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后,在婆家经常吃亏的女人,都有3个共性

青柠的异想记 2025-04-13 23:07:09

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两个家庭的磨合。

有些女人婚后在婆家如鱼得水,被尊重、被疼爱;而有些女人却总是受委屈、被忽视,甚至逐渐失去自我。

仔细观察那些在婆家过得辛苦的女人,往往不是因为她们不够好,而是因为她们身上有3个容易吃亏的共性。

这些特质让她们在婚姻中处于被动,甚至被婆家“拿捏”。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3个共性,以及如何改变这种处境。

1、太懂事,习惯性牺牲自己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懂事的女人受委屈。”

很多女人从小被教育要“贤惠”“懂事”,结婚后更是如此。婆婆说话难听?忍一忍,别让老公为难。

小姑子爱占便宜?算了,都是一家人,家务全包、孩子全带,还不敢抱怨,怕被说“矫情”。

结果呢?越懂事,越容易被当成理所当然。

因为人都是欺软怕硬的,他人一旦发现你好说话,就会不断试探你的底线,甚至得寸进尺。

就像你从不喊累的话,对方就真的觉得你不累,甚至觉得“我妈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你怎么就不行?”

小丽结婚后包揽所有家务,婆婆来家里住,指挥她做这做那,她从不反驳。

直到有天她发烧,想让丈夫帮忙洗碗,婆婆却说:“一点小病就娇气,我们那时候怀孕还下地干活呢!”

小丽终于崩溃大哭,却被说成“小题大做”。

《三十而已》顾佳说过:“女人一旦习惯付出,别人就会觉得理所当然。”

婚姻里,适度的“自私”才能赢得尊重。

2、经济不独立,话语权弱

“经济基础决定家庭地位”,这句话在婚姻中尤其现实。

有些女人婚后选择做全职太太,本是为了家庭牺牲,但久而久之,想给父母买点东西,要看丈夫脸色。

婆家觉得“你吃我儿子的、用我儿子的”,说话都高人一等。连吵架都没底气,因为“钱都是我儿子赚的”。

为什么经济不独立容易吃亏?

人性慕强:哪怕婆家本身不富裕,也会本能地更尊重能赚钱的人。

失去议价能力:一旦完全依赖丈夫生活,连吵架都不敢硬气,怕“惹怒金主”。

容易被道德绑架:“又不用你上班,带个孩子能有多累?”

所以说,不管夫妻感情有多好,保持赚钱能力,才是最大的安全感。

3、把婆家当“自己家”,过度付出

很多女人刚结婚时,抱着“将心比心”的态度对婆家,给公婆买礼物比给自己父母还贵,小叔子结婚主动出钱出力。

婆婆生病忙前忙后,比亲女儿还尽心。

结果呢?付出越多,越容易被当成“应该的”,甚至稍有怠慢就被指责“变了”。

按理说,付出这么多,相处应该会很愉快,为啥会这样呢?

因为对婆家来说,儿媳本来就是“外人”,你的过度热情可能被解读为“讨好”。

此外,还有很现实的一点是,如果你一直做90分,某天只做70分,就是“退步”。

但如果一直做60分,某天做到70分,就是“进步”。

所以说,婚姻里,摆正“外人”心态,反而更容易被尊重。

4、如何改变“总吃亏”的处境?

①建立底线,学会“不好惹”

婆婆说话难听?温和但坚定地回应:“妈,这话让我不太舒服。”

丈夫当甩手掌柜?直接分配任务:“今晚你洗碗,我带孩子。”

大家记住,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允许的。所以,你的态度很重要。

②保持经济能力,哪怕收入不高

尽量不长期做全职主妇;如果必须全职,确保丈夫定期给家用,并掌握部分财政权。

③调整心态:婆家是亲戚,不是父母

不必刻意讨好,保持礼貌即可。对于婆家的付出,要量力而行。

当你学会建立边界、保持独立、摆正心态时,你会发现,婆婆突然变得“讲道理”了,丈夫开始主动分担了,整个家庭反而更和谐了。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0 阅读:6
青柠的异想记

青柠的异想记

从心理学的角度,理性解决亲密关系、家庭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