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解劳动纠纷赋能职工依法维权

中工网 2025-02-21 07:30:52

海南省总“三全”模式预防化解劳动用工风险

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赖书闻)“我在整个维权过程中都感受到工会无微不至的温暖和关怀。”近日,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农民工李长敏感慨。2024年5月以来,海南省总工会力推“一函两书”制度和企业劳动用工指导服务,通过全流程指导、全方位服务、全链条监督的“三全”模式,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这一做法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全流程指导,赋能职工依法维权。海南省总组建“监督员+律师”专业服务团队,为各级工会及企业提供上门服务和“一对一”指导,采用发放调查问卷、与企业负责人面谈等形式进行全流程指导服务。

全方位服务,共筑和谐劳动关系。海南省总以“普法+监督”模式,开展劳动法律法规讲座、制定防范用工法律风险清单等,并结合企业存在的共性问题、整改情况,依托“一函两书”制度,督促企业完善用工制度,降低劳动纠纷发生率。

全链条监督,汇聚法律监督合力。海南省总联合法院、检察院、人社厅、司法厅等形成五方劳动法律监督机制,对于企业重大用工风险,由法院会同同级总工会联合发送司法建议及“一函两书”,视情况抄送同级检察院并移送相关线索,检察院对符合条件的案件依法开展检察监督和支持起诉等工作,形成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监督合力。

2022年8月,李长敏等人来到陵水某工地进行装修工作。2023年12月,项目工程完工,通过了质量验收,但建设方却迟迟未给李长敏等人发放工资。“我们共有70名农民工被拖欠工资361万元。”海南诚术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肖斌说,他们多次与项目方沟通,但始终未能得到解决。

2024年6月,肖斌带领农民工向有关部门反映欠薪问题并提交投诉欠款问题等材料。得到的答复是,由于农民工工资保证金账户上资金不足,暂时无力发放。

2024年11月,多次维权未果后,李长敏等人来到陵水黎族自治县总工会求助,县总第一时间向欠薪方和相关监管部门出具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和意见书,组建“监督员+律师”专业服务团队,要求企业在限定时间内就欠薪问题做出答复。

同时,陵水县总派出劳动法律监督员前往企业调查。查实情况后,陵水县总与县人社局、县综合执法局协调,向以上两单位发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建议书,请有关部门协同处理且将处理情况及时书面反馈。近日,企业按照欠薪总额的60%分别支付到70名农民工手上,剩余部分工会将继续跟进督促。

据统计,截至目前,海南省总已开展用工指导服务、劳动法律监督106次,化解劳动纠纷125起,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超过500万元。

青岛市市北区总“五个一”工作法解职工“薪”忧

中工网讯(杨明清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张嫱 通讯员宋丽梅)“这里是小欣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近日,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职工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李欣接起电话,倾听职工诉求。据悉,小欣热线是市北区总工会探索化解劳动纠纷“五个一”工作法的举措之一,通过搭建法律服务中心、构建维权援助平台、开通法律援助热线、建设“纪晓岚工作室”、打造法律服务站等,拓展了法律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一线一室实现快应优援。2024年12月4日,市北区总工会小欣热线法律援助专线开通,职工反映问题有了快速通道。小欣热线作为前哨站,接听职工关于劳动争议调解、政策法规解答、劳动权益维护等方面问题,市北区总牵头组建的“纪晓岚工作室”则聘请律师协助处理劳动纠纷,实现法律服务“应援尽援、快援优援”。

据悉,小欣热线接到的劳动纠纷求助,经工会或律师调解未果后,如申请劳动仲裁,市北区总将全程托管,协助申请人完成证据搜集、仲裁申请书填写等流程,直至结案。同时,“纪晓岚工作室”律师将被委派为仲裁阶段代理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2024年以来,市北区总累计完成法律援助278案次,为职工追讨薪资102万余元。

一批法律服务站实现广覆盖。市北区总还依托现有的共享职工之家、工会驿站和8个劳动者聚集的街道总工会,打造26个“三尺惠工”法律服务站,建立工会驿站简易调解、职工法律服务中心快速调处、劳动争议便捷审理、重大案件联动调处等机制,促进劳动争议“预、调、裁、审”全流程有序衔接,将简易调解、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延伸至基层站点。

“多亏工会律师帮忙,否则我的工资就没有着落了。”职工刘先生因被无故辞退且被拒发当月工资和赔偿金,来到“三尺惠工”法律服务站寻求帮助。市北区总不仅指派律师调解纠纷,还与市北区劳动仲裁委开展联动,提供仲裁代理等帮助,最终帮助刘先生讨回薪资。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