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问:艺术作品应该是嘲笑人性的弱点,还是取笑人体的缺陷?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必须弄明白什么是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是通过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将头脑中形成的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物态化,创造出来的审美鉴赏的对象。
简单通俗地讲,艺术作品是艺术家们将生活中看似平常的事物,通过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将其创造成能震撼人心的、高于生活的、能给人美的享受的作品。
艺术作品的范围很广,凡是旨在给人们以美的感觉,带来欣赏者的休闲娱乐、达到放松的目的,从而引起人们喜爱的作品均属艺术作品。
雕塑、绘画、摄影、音乐、影视、 综艺小品等等应该是都属艺术作品的范畴。
艺术作品必须是艺术家刻意创造的作品。它看上去必须具有审美性或审艺性。例如,美术方面,徐悲鸿把生活中我们常见的马跃然纸上。在创作其作品《奔马图》时,采用豪放的泼墨和劲秀的线挡写意方法,着重刻画出马的神韵和气质。使画中的马雄骏、矫健、轻疾,颇有“瘦骨铜声”之美感。
生活中的马大家司空见惯,然而鉴赏徐悲鸿的《奔马图》时,我们能从跃然纸上的马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并从中领悟到一种精神。
徐悲鸿擅长以马喻人、托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从这一特点上来讲,这就是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如何处理艺术作品的题材与主题的关系。
题主问:艺术作品应该是嘲笑人性的弱点,还是取笑人体的缺陷?
其实,题主在这里,是把广义上的艺术作品局限于了“嘲笑人性的弱点”或者“取笑人体的缺陷”这一狭义上的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上了。细思量,能够具有"嘲笑人性的弱点”或者“取笑人体的缺陷”功能的艺术作品有哪些呢,
首先是文学艺术作品,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一定有"嘲笑人性的弱点”的精彩描写,如我们所熟悉的《皇帝的新装》,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和讽刺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
安徒生真是深谙人性的弱点,他让皇帝、大臣、百姓共同促成这个骗局的安全着陆。他“以戏剧性的轻松活泼,以对话体的形式,说出一个爱慕虚荣的故事。”并不是单纯在于“讽刺了封建统治者的丑恶本质”。而是在坦陈人性的弱点,温情地给成年人上了一课。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回答:艺术作品嘲笑人性的弱点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主题之一。因为人们可以通过观赏艺术作品时在笑声中警醒自己。
再说艺术作品取笑人体的缺陷这个问题。
艺术作品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人体缺陷在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艺术作品也就毫无疑问将有必然地表现。在人们生活领域里也无法回避“人体缺陷”这一客观问题的存在。
誓如,“断臂维纳斯”今年就出现在高考试题上。
大意是以断臂维纳斯为例考察黄金分割比例。交卷铃声一吹响,网上网下的议论声就沸腾了。断臂维纳斯也因此登上了热搜榜。此题更是被炒成了网红题。
对此,有人质疑,用具有“人体缺陷”的“断臂维纳斯”做试题,将简单的比例问题放置到了“维纳斯身高”这一应用场景当中算不算“歪门邪道”?
世纪金榜资深高考专家刘峰认为:试题的命制把数学的美和女神的美结合在一起了,人们在感受维纳斯美的同时,可以直接体会到数学的美。维纳斯之所以美是因为她身体的结构比例符合黄金分割,正是因为数学之美才赋予了女神之美。断臂维纳斯进入高考数学试卷,让很多人都知道了断臂维纳斯的身体结构比例是黄金分割比例,黄金分割比例也因此而火了。
数学相对枯燥乏味,但与艺术作品女神维纳斯相溶,即刻兴味盎然起来。而断臂维纳斯之所以美妙绝伦,却又正在于她本身的“人体缺陷”。从断臂维纳斯雕像被发现的第一天起,就被公认为是迄今为止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雕像。多少年来,人们对她倾注了不计其数的赞美和歌颂。尤其令人惊奇的是她的双臂,虽然已经残断,但那雕刻得栩栩如生的身躯,仍然给人以浑然完美之感,以至于后世的雕刻家们在竞相制作复原双臂的复制品后,都为有一种画蛇添足感觉而叹息。
关于维纳斯断臂之谜,有一种解释是维纳斯的雕像完成后,雕塑者请了许多名人加以评定。大家看后都说非常美,而最美的还是她的左臂。人们把所有的目光都关注在了雕像的左臂上,但作者当即敲断左臂。众人问为何,作者说不能因为局部的美,而破坏了整体美,如果那样,我宁愿它是残缺的美!
从这里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艺术大师在创造艺术作品时,有时充分利用“人体缺陷”这种素材,其目的也是为了达到其理想的艺术效果。至于艺术作品在表现过程中,对"人体缺陷”采取的是取笑还是赞美,这恐怕取决于他所要达到的艺术效果。
故而我认为,人性的弱点及人体的缺陷,在艺术作品中如何表现,不同的艺术大师在处理方式上各有其妙,只要其艺术作品能够给人们以美的感觉,带来欣赏者的休闲娱乐、达到放松的目的,从而引起人们喜爱,也就不存在什么"应该"不应该。
不错,的确曾有人针对春晚小品节目中歧视弱势群体、嘲讽人体缺陷的内容多有批评,认为小品可以取笑人性的弱点,而不是人体的缺陷,其实,这是对娱乐节目"雅俗"之争的一种探讨,实在与创作艺术作品应该怎样或不应该怎样上不了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