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苏妲己美若仙子,为何纣王却觉得妲己之美远不如她

三鱼说 2019-06-22 13:00:07

苏妲己是《封神演义》中很有名的美女,但她却是这个故事里命运最为多舛之人,为了免去冀州兵祸保一家人平安,尽管苏妲己哭的梨花带雨却也只能认命去朝歌陪王伴驾。连西伯侯姬昌也以“三利三害”之说劝苏护进女朝商,可苏妲己的朝歌之行活着已是痛心疾首,死了还要被九尾狐妖借体成形,苏妲己的魂魄也被狐妖吸去,可以说苏妲己是整个《封神演义》里为数不多身死魂灭的悲惨之人。

在《封神演义》的结尾轩辕坟三妖皆被斩杀,尤其是害死苏妲己的那只千年狐狸精还是死于斩仙飞刀之下。可这轩辕坟的三妖进纣王后宫作乱,其实是奉了女娲娘娘的法旨,女娲娘娘曾许诺说三妖若能圆满完成任务可修成正果。很明显这三只妖完成任务并不够圆满,相反她们蛊惑纣王败坏纲纪、滥用酷刑,最后闹得民不聊生、兵燹四起。所以,这三只妖最后也是罪无可恕,落得一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其实,女娲娘娘的派出这三妖是为了给纣王一个教训,纣王游女娲庙时留下那首诗句有亵渎神灵之意。女娲的原话为:“你三妖可隐其妖形,托身宫院,惑乱君心;俟武王伐纣,以助成功,不可残害众生。事成之后,使你等亦成正果”,纣王是贪图女娲的美貌才写出那首闯祸的诗句,所以女娲娘娘就是要“色”上惩罚纣王。

自从女娲庙进香后,纣王居然还生出心病来,他纵有三宫六院仍旧不满足,纣王想到女娲的美貌竟到了朝思暮想、寒暑尽忘的地步。纣王的心病一直到见到苏妲己时才不药自愈,当然此时的苏妲己已经是千年狐狸精借窍藏形。从此纣王对苏妲己言听计从夜夜饮酒生歌享乐,此时的纣王便把朝思暮想的美貌女娲这件事忘到九霄云之外,而女娲娘娘派三妖走到纣王身边的第一个目的就达到了,毕竟作为一个上古女神被一个好色的俗陋帝王朝思暮想地惦记,其心情自然是不太美丽的。

那么,苏妲己为何能让纣王忘记女娲的美貌呢?这是因为苏妲己之美与女娲之美相差不多。原著中描写女娲像之美是这样写的,“ 现出女娲圣像,容貌端丽,瑞彩翩跹,国色天姿,婉然如生;真是蕊宫仙子临凡,月殿嫦娥下世”。再来看一下原著里对苏妲己之貌的描写,“妲己乌云迭鬓,杏脸桃腮,浅淡春山,娇柔柳腰,真似海棠醉日,梨花带雨,不亚九天仙女下瑶池,月里嫦娥离玉阙”。这两段描写都有仙女临凡、月宫嫦娥之喻,所以不难看出苏妲己的确是美若仙子。

但是,到了《封神演义》后文书,化身为苏妲己的千年狐狸精为报“火烧轩辕坟”之仇,她与九头雉鸡精合谋害比干。妲己向纣王引荐了她那修仙的道姑胡喜媚,而这位胡喜媚就是九头雉鸡精变化的。当胡喜媚来到纣王身边时,纣王立刻就觉得妲己之美远不如她,这是为何呢?

原著中描写了纣王初见到胡喜媚时的心理活动,“纣王再观喜媚之姿,复睹妲己之色,天地悬隔”。这“天地悬隔”四个字可以看出此时在纣王眼中妲己之美远不如胡喜媚,其实这只是纣王的心理活动,并不一定是客观事实。

在原著里胡喜媚出现在纣王之前有过铺设,“灯月之下看佳人,比白日更胜十倍”,此时的纣王是隔帘偷瞧,并且还是灯烛辉煌下的远观,所以觉得胡喜媚更是妖娆多姿。另外,好色的纣王终日与妲己厮混,即便苏妲己再美貌绝伦,看久了也难免有一丝审美疲劳,此时的纣王看到美貌的胡喜媚立刻就心猿难控、意马狂奔,所以自然纣王觉得此时的胡喜媚比妲己美出许多也就合理了。

0 阅读:5
三鱼说

三鱼说

综艺点评,影评书评,历史文化,诗词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