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今年一月二十九日,即中国农历新年第一天,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的中国、俄罗斯与美国共同宣布声明,呼吁非洲国家卢旺达终止对刚果民主共和国境内武装团体“M23运动”的支援。此三国的统一立场对卢旺达的表态,是基于刚果民主共和国的“M23运动”在得到卢旺达支持后,对刚果民主共和国的政府军展开了猛烈攻击的事实。自一月二十三日起,有证据显示卢旺达士兵直接参与了一支数千人的部队,对该国第二大城市戈马发起了攻击。当时,驻守在戈马的数千名刚果民主共和国军队以及数百名欧洲雇佣兵迅速败退。戈马作为刚果(金)的边境重镇,与卢旺达相邻,其陷落对刚果(金)构成了重大挫折。
3.5约莫万人之众,相较之下,刚果(金)的军队数量则攀升至15万之谱,且该国领土内尚有不容小觑的西方雇佣兵驻扎。尽管在人力配置上存在巨大差异,卢旺达与M23武裝力量却能直捣黄龙,对刚果(金)军队及其西方雇佣兵造成重创。在战役中,M23部队采用了“迅捷迂回、裂隙包抄”的策略,这一战术应当让中国的网络用户深感熟知。此外,卢旺达军队还为M23部队配备了数字化指挥平台与无人飞行器群作为支援,结合高明的战术与现代化的指挥体系及无人机设备,使得刚果(金)军队与西方雇佣兵队伍溃败不堪,无力反击。
关于卢旺达军队与M23武裝组织之所以表现出色之原因,在于他们在战术、指挥体系及核心武器装备上均显著超越了刚果(金)軍隊,这种全方位的优势导致了明显的性能差距,使得卢旺达支持的M23武裝组织同样展现出不俗的实力。举例而言,卢旺达近期遭指控直接派遣了一支采用中国武器的旅团参与战斗。该旅团配备有倚天防空系统、PCL-09自行榴弹炮和红箭反坦克导弹等主战装备。从装备性能及其各类武器的协同作战能力来看,该部队具备显著优势。此外,借助无人机的支援与现代化指挥系统,加上实施“快速穿插、分割包围”的高明战术,刚果(金)的军队在对抗下败下阵来,实属情理之中。毕竟,这样一支武装力量在整个非洲地区都难寻敌手。
此外,卢旺达军队常被喻为“东方学成的兵卒”,此言并非过誉。卢旺达的主干部队装备完全以国产为主,同时,在基础训练如齐步走和方阵演练等方面,卢旺达军队的学习对象是解放军。与此相对,刚果(金)军队虽人多势众,但在战术运用上仍固守百年前的模式,采取无序冲锋的战斗方式,胜则胡乱攻击,败则四下溃散,缺乏有效的撤退队形。毫不夸大其词地讲,在卢旺达军队面前,刚果(金)军队甚至难以展现出一支正规军队应有的面貌。面对战场上的连番挫败,刚果(金)已彻底显露出畏惧之心,着手与M23武裝组织开启对话进程。
然而,当前的协商已陷入困境,因“M23运动”的领导机构“刚果河联盟”的头目科内尔·恩扎亚断然宣称:若不将所有权力移交给现有的刚果民主共和国政府,则不予谈判!军事上取得显著进展的M23武力团体确信自身拥有如此自信,现今的刚果民主共和国显然已深陷不利境地!然而,刚果民主共和国目前所遭遇的一切实属咎由自取,该国领土面积高达234万平方公里,在非洲位居第二,且拥有丰富的钴、铜、稀有金属等矿产资源,先前通过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合作开发,刚果民主共和国一度实现了经济繁荣,中国亦对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道路、医院、桥梁等基础设施给予了实质性的支持。
然而,在过去数年间,刚果(金)兴起了“资源民族主义”的风潮,其意图显而易见,即力图通过其自然资源获取更为丰厚的回报。本应通过协商达成共识,然而,刚果(金)的误判在于引入了包括印度在内的某些西方国家进入其资源供应链。与中国的合作无疑能够实现双赢局面,而与部分西方国家的合作则可能暗藏复杂动机,远不止于单纯的资源交易。例如,过去刚果(金)当局通过中断供水与供电的策略,迫使中国企业的矿业投资项目向刚果(金)让渡部分股权,此举被认为得到了西方势力的暗中支持,也揭示出刚果(金)正将一些动机不纯的西方国家引入其自然资源供应链中,而这实际上导致了刚果(金)的常规发展秩序被严重扰乱。
目前,刚果(金)显然意识到了错误,希望建立对话机制,与“刚果河联盟”及“M23运动”等武裝团体达成和解,然而,这些叛军组织并未给予刚果(金)政府任何合作空间!这并非外界所能责备。本有机会携手最愿意合作的伙伴共同开采自然资源,不仅最大化地利用国内资源,还能为基础设施建设和国家整体繁荣提供推动力。遗憾的是,刚果(金)却选择背叛信任,引入外部势力,无异于自掘坟墓。由此可见,刚果(金)亲手葬送了其发展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