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赵氏孤儿的血泪往事,到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惊世壮举;从灭亡代国的无情手段,到对豫让行刺的宽容处置。
赵国王族的性格特征不仅深刻影响着他们的政治决断,更为赵国的发展轨迹打上了鲜明的烙印。
那么,赵国王族的性格特征究竟如何影响了这个战国雄邦的兴衰?
——【·暴烈任性·】——
赵国王族性格大多铁血无情,其中具有“简襄之烈”之称的简子赵鞅和襄子赵无恤就是铁血无情性格的典型代表。
赵鞅彼时还是晋国六卿之一,为了扩充赵氏的势力,便向赵氏旁系邯郸赵午索要讨伐卫国时从卫国得到的五百户人家,赵午本答应此事,但“归而其父兄不听,倍言”。
赵午的言而无信,彻底激怒了赵鞅。为了赵氏家族的整体发展,赵鞅的冷酷此刻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于是“赵鞅捕午,因之晋阳”,后又将赵午杀死。
赵鞅的做法虽遭人诟病,并引发了后来晋国六卿间的相互征伐,但经此一役,赵氏大获全胜,不仅驱除了政敌范氏、中行氏,还扩大了当时作为赵氏根据地晋阳的实力,为之后晋氏三分奠定了根基。
赵鞅的铁血无情也影响了其子赵无恤,为兼并北方的代国,在了解代君喜好声色的情况下,赵襄子先是把同胞姊妹嫁给代君,后又邀请代君在两国边境宴饮聚会,席间,“使厨人操铜科以食代王及从者,行斟,阴令宰人各以科击杀代王及从官,遂兴兵平代地”。
赵无恤灭代并残忍地杀死了自己的姐夫,然而代地并入赵国版图不仅扩充了赵国疆域,其资源也直接为赵国所继承,大大增加了赵氏实力。
此外,赵国王族暴烈任性的性格也对赵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据史书记载,秦赵本是一家,性格相仿,而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励精图治,深受教化,性格有所变化。
赵国依然继承了铁血无情、暴烈任性的性格,这也为其兴衰之路埋下了伏笔。
自赵氏先祖“赵氏孤儿”惨剧的发生,到智、韩、魏三家合攻晋阳,前者是赵氏强悍的政治作风开罪于栾、郤旧族,后者是不肯割地以奉强卿智氏,均使赵氏命悬一线,这与其暴烈任性的性格不无关系。
从赵国立国之始到结束,十一代君王中竟然经历了九次大规模军事政变,这在其他国家中是绝无仅有的。
一代雄主赵武灵王也是过于看重军事扩张的重要性,竟任性到提前退位,自称主父掌管军事,让嫡子赵何处理政治事务,理想化地把政治和军事分割开来。
但这种超前的观念显然不符合赵国国情,并且低估了赵人与生俱来的强悍性格,最终酿成了沙丘之变的惨剧,活活饿死在行宫里。
赵国王族的暴烈任性使他们失去了一位优秀的君主,也错失了一统天下的机会。
——【·重利务实·】——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已属赵国的中山一带的民风曰:“中山地薄人众,犹有沙丘纣淫地馀民,民俗急,仰机利而食。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起则相随椎剽,休则掘冢作巧奸冶,多美物,为倡优。女子则鼓鸣瑟,跆屣,游媚贵富,人后宫,遍诸侯。”
可见赵地轻视世俗礼节,注重实际效应,依靠巧智谋生。
赵国王族重利务实的性格比起赵国民众来说更是不遑多让,在对赵氏继承人的选择问题上,赵国王族并非严格遵循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原则的世袭制度,而是能者居之。
早在赵氏先祖赵衰之时,其子赵盾就因才干突出,受到嫡母赵的认可,并“以盾为才,固请于公,以为嫡子,而使其三子下之”。
史书中虽未明确记载赵衰的态度,但之后赵盾顺利继承赵氏宗主之位,便可见赵衰的默认态度。后赵盾担任中军将,主持晋国军政,此为赵氏在诸卿中的第一次登顶。
而赵国奠基人之一赵鞅更是出于以赵氏前途为重的考虑,立同样才能卓越的襄子赵无恤为继承人。
赵无恤则同样是“实用主义者”,为了扩大赵氏疆域,不仅把其姊嫁到代国,其本人也娶西戎空同氏之女为妻。
赵盾之母为狄女,赵无恤之母亦为狄婢,在赵国王室那里,“夷夏之别”的观念变得淡薄,他们不为旧礼制所束缚,而是重视实际。
但过度以利益驱动为导向,则使得赵国王族变得利令智昏。
赵孝成王就是典型的例子,其面对突然归附的上党郡十七座城池,显然失去了作为一个成熟政治家应有的决断,接受了这“无故之利”,招致长平之战的惨败。
赵国也从此一蹶不振,最终被秦国所灭。另外,赵国王族雄健尚武的性格对赵国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军事力量的强盛更是让赵国一度跻身于强国之列。
赵国军事力量的强大是赵国区别于别国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个特点在赵氏集团立国之前已初见端倪。
