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讲述的第4602位真人故事
你可曾见过用糖浆绘制出来的生动图案?专业地说,这个叫糖画。
而我,22岁的王岐洋,王氏糖画第四代传承人,正是这承载着四五百年历史的民间艺术的传承者。
我自幼跟随父母走南闯北卖糖画,积累了深厚的技艺,后来自己创业。
从线下多家门店到线上新媒体,虽遭遇过质疑,也经历过疫情考验,但凭借对糖画的热爱和创新精神,最终突出重围。
从庙会到央视舞台,再到新加坡参加国际活动,我不断突破自我,力求让更多人领略到这一非遗文化的魅力。期间,我还带着糖画手艺走进校园,温暖了特殊儿童的心灵。
如今,我的徒弟有一百多个了,他们来自世界各地。接下来,我会画遍全球,用糖画绘制出更多更精美的作品,继续弘扬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化。
(在央视舞台现场)
我出生在河南商丘,今年22岁。我的太爷爷、爷爷和爸爸都是技术精湛的手艺人,他们精通多门手艺,并且将这些技艺一代一代传承了下来。
爸爸是位优秀的木匠,擅长木工与雕刻古玩。从他手里雕刻出的作品栩栩如生,让我敬佩不已。
而最让我佩服的还是,爸爸在极短时间内就能绘制出精妙的糖画。
逢年过节,爸爸妈妈就带上姐姐和我,到商丘的庙会上卖糖画,那是我最为期待的时刻了。
庙会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玩够了回来,我则会坐在一旁看爸爸绘制糖画。
他先将在家熬制好的糖片加热化成糖浆,紧接着用小圆勺舀起铜桶中的糖稀,以腕力带动勺子运行,随意挥洒在光洁的大理石板上,或提或顿或放或收,速度飞快,一气呵成。
爸爸制作出的糖画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我常常看得入迷。
(我入迷地看爸爸绘制糖画)
商丘的庙会结束后,爸爸妈妈会带我们到别的省份有庙会的地方摆摊。我们去过山东、河北、西藏和内蒙古等很多地方卖糖画。
一路上,爸爸妈妈会注意当地的农产品产量情况。如果当地农作物一派丰收景象,那么我们这一趟的糖画生意一定不错,反之亦然。
事实证明,果真就是爸爸妈妈预测的那样,这间接让我懂得了从另一个角度侧面看待事物。
当然收获远不止如此。7岁那年,我们刚到一个新县城庙会摆摊,一群人围了上来。
很多上了年纪的人看着爸爸绘制糖画都发出感慨,表示那是小时候的记忆,已经好久没看到了。也有很多人说从没看过糖画。
爸爸忙得满头大汗,送走一批客户后,很快又围上来另一些人。这时有人想让爸爸绘制出一幅爱心糖画。
我听完,内心累积已久的一个想法冒了上来,我拉住爸爸的衣角,“爸爸,您休息一下,让我来试试。”
(山东特产大蒜)
那时,我会在家里练习画一些简单图案,其中爱心图案是我最常画的。
爸爸看了看我,迟疑了下,最后点点头。然而那股勇气很快下去,我又担心起来,若是画不好那该怎么办?
