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清华大学曾有一对夫妻间谍,他们接受美国海军的指派,在校内长期潜伏,并以教师身份作为掩护。
这对夫妇利用职务之便,持续将我国的重要情报输送给美国的情报机构。几乎所有人都被这对夫妇所蒙蔽,然而,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英若诚却独具慧眼,成功识破并揭露了他们的间谍身份。
那么,这对间谍是如何通过层层审查进入清华大学的?而英若诚又是如何让这两名间谍暴露真面目的呢?临危受命,潜入清华1948年,一对来自美国的夫妇乘船抵达中国上海。
男方名叫李克,曾在二战期间服务于美国海军陆战队,并担任过日语翻译;女方则叫李又安,她随夫前往宾夕法尼亚大学深造中文,并获得了赴华留学的机会。在出发前,美国海军情报部门赋予了他们一项特殊任务:搜集有关中国的信息并向美方汇报。
就这样,两人以“中国专家”的身份进入了中国境内。
为了赢得清华的信任,他们伪装成来华交流学者的身份顺利过关。由于精通多种语言(包括中文),两人很快受到学校的青睐,并得到了远高于本地教职员工薪资的待遇——每人每月150美元,这几乎是普通本地教师20美元月薪的八倍。
成为教授后,他们凭借生动有趣的授课方式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师生关系十分融洽。
此外,这对夫妇还会邀请学生到家中做客,共享丰盛的中西式美食和洋酒,表面上营造出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但实际上,这些聚会背后隐藏着别有用心的目的——向学生们灌输资本主义及所谓的“自由民主”理念。
然而,就在李克夫妇暗中进行渗透活动之时,国家安全部门早已开始对他们的一举一动保持密切关注。
最终,是著名演员英若诚揭开了这一秘密。
英若诚智擒间谍在这对间谍夫妇影响下的学生中,就有英若诚。他在清华大学里不仅学习刻苦,还积极参与戏剧表演,在同学中颇具人气,深受老师们的赏识。
直到有一天,他被国家安全人员召见,得知这对教授可能是美国间谍后,决定承担起协助调查的任务。
由于自己也是海归学子,英若诚很快就引起了李克的兴趣。
几次交谈下来,李克对这位向往美国的学生产生了信任感,并邀请他参加家庭聚会。在这些场合中,李克夫妇频繁地宣扬“美国优于中国”的观点。
随着时间推移,英若诚收集到了大量关于这对夫妇从事间谍活动的证据,并将其提交给了相关部门,从而促成了二人被捕。
起初,李克夫妇否认自己的间谍身份,但在经过半个月的审讯以及面对铁证如山的情况下,他们最终承认了自己的罪行。更令人震惊的是,在此过程中,有人企图毒害他们,幸好及时救治才得以幸存。
随后,李克夫妇交代了所有间谍行为,并分别被判刑六年和四年。
不过,在1955年,中国政府提前释放了他们,并限令其在72小时内离境。
如果没有英若诚深入虎穴般的行动,李克夫妇可能会窃取更多关于清华大学乃至整个国家建设的关键信息。对于这对高学历间谍的落网,人们无不拍手称快。
事后,为保护英若诚的安全,组织对此事进行了保密处理。
尽管没有获得公开表彰,但英若诚无怨无悔,继续追求着他的演艺梦想。
书香门第与皇族血统1929年出生的英若诚是一位满族人,属于清朝时期的正红旗,即皇族后代。
他的祖父英敛之和他的父亲都是教育界的杰出人物,一直致力于推广教育的重要性。早在1941年,年仅12岁的他就前往英国留学。
受家庭影响,他不仅掌握了多门外语,而且始终保持着谦逊低调的态度,立志为国效力。
回国后,他成为了清华大学的一员。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国家选择了英若诚执行抓捕美国间谍的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多年以后,李克夫妇撰写了一本名为《两个美国间谍的自述》的书,回顾了在中国的生活经历。
此时的他们已经不再是对立双方,而是致力于促进中美友好关系的人士。
再次相见时,双方一笑泯恩仇,往事随风而去。
即使距离英若诚于2003年去世已过去多年,但他留下的无数经典作品依然深深印刻在观众心中。
他的儿子英达也继承了父亲的艺术天赋,在中国影视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