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台后,积极介入俄乌冲突,主动缓和与俄罗斯的关系,还以关税做手段挥向俄罗斯之外的国家。这一系列动作下,让深陷冲突三年的俄罗斯,就得到了一些喘气的空间。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近日,白俄罗斯一边就通报了普京一则坏消息。
(白俄海关查获炸药)
白俄罗斯国家海关委日前表示,他们查获了该国史上最大的一起面向欧亚经济联盟的爆炸物走私案,有人企图将580公斤外国生产的高威力爆炸物运过白俄罗斯和波兰边境,然后再转运到俄罗斯。
从白俄罗斯方面的报道来看,具体情况是这样的,但是这些爆炸物由一名41岁的司机驾车运送,车辆试图通过白俄罗斯和波兰的边境,最终目的地是俄罗斯。
在白俄罗斯方面截获后,司机立刻撇清责任,称自己是被利用的,并且他一直以来从事的就是欧洲至俄罗斯的白俄罗斯汽车货运工作,但是车里装了哪些东西他是不清楚的。
这名司机表示,这笔订单是他一个爱沙尼亚熟人转给他的,由于他们之前合作过,所以对其比较信任,而下订单的是一个叫伊万的人,他从事的是面包车改装工作,这辆运输爆炸物的车就是经过专门改造的。
根据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联合调查,发现爆炸混合物具有明显的西方国家特征。这种混合物的数量之大、制造工艺之精良,都说明它是通过“正规的工业化方法”生产出来的。在威力方面,这些爆炸物的爆炸力竟然比传统的TNT高出30%。目前,拥有这种制造能力的主要是北约成员国。同时,作为与俄罗斯存在地缘政治冲突的国家,乌克兰也可能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西方的支持,以增强其抵御俄方压力的能力。
所以这件事情,很明显是“乌克兰手法与西方痕迹相结合”的产物。
当下,这名司机已经被拘留并被刑事立案,未来其将面临最高十年的刑期。
(俄总统普京致电卢卡申科)
对于俄罗斯来说,无论这些炸药是出现在接下来的活动中,还是被恐怖分子用于策划日常的袭击事件中,都将给俄罗斯带来重大损失。所以白俄罗斯此次成功拦截,可以说是帮俄方挡了一次大灾。
在事件发生后,普京也立刻就拨通了卢卡申科的电话,就这件事情向白俄罗斯方面表示了感谢,同时还主动提出将对发现并识别出这一危险货物的专家和专业人员给予嘉奖。
近年来,针对俄罗斯,甚至是针对俄总统普京的恐袭事件频繁发生。
2023年5月,就曾有无人机对克里姆林宫发动自杀式袭击,袭击虽被拦截,但俄方认为此次事件就是乌克兰在与美国合谋策划,美国提供了普京行程和防空情报,要在冲突背景下削弱俄罗斯政权稳定性。
去年3月份,莫斯科近郊音乐厅又遭武装分子袭击,造成144人死亡、551人受伤。袭击者使用自动武器扫射人群并纵火,随后ISIS宣称负责。俄方在调查后也发现,凶手试图逃亡乌克兰,背后凶手也是俄罗斯的“不友好国家”。
对于俄罗斯来说,这些事件频繁发生,其中既有历史原因,也和其地缘政治博弈和国际矛盾激化密切相关。
首先就是该国北高加索地区存在历史积怨,车臣、达吉斯坦等地区长期存在分离主义倾向。苏联解体后,车臣战争激化了民族矛盾,极端组织如“高加索酋长国”“伊斯兰国”分支在此滋生。2004 年别斯兰学校人质事件中,车臣武装分子就劫持了1200名师生,最终导致335人死亡。这类事件常以“独立”为幌子,实质是极端主义对俄罗斯主权的挑战。
(发生在俄罗斯的恐怖袭击)
其次,就是俄罗斯的国际战略招致报复。俄罗斯介入叙利亚内战后,“伊斯兰国”等组织多次宣称对俄发动报复。此外,俄罗斯在乌克兰冲突中的行动也引发跨境渗透,如今年三月就曾传普京车队专车在莫斯科爆炸,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乌方被指可能参与。
最后,从内部看,俄乌冲突以来,俄罗斯政府将主要资源投入对外的军事行动中,使得国内安保和反恐体系捉襟见肘、显露出薄弱之处。如今有外部势力利用此机会,竟能通过简单的方式将爆炸物带入俄罗斯境内,这无疑对其国家安全敲响了警钟。
综上所述,俄罗斯面临的安全问题不仅仅是历史遗留问题或国际战略布局的简单反馈,它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挑战,需要多方面的协调与处理。未来,如何平衡反恐强度与社会稳定、国际合作与主权维护,将是俄罗斯的长期挑战。
用户10xxx14
自媒体一天到晚扯几八淡,又没可信度,又喜欢蹭热度高谈阔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