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岛配齐所有防空系统,打造4道反导防线,要硬扛“东风快递”

航空知识王亚男 2024-10-23 10:28:08

2024年美国陆军协会年会与博览会上,美军透露了关岛导防御系统。从相关信息来看,美军几乎把所有的导弹防御系统都堆到了关岛上面,可以说武装到牙齿。

美军部署在关岛的导弹防御包括标准-3、标准-6、THAAD、爱国者PAC-3、近程防空系统,形成了覆盖高、低、远、近的综合导弹防御体系。

(美国关岛导弹防御系统结构示意图)

关岛导弹防御体系的早期预警系统

太平洋岛链是美国对华遏制与封锁的主要手段,关岛是太平洋岛链的关键支撑点。它处于太平洋中部,连接第1、2岛链。

战时美军以此为基地,可进可退,进可以支援和攻击我们,退可以作为美军及台湾地区撤退落脚点。随着我们远程攻击能力的提高,关岛处于我们打击范围之内。因此美军也在加强关岛防御系统,以保住这个重要战略/战役支撑点。

美军认为我们攻击关岛肯定会发射大量弹道导弹进行攻击,摧毁岛上重要设施,例如机场、海军基地,让美军失去行动能力。

防御导弹攻击,预警是关键。美军关岛防御系统外层预警由导预警卫星提供,例如下一代持续过顶卫星(NG-OPIR)卫星。

这种卫星定点在同步轨道,能够持续探测地面导弹发射,卫星采用大面积红外器件阵,灵敏度较高,不但可以探测远程弹道导弹,也能探测近程弹道导弹。

(美军新一代NG-OPIR导弹预警卫星定点在同步轨道提供能够持续预警)

NG-OPIR卫星获取目标发射之后,确认目标是飞向关岛之后,会把目标传递给远程识别雷达-LRDR,用于中段探测、识别和跟踪。LRDR雷达据说可以提供1—2米的分辨能力,可以比较精确识别弹头及诱饵,为中段拦截提供目标识别支持。

目标被识别和跟踪之后,相关信息会被交给陆基宙斯盾系统的SPY-1雷达,进行精确测量和火控解算。

同时这个系统也会被交给THAAD的TPY-2雷达和爱国者防空导弹的MPQ-65雷达,进行战区高空和低空拦截。TPY-2雷达工作在X波段,可以提供低于1米的分辨率,可以更加精确识出诱饵和弹头。

关岛防御体系的四道拦击线

当目标被识别和锁定之后,紧接着就是拦截。美国最新标准-3BLOCK2A反导拦截弹强调对于中程和中远程弹道导弹拦截,据说其拦截目标就是东风-26这样的中远程弹道导弹。

根据外界资料,标准-3BLOCK2A反导拦截弹最大射高达到500公里,拦截斜距超过1000公里,具备中段拦截能力。

其动能拦截器(KKV)配备有长波红外成像制导系统,采用新一代信号/数据处理系统,探测能力、识别能力都比早期型号有较大提高。

(标准-3BLCK2A是关岛防御体系主要反导拦截弹)

如果标准-3拦截失败,那么弹头重返大气的时候,拦截工作由THAAD。THAAD是战区高空拦截系统,拦截高度为150公里,同样使用动能杀伤器(KKV)。

由于THAAD的TPY-2雷达工作在X波段,具备较强的目标分辨能力,因此THAAD还负责把来袭弹头和诱饵进一步区分开来,为下一层反导系统提供目标指示。

THAAD拦截再次失败之后,那么美军最后的希望就寄托在爱国者PAC-3反导拦截弹上面。PAC-3反导拦截弹采用毫米波末制导雷达,能够精确探测、识别和锁定来袭弹头,最大拦截高度在40公里。

PAC-3反导拦截弹同样采用直接碰撞的办法摧毁来袭弹头,避免弹头产生的破片掉落地面,产生二次伤害。如果PAC-3反导拦截弹仍然没有成功,那么美军只好用标准-6舰空导弹再做一次努力,标准-6的射高为30公里,算是最后一道防线。

标准-6还为美军关岛导弹防御系统提供反巡航导弹能力,它在预警机、协同交战系统支持之下,能够跨越水天线拦截来袭的巡航导弹。

我们轰-6K、轰-6N以及航母编队可以发射巡航导弹攻击关岛,因此美军认为他们需要配备标准-6舰空导弹来防御巡航导弹。

从乌克兰战场经验来看,远程蜂群无人机也成为远距离武器。因此美军认为我们在未来可能也会放出远程蜂群无人机攻击关岛,他们需要防御新概念武器。为此他们在关岛部署了新一代防空系统,例如高功率微波防空系统,以防御我们的远程蜂群无人机。

(美军现在还不能拦截我们的高超声速攻击导弹)

对抗高超声速导弹能力不足

从整体上来看,美军关岛导弹防御系统仍然以导弹拦截为主,兼顾巡航导弹和远程无人机。不过外界普遍认为这个系统的能力不足,10月初伊朗用导弹大规模攻击,美以导弹防御系统几乎没有起到作用,有人就指出“我们导弹攻击能力远超伊朗,如果美以导弹防御系统都拦不住伊朗导弹,对于我们导弹的拦截能力可想而知”。

还有这个系统对于新概念武器防御能力不足,例如高超声速攻击导弹。美军也承认在新一代反导拦截弹研制成功之前,他们对于拦截高超声速攻击导弹心中无数,还有就是蜂群无人机,美军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极有造成防御上的漏洞。

0 阅读:163
航空知识王亚男

航空知识王亚男

《航空知识》主编 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