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校的教材,积累了古今名家药学之大成,特别是中药学高级系列的丛书内容之丰富,远远超越了李时珍老先生的本草纲目。
不仅仅有中医内容,还是西医药理学,可惜啊,忽视了中药学最基本的内容--药量。

教材简而化之,很多中药5克到10克,其实哪有这么简单。
麻黄10克左右解表,3克左右温里。
桂枝10克走表走上,20克走里有下。
炙黄芪呢,10克入脾,30克以上入肝。
为何这么说呢,30以上是可以治疗肌肉萎缩,肌无力,中风后遗症肢体瘫痪。
为何必须要三十克以上?少了,味道是甜的,30以上就酸了,入肝啊,可惜整个中医界没人发现这个规律,邓铁涛老先生也只是经验之谈,我也是通过自己服用中药,才发现这个规律,药量变化,导致药味道变化。

类似这样的规律还很多。我们有空再谈。
随遇而安
把中医抛弃了!国之不幸[笑着哭]
用户10xxx59 回复 08-20 09:16
不抛弃,不打压,医院能生意好吗?
明天
中医先有完美理论,再来解释疾病成因,比如肿瘤,中医认为,是气血淤堵形成的,如果医认为病因正确的。那些恶性肿瘤西医切除后。用中药调理气血。疗效应该非带好的。实际效果。复发非常多。说明中解释病因,不合理。
wQ 回复 01-14 22:35
[敲打]
电子宠物 回复 08-18 16:42
人是变化的,包括术后有多少人是确确实实在调养休息,多少人是看到肿瘤切了以为后面多吃点药就不爱惜身体了?
watch
征兵体检不用中医,考公务员体检不用中医,中医药大学招生体检不用中医,甚至中医粉也不用中医,它们用键盘![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watch 回复 08-31 21:29
你妈咋说的?[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wQ 回复 01-14 22:33
[敲打]
西医掩盖症状当治病是大病根源
砖家们定的标准限制了中医
用户10xxx56
无能者才觉药量重要。药都随病人不同而增减改变,剂量更加要灵活随变。懂医技的人自然知道该用多大的药力药量。
存心善
王婆卖瓜不要脸自卖自夸,你该怎么定论有过之而无不极。抄现热卖,览功自张不知何为羞耻
Rio
骗骗更健康
乱铄
中药有效成分太少,加大药量,无效或毒害成分增加,引起要害。小便胡咧咧。
天云高飞
现在的中药药性都没以前好了,开方的剂量要在以前的基础上增加50%以上。
天云高飞 回复 08-24 14:09
这个道理就跟西药阿莫西林胶囊差不多,有些厂家生产的是每粒含量0.5mg,有的是0.25mg。如果你开始买的是0.5mg的,按标准吃把病治好了。第二次买了0.25mg的如果没看说明书,还是按前次的标准吃药,病能治好才怪。医院开的药也是一样。有的医院进的药含量足够,病好的快。有些医院院长吃回扣多,进的药偷工减料含量不够,病好的慢。都是药物含量的问题,道理都差不多。
会油谁 回复 08-25 10:28
这同样需要证据!喊口号不顶用! 野生的仅仅是物以稀为贵吧! 野生的小麦能和科学种植的比吗?
运维小智
不要扯这些不靠谱的虚假理论,用疗效说话!
明天 回复 09-05 18:41
人家不需要疗效,只要自说自话能解释的通就好了。
参考古方几千年说不出步骤低能不
[开怀大笑]
导医台环球
卖书的
用户15xxx80
药量是要靠大量丰富的临床治疗病例中来积累起来的经验,当中恐怕还要经历不少治疗失败的病例。
安贫居
楼主说的太外行了,不要拿出来显摆了。
用户14xxx14
书是西医编的,修改的。教书的理论水平很高,但临床实践缺乏。缺道,理不明,方歪,药有问题……中医糟了磨难,多少辈人在努力学习中医,有幸方能寻得真经。
大水水
虽然不懂,但觉得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