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度分析:明朝的疆域到底是多少?

上甘岭的旗帜 2023-11-17 22:57:22

明朝的疆域是个谜,是1100万平方公里,还是900万平方公里,还是350万平方公里?

《明史》记载明朝疆域“幅员之广,远迈汉唐”,“东起朝鲜,西据吐蕃,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

实际上明朝的疆域在不同的时期变化很大,从明太祖建国到明宣宗即位前,这段时间是明朝的版图扩张期。明宣宗到明世宗在位时期,是明朝的版图收缩期。明世宗以后,明朝逐步走向衰败,最终覆灭。比如明宣宗时撤销奴儿干都司、放弃安南,明代宗时丢失关西七卫,明世宗时丢失河套平原。

明朝经过朱元璋和朱棣两代帝王的南征北战后领土达到最大,囊括汉地,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后收缩至辽河流域。北达北达阴山、大青山、西拉木伦河一线,后收缩至明长城。西至哈密卫,后收缩退守嘉峪关。西南到达缅甸和暹罗北境,后收缩到现在的云南边境附近。明朝在青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还曾收复安南,后又放弃。

永乐年间的明朝疆域由两京十三省、奴儿干都司、关西七卫、安南、乌斯藏都司5部分构成,当然南海诸岛也是明朝的,并且在东南亚旧港等地设有羁縻管理机构,比如缅甸的三宣六慰,南洋的旧港宣慰司,影响力波及整个亚洲和非洲东岸。

朱元璋时期的明朝疆域面积约为900万平方公里,其中包括不到400万的直接统治区和500多万的羁縻统治区。明朝版图最大时是在永乐年间,总面积为1100万平方公里左右,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帝国。仁宣之后,明朝的疆域面积就一直在420万平方公里左右,而且不断在收缩,明朝后期只剩下两京十三省的实际控制区,面积在350万平方公里左右。

两京十三省

1370年,明朝在每个省设置一都卫,1375年改为都指挥使司。

1376年,明朝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但习惯上仍称省。

1427年,放弃安南后,明朝在全国设置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两京十三省。两京指的是南京(应天府)与北京(顺天府),十三省是指明朝在内地划分的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浙江、江西、湖广、四川、广东、福建、广西、贵州、云南。共设置十六都司、五行都司、二留守司,其中13个是与布政使司同名的都司,另外3个是万全都司、大宁都司和辽东都司。

五行都司是陕西(治甘州卫,今张掖)、四川(治建昌卫,今西昌)、湖广(治郧阳卫,今湖北郧县)、福建(治建宁府,今建瓯市)、山西(治大同府)。两留守司是洪武年间设置的中都留守司(今凤阳)和嘉靖年间置于承天府(今湖北钟祥)的兴都留守司。

两京十三省是明朝赋税的主要来源,也是支持政府运转的重要土地,因此控制力比较强。

奴儿干都司、关西七卫、乌斯藏都司、朵甘都司、俄力思军民元帅府等都是明朝的羁縻统治区,因为明朝在这些地区并没有直接任命流官进行管理。

因为是羁縻统治区,所以其自主性远远高于两京一十三省。在明朝国力强盛时,这些土地是明朝疆域,而当明朝国力衰退,各少数民族首领纷纷自立,明朝的羁縻统治区就全部丢失。

奴儿干都司

蓝玉降服哈纳出之后,将元朝的辽阳行省全盘接收,这是奴儿干都司的前身,包括今天内蒙部分地区和黑龙江、吉林以及现在俄罗斯的大兴安岭等地区。

1404年,朱棣在黑龙江入海口设置奴儿干都司,管辖东北全境,奴儿干都司并不是纯粹的军事制度而是军政合一的制度。明朝任命蒙古族、女真族等少数民族首领为卫所首领,向明朝称臣纳贡。

1434年,明朝撤销了奴儿干都司,明朝退出了黑龙江流域,宣德年间以后逐渐收缩到长城以北附近,后金崛起后逐渐进占辽东。

关西七卫

关西七卫是纯粹的羁縻制度,明朝招纳蒙古部落在这里驻守,世袭官位,实际是利用他们戍边,控制力比较强。嘉靖年间以后,关西七卫全部丧失,明朝西北疆域缩回嘉峪关。

1391年,明朝征服哈密地区并控制新疆东部,随后明朝在嘉峪关以西设置的七个大卫所,史称关西七卫,分别是安定卫、阿端卫、曲先卫、罕东卫、沙州卫、赤斤卫、哈密卫。关西七位的首领依然是投降的蒙古人,明朝没有派出流官。

1472年,哈密卫被吐鲁番汗国攻陷,后于1482年兴复,弘治年间三失三复。

1528年,嘉峪关以西皆为吐鲁番汗国所据。

乌思藏都司

明朝建立初期青藏高原、云南、西域、东北等地仍被蒙古人掌握,朱元璋在收复汉地后,派遣使者前往各地进行招抚,试图继承元朝的领土。明朝的招抚取得一定的成效,青藏地区各族纷纷表示效忠,于是明朝对青藏地区进行册封,包括乌斯藏都司、朵甘行都司、俄力思军民元帅府、河州卫指挥同知等,使得明朝在名义上继承青藏地区。

永乐时期明朝开始规范对青藏地区的册封,册封大宝法王、大乘法王、大慈法王等宗教领袖,还有阐化王、护教王、赞善王、辅教王、阐教王等地方领袖,同时还在宗教上册封了大批官员。明朝通过在青藏高原地区大举册封的方式保持在青藏高原的影响力,这些措施虽然有利于维护统治,但是也导致了册封过多,降低了其价值。

