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在车站给苏联专家送灵,当场发火:让省委书记马上过来!

书雁说历史文化 2024-11-04 22:17:16

1953年深秋,哈尔滨火车站上演了一幕令人深思的场景。时任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陈赓将军,为一位在工作岗位上病逝的苏联专家送行。当他发现省市领导无人到场时,这位曾担任志愿军代司令员、以幽默著称的将军,一改往日温和作风,当场发火要求省委书记到场。

军工扬帆,将军掌舵

1950年代初期,朝鲜战场硝烟弥漫。彼时,在抗美援朝前线担任志愿军代司令员的陈赓大将接到一项特殊任务:回国筹建一所军事院校。

这个任务来自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直接指示。这所军校的使命非同寻常:培养高级军事工程技术人才,研制现代化武器装备。

为确保军事机密,这所学校对外低调称作"军工学院"。但在内部文件中,它有一个更为正式的名称——"军事工程技术学院"。中央对这所学校格外重视,将其建在了素有"东方莫斯科"之称的哈尔滨。

陈赓将军接到任务后立即投入工作。他带领一支精干团队,四处奔波,为学校选址、筹备基建。在东北的寒风中,他们一遍遍丈量土地,规划蓝图。

军工学院的筹建工作千头万绪。陈赓将军深知,要建好这所学校,关键在于人才。他提出了"两老办院"的理念:老干部和老教授共同努力。

在陈赓将军的号召下,一批学识渊博的教授从全国各地汇聚而来。这些教授大多是留学归国的学者,年龄最大的不过五十五岁,年轻的才四十出头。他们怀着报效祖国的热忱,义无反顾地来到东北。

建校之初,困难重重。东北的气候远比南方寒冷,许多南方教授不适应。陈赓将军二话不说,把斜纹二道街最好的房子分给教授们。他要求房子必须暖气充足,还特意安排了定期热水澡。

与此同时,为了学习先进经验,陈赓将军还邀请了苏联专家团队前来指导。由奥列霍夫中将带队的苏联顾问团,为学校的建设带来了宝贵经验。

在短短几个月内,陈赓将军带领团队完成了从无到有的建校壮举。这座承载着新中国军工事业希望的学府,就这样在东北的土地上拔地而起。

知识分子寒冬里遇贵人来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哈军工的校园里,经常能看到一群衣着各异的教授们穿行其间。这些教授们有的身着西装革履,有的穿着中山装,与一水的军装形成了鲜明对比。

那时候,一些年轻干部私下里给这些教授起了外号,叫"八国联军"。这话传到教授们耳朵里,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陈赓将军得知此事后,立即召开了干部会议。会上,他严厉禁止任何对教授不敬的言论,并当场拍板成立了专门的政治处。

政治处由一位参加过抗战的"三八式"老干部王主任负责,还特别配备了三名团级干部作为助手。这个机构的主要任务就是照顾教授们的工作和生活需求。

东北的气候寒冷,南方来的教授们很不习惯学校大食堂的饭菜。王主任接到陈赓的指示后,立即在斜纹二道街宿舍区开设了一个小食堂。

这个小食堂特意请来了擅长南方菜系的大厨。淮扬菜的香味很快飘满了整个宿舍区,教授们终于找到了家乡的味道。

可好景不长,食堂工作人员开始抱怨教授们用餐时间不固定。有人提议像部队一样用哨子催饭,这个建议立刻被采纳了。

教授们听到哨声就得赶紧放下手中的工作往食堂跑。有的教授正在批改作业,有的正在备课,被这突如其来的哨声打断,颇感不适。

很快,教授们找到王主任反映情况。这件事传到陈赓耳朵里,他立即叫停了这种做法。

在接下来的一次学院干部会议上,陈赓将军语重心长地说了一番话。他提到老干部们参加过长征,大家都认可这个"两万五",但同样也要尊重教员们十年寒窗苦。

陈赓还特别强调,教员是炒菜的,学员是吃菜的,而干部就要做好端盘子的工作。这番话在与会干部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自那以后,小食堂恢复了以前的制度,教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用餐。这个看似小小的变化,却让教授们感受到了深深的尊重。

在陈赓将军的带领下,部队干部和教授之间的隔阂逐渐消除。教授们不仅在工作上得到了充分的信任和支持,在生活上也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教授中有不少人逐渐加入了党组织。他们亲身经历了思想的转变,从"海归专家"变成了新中国军工事业的中坚力量。

