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总统,竟然动用军队去阻止执法机关的抓捕,这到底是政治权谋的巅峰,还是民主法治的滑铁卢?韩国总统尹锡悦最近“火”得不能更火了。他面临弹劾风暴的包围,公共调查处试图逮捕他,却被军方干脆利落地挡了回去。就在这一追一阻之间,民众的怒火越烧越旺,街头对峙愈演愈烈,而国际社会则对这一戏剧性局面唏嘘不已——韩国的民主,真的挺得住这场拉锯战吗?
如果你现在走在首尔的街头,能清晰地感受到这座城市的脉搏正因政治而剧烈跳动。从1月开始,支持尹锡悦和反对尹锡悦的两派民众在广场上对峙的场景已经成了“日常节目”。标语此起彼伏,喇叭声震耳欲聋,甚至还有人直接推翻“象征中立”的警方路障,将分歧与怒气赤裸裸地搬到人行道上。
而这个情绪的“爆炸点”还远未触顶。据警方统计,1月头两天的游行参与人数直逼3万人,真的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了。但往深了看,这不单是人群的喧闹,更是一种社会的“破裂”。
支持方多是尹锡悦政府的得益者或者保守派,认为弹劾案完全是政治迫害;而反对方则群情激奋,直指总统滥权、无视法治。他们的矛盾,就像水里掺了油,激起的波澜已经盖过了政策讨论,变成了一场情绪化的对撞。
如果说民主能靠街头的对抗来解决问题,那政府干脆去发喇叭和横幅得了。问题是,这种分裂只会让韩国社会的裂痕更深,最终谁都不会是赢家,只剩信任的泥沼越陷越深。
为了挡住公调处,尹锡悦愣是用上了“军方王牌”。这次公共调查处的抓捕行动,被军队出面直接阻止,过程堪比一出惊悚大戏。据悉,是第五十五警备团的武装干预才让行动“胎死腹中”。听着有点离谱,但尹锡悦的军方背景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过去两年间,尹锡悦在韩国军界布局可谓“下了一盘大棋”。他安插了不少亲信,比如国防部长金龙显等重量级人物都坐在了“关键岗位上”。所以这次动用军队也并非突然。如果非要给他这一招找个名字,可能叫“另类戒严”更贴切些。
可问题是,用军权来干预法治的事情一旦开头,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在多数国家的常识里,军队不参与内政是个基本的民主底线,而尹锡悦这种做法显然在挑逗这条红线。短期来看,他可能是稳住了局势,但长期来看,这一动作可能会成为韩国民主路上的一个大坑:如果权力靠拳头而不是法律来制约,法治的根基还能扎得稳吗?
权力与法律的较量即将拉到正面。据宪法法院的安排,尹锡悦的弹劾庭审将从1月14日开始,并持续到2月4日。这一决定堪称开创了韩国历史的新篇章,因为这是韩国第一次让现任总统直接出席自己的弹劾庭审。
不少法学家和政治评论员表示,这是一场载入史册的“里程碑”事件。只不过这块“碑”是荣誉还是耻辱,目前还看不清。在某种程度上,韩国宪法法院这次也算硬气了一把,无论结果怎样,这个庭审都将揭开韩国总统制运行中的漏洞:权力限制不够明确,总统若滥权,制度的反制手段还是有盲区。
不过这次庭审若不以透明和公正收尾,可能反而把分裂的社会情绪进一步点燃。毕竟,尹锡悦支持者和反对者间的怒气可不比马路上撞碎烈酒的那股味儿散得快。
就在韩国政坛风雨飘摇之际,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选择了在1月6日访问韩国。虽然官方场合,他只说了一句“美韩同盟超越个人领导人”,但话里那股“意味深长”谁听不出来呢?
据观察人士分析,美国显然更想让尹锡悦留在台上。毕竟从外交及国防合作来看,尹锡悦的对美政策相对符合华盛顿的利益。只过分支持也不好,就怕影响外界对韩国的主权独立性认知。
这场风波中,美国的默默围观也好、小声唱赞歌也罢,更像一层薄薄的纸,看着不起眼,可它背后影射的大国利益却有可能在韩国内部掀起更严重的波澜。
如果把韩国政治变迁写成一本小说,那朴槿惠这个角色一定是“时而反派时而背景板”。曾经,她因贪腐案被赶下台,而如今,她似乎想借尹锡悦深陷泥潭之际逆风翻盘。然而,政治从来不是靠幻想驱动的。如今的尹锡悦依旧握有军权,即使日子不好过,也不至于彻底被反对派拿下。
眼看着朴槿惠与文在寅等“老面孔”试图掺和更多,却换来了一场还未开启的大戏:循环报复、彼此清算已经成了韩国政治生态的一部分。一方下台,另一方迅速“打蛇七寸”,似乎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这种局势让民主成了“文字游戏”,而普通的韩国人,恐怕注定成为陪跑的不幸观众。
一场尹锡悦的危局,就像打开了韩国民主的“黑匣子”,向世界袒露了社会的裂缝、政局的对抗、体制的漏洞以及外部力量的暗中博弈。这不仅是一个人的困局,而是一个国家的深层危机。
制度的问题、社会的裂痕、外界的推力,这些都像多米诺骨牌,只差一场风,就可能塌得更惨。但不管问题有多复杂,韩国不能再让这样的对抗无休止地循环下去了。否则,这风在闹完一阵后,还会绕回来再闹一遍。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