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朱一龙手中窗花揭秘:非遗剪纸,录了20次左右

稚久 2025-01-31 19:44:19

在今年的春晚武汉分会场上,朱一龙手持一张充满年味的窗花,完美串联起了江汉路烟火巷、古琴台和黄鹤楼的转场,这一幕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这张窗花和其背后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据悉,这张窗花并非普通的手工艺品,而是出自武汉剪纸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沈松柏之手。在春晚录制现场,沈松柏老师亲自将这张窗花递给了朱一龙,为节目增添了一抹浓厚的文化色彩。

回忆起春晚录制当天的情景,沈松柏老师感慨万千。他表示,虽然递给朱一龙的窗花镜头只有短短的几秒,但整个录制过程却异常艰辛。摄制组对细节的要求极高,朱一龙拿剪纸的角度、站位、动作以及与观众的互动等,都需要反复调整。有时是因为角度不对,有时是因为观众的反应不够热烈,甚至有时是因为声音的大小不符合要求,这些都需要重来。据沈松柏老师透露,这个镜头前后一共录了20次左右,才最终呈现出完美的效果。

朱一龙作为一位备受瞩目的演员,能够在春晚的舞台上展示武汉的非遗文化,他深感荣幸。在录制过程中,他始终保持着谦逊和敬业的态度,积极配合摄制组的要求,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和动作,力求将最好的一面呈现给观众。

这张窗花不仅展现了武汉剪纸的精湛技艺,更传递了浓厚的年味和文化氛围。通过春晚这一平台,武汉的非遗文化得以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这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朱一龙春晚窗花镜头的背后,是摄制组的精益求精、非遗传承人的匠心独运以及演员的敬业精神共同铸就的。这一幕不仅让观众感受到了浓厚的年味和文化氛围,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