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扔在服务区的年货,顺便把父母的舐犊之心也给扔下了!这几天关于贵州龙里服务区垃圾桶内丢弃年货事件被炒的沸沸扬扬,虽然网上有各种声音,但归根结底一句话,此举不但浪费,也让人“寒心”。
封面新闻记者求证发现,疑似当事人发声称,并非不孝顺,扔肉也实属无奈之举。疑似当事人回应是来自贵州,远嫁到黑龙江,年货是父母偷偷放的。路途太远放久了恐怕变质,就送给了环卫工,但问题是既然送给环卫工,这些东西怎么进垃圾桶里了?如果真是这样,把环卫工人当什么了,他们能吃吗?那真是垃圾了,是把父母心当做了垃圾。但是要在服务区送给环卫工人,慰问他们的辛苦,那就是另一种意识了,很暖心。
这些年货都是日常的小食品,看的出是父母用心准备的,他们精心烹饪的美食,本来是想给孩子们尝鲜,没想到半路被丢弃,辛苦被否定了,同样心意也被否定了。这些美食需要多少道工序才能完成,俗话说“粒粒皆辛苦”,生活在农村的孩子都知道,在收割小麦时,连掉在地上的一颗麦穗都会小心捡起来,真正做到了颗粒归仓,那真是一粒粮食一滴汗,眼看这么好的美食却风淡云轻的撂在垃圾桶里,确实让人心疼。从这种行为来看,他们就没有下地干活的经历,并不知道种地之苦,收获之累。
网友们说的很多了,观点差异是自然存在的。孩子们目前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性与父母不同。生硬的给他们那么多“生肉”类的食品,她不会、也不想下手“烹饪”饭菜,导致结果就是扔进垃圾桶。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换做是我,我会跟父母说我不需要?如果父母必须让我拿,我会拿回来,我会想尽一切办法让它不变质。父母在尚有人惦记,父母无人生再无归处。
劝父母们不要再给孩子拿了。在家吃了就行了,拿那么多都坏了多可惜,父母在家都不舍得吃。反倒都让儿女们扔掉了。也劝儿女们一定要坚决制止父母给拿东西,如果路途短还好。也有网友说这个我能理解,强塞,不要就生气,叹气,完了还是让带,包的严严实实也不说带了什么。天气热时带回去就坏了,没坏冰箱也放不下,顿顿吃,孩子不愿意,扔又舍不得,只好自己吃,两个每次还得做两种饭,等下次回去又让带,这种爱真的让人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