退无可退,我只好硬着头皮接过爸爸手里的勺子。周围很多双眼睛看着我,我不让自己分心,脑海里想象着爸爸绘制糖画时候的模样,而后手中的动作便自然而然,一气呵成。
那次做得如何我不记得了,只记得客户走后爸爸拍了拍我的肩膀,欣慰地看着我爽朗地笑了。
此后,只要有买糖画的人说要爱心,爸爸就会让我来画。有了第一次尝试,我也更有信心了。
不过,我的发挥不稳定,有时画得太难看,客户抱怨。这时爸爸便来救场,重画一个给客户。
(有时也会发挥不稳定)
事后,爸爸将我没画好的糖画重新加热,融化成糖浆。“岐洋呀,画不好没关系,回去‘熬一熬’又能从头来过了。孩子,做人做事也是一样的道理……”
当时,我并不能听懂爸爸话语里的深意,但爸爸对我的鼓励和教导,让我更想好好学习,将这门手艺牢牢掌握。
爸爸很少用言语来教我如何绘制,他更多时候是让我看着他的动作,让我多些尝试。
手艺很多时候只能意会无法言传,必须下足了功夫,方可熟能生巧,从中领悟到技艺的精髓。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在练习中一点点进步,15岁的时候,我已经能绘制出各种飞禽走兽的图案了。
与此同时,我的脑海里会有很多想象,除了传统的飞禽走兽,我也会画出自己喜爱的一些卡通人物。像奥特曼、小猪佩奇、海绵宝宝等卡通图案。只是绘制上我需要多费功夫去学习,不过我总能乐在其中。
(爸爸将我没做好的糖画重新加热融化成糖浆)
渐渐地,我从爸爸的助手变成了主力军。
每次看到顾客脸上欣赏的眼神以及满意的笑容,我的内心感到了一种无与伦比的成就感。
“岐洋呀,你看同一批糖浆,在你的手中却可能绘制出各种不同的图案,要画出哪种图案是由你的思想决定的,画出来好与不好,那就是由你的心决定的了。”
爸爸对我说过的这些话,让我印象很深。同时,我也开始留意自己绘制糖画时的心境。
慢慢地,我发现当心无杂念、沉浸其中时,画出的图案更生动精美。但如果心情浮躁时,手头上的动作也会受其影响,绘制过程很不顺溜。
同时我还发现,当众绘制的状态和一个人独自练习的状态截然不同。
当心里微微有点压力,内心那份精益求精的渴望越强烈,往往能画出远超自己预期的作品。
(跟在爸爸身边专注学习作画)
而且当我足够专注,心无杂念,技艺更容易有飞跃式的提升。
2020年,我萌生了创业的想法,想在当地开一家糖画门店。
江湖上一直有句话叫“刮风减半,下雨全无”。我想尝试着把糖画搬进商场里,结束摆摊这种靠天吃饭的日子。
我将内心的想法和家人说了,爸爸和妈妈都很支持。
现如今学习糖画手艺的人越来越少了,家人很希望我能将这门传统的精妙手艺传承下去。
但也有不少人考虑到现实问题,担忧我的糖画店开起来难以维持生计,劝我要想清楚了再干。
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绘制糖画让我乐在其中,能靠自己喜爱的手艺谋生,这就是幸福。
于是,我来到了车水马龙的省会郑州,在人来人往的动物园附近找了一家店面,开始售卖糖画。
(在郑州找了一家店面)
正当我满心热情地准备好好干时,没想到暴发了疫情。周围的店面几乎都倒闭了,我的糖画店居然挺过来了。
期间,我将自己绘制糖画的视频发到新媒体号上,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原来有许多人从没听说过糖画,好奇之下,他们都想来品尝一下这好看又好吃的糖画。
更吸引人的是,每幅糖画都是现场绘制,独一无二的,这种感觉让客户们格外珍惜。现在绝大部分东西都是机器制作而成的,相比之下,糖画的原创价值大家都很看重。
有时候,我会和来买糖画的朋友说,当怀着喜悦和祝福的心情绘制糖画时,做出来的图案总能格外精美好看。当感到烦躁焦虑时,绘制而成的糖画就难看多了。自从意识到这些,我会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时刻专注于当下的心绪。
(我经营的糖画店)
就这样,我的粉丝越来越多,线下的门市也从第一家开到了第二家、第三家、第四家。而且有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当我的学徒,学习绘制糖画。
我的学徒中,年龄最小的只有7岁。他的家人希望他能多了解糖画这种传统手艺。同时也有来自非洲,喜爱中国文化的留学生找到我,表示很想学习绘制糖画,以此能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儿时,我就听爸爸说过,相传糖画起源于唐朝,至今已有四五百年历史。