赵氏之所以在诸卿族中脱颖而出,主要就是依靠它的军事力量。战国时期的赵国兵员仅次于当时的秦、楚二国,而在战甲、器械、兵车上比起秦、楚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楚国在政治上较为腐朽,且较少参与中原的角逐,虽有众多的兵员,战斗力却赶不上赵国。赵国在当时被称为“四战之国”,“其民皆习于兵”,这使赵国的军事实力仅次于强秦。
赵人雄健尚武,廉颇、赵奢、庞、李牧等名将辈出,齐国田单、燕国乐毅亦曾为赵国所用。战国时期列国进行改革,唯有赵国主要针对军事制度进行改革。
其中,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就是赵文化气质的典型代表。
赵国在赵武灵王之前一直国力平平,武灵王为了让赵国在这场大战中求得一席之地,不为礼制所缚力排众议,从上到下进行了一次惊天动地的改革自强——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实行胡服骑射,从而西退胡人,北灭中山国,使得赵国的国力强盛起来。
但凡事有利有弊,赵国王族的尚武风气滋生了其暴烈的性格,使其“庙堂乱政杀戮,民间私斗成风”。国内乱政严重损耗了赵国的实力,最终导致国家覆灭。
并且赵国王族尚武好斗的风气使得赵国君臣间相互猜忌,赵国国君总是害怕外姓武将拥兵自重,每逢大战往往做不到用人不疑,在敌人的离间之下选择临阵换帅,长平之战时以赵括替换廉颇,亡国前夕又让赵葱取代李牧就是最好的例证。
因此,这两场决定赵国命运的战役均以赵国惨败而告终。正可谓:由尚武而兴国,因政乱而亡国。
——【·慷慨悲歌·】——
赵氏王族本是晋国臣子,赵文化也源于三晋是勇武豪侠的溯源之地。
司马迁在论述赵国的种、代风俗时曰:“人民矜馍枝,好气,任侠为奸,不事农商。”而作为这一地区领导者的赵氏王族,自是这一风气的引领者,其本身也具有好气任侠的性格。
赵襄子就颇崇义士,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对豫让行刺事件的处理。豫让曾为范氏、中行氏门客,但未受重用,后又侍奉知伯,知伯待之甚厚。
春秋末期,襄子与韩、魏两家共灭知伯,后襄子为泄知伯宴间以酒覆面的羞辱之恨,漆知伯之头以为饮器。
豫让为报知伯知遇之恩,乃吞炭漆身,变其姓名,两次行刺赵襄子,襄子竟感其侠义精神放过了这一身边潜在的危机,这不得不说是襄子内心好气任侠性格被激发的结果。
直到最后一次,豫让行刺襄子被执,襄子又恢复了其作为政治家的本色,不再释放豫让,但仍应允了他对自己的衣衫加以砍剁,聊慰其报仇之意。
经此事,襄子喜好义士之名也由此传播开来,致使更多贤能之士投奔于赵氏,为赵氏发展积蓄了优秀的人才。
一代英主赵武灵王也继承了其祖之风。彼时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已初见成效,赵国军事实力得以空前强化。
当是时也,与赵国同为三晋之一的魏国霸权旁落,西边的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已然崛起,天下莫不畏秦,唯武灵王意欲攻秦,但秦地山川险峻,未知全貌,难以行军。
此时武灵王竞将王位提前传于儿子,扮作使者随从入秦境,了解敌情。此前秦国已有扣押楚怀王的先例,但武灵王依旧以身涉险,可窥其性格中有侠客不畏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
不过,秦昭襄王是何等人物,自然从赵武灵王的言行举止中察觉其身份有异,然而武灵王已辞别使者匆匆返回赵国,否则可能会落得和楚怀王一样的下场,成为列国笑柄。
赵武灵王的此种行径在诸国国君中也仅此一例,因其做法实在不像一国之君所为,倒像是某位好气任侠的义士。
但赵武灵王也为其任性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政治与军事的割裂、子辈间继承君位的争斗酿成了沙丘宫变的惨剧,武灵王也被囚禁致死,否则从云中、九原直道拿下秦国的计划一旦实现,天下格局极有可能大变赵国也有望一统天下,这不免令千年之后的我们扼腕长叹。
——【·结语·】——
综上所述,赵国的兴亡与其王族性格息息相关,这导致了赵国的崛起只需一代,衰落也只在一战之间。
他们铁血无情、勇于牺牲以换取赵氏的长治久安,但同样暴烈任性,在一次次政变中内耗国力。
他们重利务实、雄健尚武,不为礼制所缚,强盛军力,以谋求赵氏的发展,但有时利令智昏、勇而气躁,造成无可弥补的损失。
他们好气任侠、慷慨悲歌,且无畏艰险,勇往直前,不到最后一刻永不放弃,但有时无视法度,做出惊人之举,最终导致国家覆灭。
总而言之,赵国王室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对国家命运的决策与判断,这对赵国的兴衰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