还要去拍纪录片,而且为了找到沉船的位置,用了整整三年时间,这种执着真的很少见。

现在的技术发展得特别快,很多以前需要专业设备才能做的事情,现在用手机就能完成,这给了很多人尝试的机会。

互联网的发展也让更多人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不用再受限于传统的发行渠道,这种改变给了创作者更多的可能性。

社会对于跨界的包容度也变高了,不再像以前那样非要求科班出身,这种开放的态度让更多人敢于尝试。

这些非科班创作者的理科背景反而成了他们的优势,他们会用更严谨的方式去思考问题,这种思维方式在创作中特别有用。

他们对新技术的接受度也比较高,能够很快掌握各种新工具,这在现代创作中是很重要的能力。

理科思维让他们能够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种能力在管理大型项目时特别重要。

看到这些非科班创作者的成功,不禁让人思考现在的艺术教育是不是也需要改变,可能需要加入更多跨学科的内容。

艺术院校可能要考虑提高文化课的要求,因为现在的创作者需要更全面的知识储备。

也许未来的艺术教育会更加开放,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变化对整个行业都会有好处。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