糖画这种民间艺术,能够绘制出各种生动形象的图案,如龙、凤、鱼、猴等吉祥图案,以及小说和戏曲里的人物等内容。这些图案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糖画被列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不仅肯定了糖画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也为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越来越多人向我学糖画)
2023年底,我接到了央视导演的邀请,参加了央视龙年的新春节目。那是我第一次登上舞台,还是央视的大舞台,心情是紧张且激动的。
说来也怪,当我拿起小圆勺,进入绘制糖画的状态时,整颗心便自然而然沉静了下来。
这次参加央视节目过程非常顺利,也让我收获良多。
当我教现场嘉宾绘制完糖画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让我对自己身为王氏糖画传承人而深感骄傲。同时,也更坚定了自己要好好将糖画传承下去的决心。
(受邀参加央视龙年新春节目)
2024年5月,我走出国门,受邀参加了新加坡的一个国际活动。现场,我向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表演绘制糖画,全场一片沸腾。
今年是龙年,而画龙刚好是我的强项,当我将心中那条霸气腾飞的龙通过娴熟的动作绘制而成时,周围喝彩声不断。
不同肤色的朋友们看着我作画,同样都发出了佩服的惊叹声。那一刻,我又一次为自己身为糖画传承人而自豪。
此时,我也意识到作为新一代的中国文化传人,应当肩负起将中国文化传承下去这一使命感,将糖画这一非遗文化更加优质和出色地传承下去,让世界上更多的人看到并从中领悟到我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糖画在新加坡)
后来,我接连受邀参加了许多非遗文化的宣传活动。一次我到学校做公益活动,接触到了一群自闭症孩子,我很少看到自闭症儿童。那次近距离看着他们,我发现自闭症孩子长得都很好看,但他们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我为自闭症孩子绘制糖画,主动和他们交流。没想到孩子们深深被糖画吸引,甚至有好几个自闭症孩子,主动开口和我说话了。
“给我一个这个……”
“我也要这个……”
我们做活动就是希望能通过糖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帮助他们做康复训练,没想到效果这么好。
还有那些唐氏综合征的孩子们,他们接过我送给他们的糖画后,有好几个孩子跑到自己的座位上,拿了自己心爱的玩具送给了我。
孩子们虽然身体有缺陷,但是心灵却是那样纯洁善良,让我很是感动。
(关爱特殊儿童)
与此同时,在宣传非遗文化的其他活动中,我还会将糖画和活动主题结合起来,创作出符合活动主题的糖画作品。
我认为,在传承糖画技艺的过程中,既不能丢了老手艺、老规矩,又需要融入创新思想,与时俱进。
我就曾耗时两年绘制出一个步骤繁杂、造型精美的立体花篮。我还研究了新的熬制糖浆技术,让糖画作品能保存更长时间,目前有一幅新的技术作品已经保存了两年时间,仍完好无损。
学无止境,日后我还会继续不停探索,研究出更好的熬糖技术和绘制技巧。
从15岁到现在,我熬的糖有几百吨,画出的糖画数量有20多万幅。
绘制糖画不仅要讲究好看,还要讲究速度,我最多一天画出400多幅糖画。
(糖画培训现场)
接下来,为了更好地传承非遗文化,我开办了绘制糖画的培训课程。我的培训班对学生不限年龄,不限职业,但希望前来学习的人都是真心喜欢糖画,且愿意持之以恒将这种手艺传承下去。
如今我的徒弟差不多有一百多个。这些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职业的人,也启发着我不断创新,精进自己的糖化技术。
糖画是我们智慧的古人发明出来,手艺人一代一代将其传承下来了。我的糖画事业,不单单是一种谋生的技能,更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交融。
未来,我希望可以凭着自己的糖画技术,画遍全世界,以创新精神,画出我们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口述:王岐洋】
【撰文:木箫然】
【编辑:晓柒】
我们无法体验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不一样的生命轨迹,这里的每一张照片都是生命的点滴,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人生,感谢您的喜欢!
(*本文章根据当事人口述整理,真实性由口述人负责。本账号友情提醒: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