远道而来皆是客,礼遇苏联好专家

在建校之初,一支由奥列霍夫中将率领的苏联顾问团抵达了哈尔滨。这支队伍不仅带来了先进的办学经验,还有一批优秀的授课专家。

陈赓将军深知苏联专家对学校建设的重要性。为了给他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他亲自出面协调各方资源。

哈尔滨有一座"大和旅馆",是苏联人早年建造的高档宾馆,当时归属铁道部管理。陈赓将军请周恩来总理出面协调,暂时借用这座宾馆安置苏联专家。

大和旅馆不仅设施齐全,还保持着浓郁的俄式风格。苏联专家们住进去后,仿佛回到了家乡一般。

学校专门成立了招待科,负责照顾苏联专家的日常起居。从饮食到交通,从工作到生活,都安排得细致周到。

这些苏联专家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着中方的热情款待。他们工作认真负责,毫无保留地传授技术经验。

专家们的家属也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友好。她们经常能在宾馆的走廊里听到悠扬的俄罗斯民歌,那是专家夫人们愉快心情的自然流露。

1953年的初冬,一个令人悲痛的消息传来。一位苏联教员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不幸去世。

当时陈赓将军正在北京处理公务。得知这个消息后,他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连夜赶回哈尔滨。

回到哈尔滨的第一件事,陈赓就去吊唁逝去的苏联专家。按照安排,专家的遗体需要运回苏联。

尽管连日奔波劳累,陈赓仍坚持亲自带队去火车站送行。他还特意叫上了哈军工政治部长张衍等几位主要领导一同前往。

到了火车站,陈赓环顾四周,发现省市领导一个都没来。这让这位一向以幽默著称的将军瞬间变了脸色。

他立即对张衍下达指示,要求马上给省市领导打电话。他说的话掷地有声:苏联专家死在工作岗位上,省市领导不来送行,这像什么话?

要知道,当时的哈军工是由中央军委直管的正大军区级单位。陈赓不仅是志愿军代司令员,还是中央候补委员,在当时的松江省,没有人的级别比他更高。

陈赓将军这一声令下,效果立竿见影。不一会儿,松江省委书记强晓初、哈尔滨市长吕其恩等人就气喘吁吁地赶到了现场。

省市领导们跨过铁道线,来到陈赓面前。平日里,陈赓对他们都很客气,但这一次,他板着脸,一声不吭。

这次火车站送别的场景,在松江省政府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它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送别仪式,更是中国人民对国际友人真挚情谊的见证。

一声震怒显担当,军工精神永传承

陈赓将军在火车站的这一声震怒,在松江省政府激起了巨大波澜。省委和市政府随即召开了专门会议,讨论如何加强对涉外工作的重视。

这件事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一次普通的送别仪式。它体现了新中国对国际友人的态度,也展现了军工人的担当精神。

在这之后,松江省和哈尔滨市与哈军工的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各级领导对学校的工作更加支持,对国际友人的礼遇也更加周到。

这个转变不仅体现在态度上,更体现在行动上。省市两级机关专门成立了对外联络小组,负责协调处理涉外事务。

陈赓将军平日里待人和气,但在原则问题上却毫不含糊。这种鲜明的态度,为全校上下树立了标杆。

在他的影响下,哈军工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这里既有军人的铁血担当,又有学者的温文尔雅;既有科学家的严谨求实,又有国际主义的博大情怀。

这种文化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一代代哈军工人继承了陈赓将军的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耕耘。

火车站事件后,苏联专家们对中国的感情更加深厚。他们在工作中表现出了更大的热情,为学校的建设发展倾注了全部心血。

许多年后,一些老专家重返哈尔滨,他们依然记得当年那段难忘的岁月。在他们眼中,陈赓将军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更是一位重情重义的朋友。

学校的发展史上,这次火车站送别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哈军工的国际声誉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随后的岁月里,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来到这所学校工作和访问。他们都能感受到这里浓厚的学术氛围和独特的人文关怀。

这种精神财富一直传承至今。在哈军工的校史馆里,陈赓将军在火车站送别的故事被郑重记载。

每一届新生入学,这个故事都会被讲述。它告诉年轻人,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什么是国际主义精神。

这所由陈赓将军亲手创办的军工学府,已经成为了中国高等军事教育的一面旗帜。它培养的人才,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和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时至今日,当人们谈起陈赓将军和哈军工的故事时,火车站送别的一幕依然令人动容。它见证了一个时代的风骨,也昭示着一所大学的精神。

在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将军的担当,更是一个民族的气节。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砥砺前行。

人们常说,一所大学最宝贵的不是它的建筑,而是它的精神。哈军工的精神,就凝结在这些看似平常却又意义深远的故事里。

5 阅读:895

书雁说历史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