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得烂,真不能怪普京!
现在距离8月6日乌军攻入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已有2周多。
俄军进度依旧磨叽。
在进攻方面也是“雷声大、雨点小”
截至目前,俄罗斯方面仍没把乌军占领库尔斯克局部领土行径定性为“侵略”,而是“恐怖袭击”。
事实上,俄军不是不想快点推,而是油门踩到底就这么快了。
打到现在,战争持续了近三年。
俄军非但没有将乌克兰打服,反而激发了其求生欲。
直接将战火烧到了俄罗斯本土。
对俄罗斯来说,也算是莫大的悲哀。
为什么这样说?
在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爆发之前。
俄罗斯在世界上一直被视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军事强国。
它拥有令人生畏的武装力量,包括数量庞大的地面部队、空军和核武器。
地面力量尤其引人注目。
它继承了前苏联的传统,拥有数以万计的坦克和装甲车。
这支庞大的机械化部队被称为"钢铁洪流",是俄军引以为傲的王牌力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时期,苏联的这支装甲部队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力量之一,所到之处都能势如破竹,摧枯拉朽。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历史背景。
许多军事专家在俄乌冲突爆发初期都认为,俄罗斯的机械化部队将很快击败乌克兰的抵抗。
虽然可能不会像一些夸张的说法那样"一小时攻下基辅"。
但普遍预计俄军会在几天或几周内就结束战斗。
结果硬生生将这场毫无悬念的战争打了两年多。
“装甲洪流”已经不灵了。
到目前为止连乌东顿巴斯地区一隅之地都没有完全拿下来。
随后,也有一些专家给出分析。
认为,俄军前期轻敌冒进、四面开花,结果在直捣黄龙失败之后,不得不收缩战线进行重点进攻,依靠消耗战逐步蚕食乌军的阵地
反观乌军,虽然兵力不如俄军,且在阵地战中持续后退,但也能抓住战机,打出哈尔科夫大捷这样的突击战。
并逼迫俄军从第聂伯河右岸撤军,就战术、打法而言,似乎乌军反而“更有看头”。
那么,俄军真的打得很烂吗?
这要看从什么角度去看,以及到底是和谁进行比较。
从表面上看,俄军取得了一定战果,占领了乌克兰四个州的部分地区,并声称摧毁了大量乌军装备。
比如,已经摧毁乌军639架固定翼飞机、282架直升机、30161架无人机、17340辆坦克、步兵战车和装甲车、1412门多管火箭炮、13415门火炮和迫击炮。
还摧毁575辆防空导弹发射车,24919辆军用车辆。
乌军也“不甘落后”。
军方宣布,摧毁367架作战飞机、328架直升机、13809架无人机、25008辆坦克、步兵战车和装甲车、17104门多管火箭炮、火炮和迫击炮。
综上所述,仅坦克和装甲车的损失就超过4万辆,等于“打光了”8个印度陆军!
也可以看出,俄军的战损比也不低。
打成这样,也不能怪普京。
之所以有人认为俄军表现不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对现代战争的认知存在偏差。
与二战时期相比,如今的战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卫星和无人机的广泛应用使得战场高度透明,大规模突袭变得极为困难。
此外,乌军的实力也常被低估。
事实上,乌军经过多年实战历练和北约训练,战斗力不容小觑。
在这样的对手面前,俄军的表现其实并非不堪。
所以,我们不用高估俄军,也不用低估乌军。
本人不是俄粉,也不是乌粉。
我认为,在不动用核武器的情况下,俄罗斯根本一口吃不掉乌克兰。
之前有网友留言给我。
说俄军很快就会将库尔斯克乌军全部消灭,还说这是普京的诱敌深入、包饺子战术。
在我看来,这些都是无稽之谈。
我不是小看任何一方。
而是在当前的战场上,双方都没有“包饺子”和打歼灭战的实力。
没错,在战争初期,俄军曾在马里乌波尔取得过包围战的胜利。
但之后的北顿涅茨克、阿瓦迪夫卡、巴赫穆特等战役中,双方都表现出进攻缓慢、损失巨大、难以合围的特点。
往往在包围圈即将形成时,守军就能及时撤退。
即使在俄军两翼相距仅2公里的情况下,乌军仍能成功撤出。
所以,一定不要瞧不起乌克兰的实力。
有心人就会发现,在过去的北约军演中,乌军多次以弱胜强,展现出优秀的作战能力。
乌克兰为什么难打?
这就是苏联内战,苏联俄罗斯一方,乌克兰一方的苏联体系军队内战。
可双方都源自苏联红军,,着相似的军事传统和战斗意志。
之前在X网我就看过很多双方战俘视频。
他们面对枪口的冷静和从容,让我非常佩服。
所以,从民族精神来讲,乌克兰不怂。
相比之下,许多西方国家的军队可能难以适应如此残酷的战场环境。
之前在叙利亚战争中,俄军曾以极小的代价取得巨大战果。
据统计,和叛军作战三年时间,俄军只用了一百多人的伤亡代价,换取了87000名叙叛军...
这是什么概念。
然而面对乌克兰的时候,基本上是一个换一个。
一天的伤亡就超过了当初叙利亚战争三年损失。
所以,这场战争没有取巧的空间,只能靠血与火的拼杀。
从战争一开始,当乌克兰面对俄军的大规模进攻时选择全民抗战,就注定了这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残酷战争。
本期内容到这里就要结束了。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在某些方面观点与本文不一致是正常的。
大家要文明交流,互相赋能。
感谢理解。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