有效统治一个地区需要驻扎军队和行政管辖,但明朝对青藏高原的实际统治相当缺乏,可以说是有名无实。明朝的军队从未踏上青藏地区,也没有建立行政机构,显然单纯的册封就非常的虚无缥缈。

但是由于道路险阻、物资贫瘠等原因,而且明朝对青藏高原的事务漠不关心,统治上流于形式,使得蒙古人有了可乘之机。随着明朝国力的衰退以及青藏地区宗教斗争而名存实亡,明朝在青藏高原的影响力保持了100年左右,明朝对于青藏地区的影响力在万历年间以后彻底消退。后来蒙古的势力逐渐强大,包括漠南蒙古、喀尔喀蒙古和卫拉特蒙古相继进入青藏高原,蒙古人重新占据青藏高原,并建立起有效的统治。

1370年,吐蕃宣慰使何锁南普等率吐蕃诸部归降,明朝在青藏地区设乌思藏、朵甘卫指挥使司等。

1382年,明军平定云南全境,除正式府州外另设有三宣六慰 ,永乐年间増设底兀刺、大古刺、底马撒三个宣慰司,统治范围包括今缅甸、老挝大部及泰国西北部抵达孟加拉湾,明朝中后期这些地区多放弃或为周边国家所并。

1407年,明太宗朱棣派遣刘昭、何铭等人前往藏区设置驿站。

1414年,明太宗朱棣又遣中官杨三宝往藏区招谕各土官恢复驿站,经多年努力终使往来西番的驿道安全畅通。

1510年,蒙古达延汗于进攻永谢布部,逐渐形成了青海蒙古部,标志着蒙古重新占据青海。

1532年,蒙古俺答汗带领军队进攻青海,吞并了西海蒙古势力,重新夺回青海。

1553年,葡萄牙租借澳门,获得停泊船只权,1557年取得居留权,葡萄牙人要向明政府交付租金,明朝依然拥有澳门主权。

1577年,俺答汗宣布皈依黄教,并册封索南嘉措为达赖喇嘛,这是西藏达赖喇嘛的起源,蒙古人通过政治手段控制了西藏的宗教界。

1624年,荷兰殖民者进入台湾南部,筑热兰遮城。

1626年,西班牙殖民者进入台湾北部。

1632年,喀尔喀蒙古的却图汗进入青海,占领了整个青海。

1635年,却图汗派遣儿子阿尔斯兰占领整个西藏,建立和硕特汗国,再次确立了蒙古对青藏高原的统治。

1642年,荷兰殖民者赶走西班牙殖民者,占领台湾大部。

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驱逐荷兰殖民者,设承天府,辖天兴、万年二县。

安南

安南就是今天的越南北部,曾经被明成祖朱棣征服而归降,不久后又独立出去。越南从西汉时期就归中国管辖,五代时期,越南从南汉独立。宋朝建国以后,讨伐越南被击败,只能彻底放任其独立。明朝曾短暂收复安南设置交趾布政使司,但是后来被迫放弃交趾布政使司,越南复国。

1407年,明朝收复安南设置交趾布政使司,安南正式成为明朝的一个行政区。

1427年,明朝罢交趾布政使司,放弃安南。安南再次脱离中国独立,建立后黎朝。

1540年,莫登庸请降,明朝将安南国降为安南都统使司。

明朝疆域的变化,或者说明朝疆域的不断缩小,根本原因在于财政问题。

明朝可以说是历史上最穷的王朝,贯穿整个明朝历史,朝廷缺钱已经成为常态。为什么明朝除了前几位皇帝,后来的皇帝都没有开疆扩土,甚至会逐渐放弃边疆地区已经获得的领土。根本原因还是缺钱,统治成本太高,入不敷出,安南的放弃就是典型的例子。

明朝曾有机会继承和管理青藏高原,但由于一系列政策和管理上的不足,最终失去了这片广袤的领土。蒙古人趁机重新占据,最终在青藏高原建立强大的统治。在明朝后期,实际上蒙古族已经完全占据长城以北,青海、西藏、四川西部、甘肃西北等地区,并建立起统治政权,明朝的实际控制区仅仅只有汉地的两京十三省。

虽然明朝在中后期,实际控制的领土急剧缩小,北方边境已经退守到长城一线,领土面积没比北宋大多少。但是明朝仍然是中国历史上无可争议的大一统的王朝,因为是明朝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恢复被糟蹋和丢失已久的传统汉地。

明朝其实比我们想象的更伟大,更强盛。明朝将近三百年的统治,不仅仅是重新整合南北方民族意识,还重新汉化云南、河西走廊、宁夏等地!

站在汉族的角度,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朝对汉民族基本盘的巩固和开疆拓土的实际贡献可与秦皇汉武比肩的。

自安史之乱以后尤其是宋朝灭亡以后,明朝建立之前汉族丢失的领土太多。汉民族的基本盘,居住区域已经被大大压缩,如果没有明朝汉族的基本盘可能就只剩下东南一隅,如果没有明朝汉族可能已经分裂成为南北两个民族,甚至更多。

本文由上甘岭的旗帜原创,欢迎关注、点赞、收藏、分享,带你一起长知识!

4 阅读:302
评论列表
  • 2024-01-19 14:19

    网络DY,B站等上很多人争执明朝领土,就你说明的详细,时间地点范围,统治方式等。加油,再写写两汉隋唐。[点赞][点赞][点赞]

    上甘岭的旗帜 回复:
    不能张口就来
  • 2024-02-05 00:09

    看了那么多还是你写的真实详细有因有果

    上甘岭的旗帜 回复:
    我也只是尽可能还原事实

上甘岭的旗帜

简介:致力于分享军事科技知识,解读先进武器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