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梅长苏拔剑一幕,原来被剧版删减了,原著的靖王太聪明

镜如剧 2024-07-10 21:43:22

本文作者:镜如

图片来源:相关截图,特别致谢

自从靖王与夏江、誉王正面交锋之后,静妃三番五次暗示他,梅长苏就是林殊。无奈靖王总喜欢选择性耳聋,听不出话里有话。

结果,到了九安山,靖王又有一次机会可以猜出梅长苏的身份,可惜依然错过。重点是,原著中的靖王其实要比剧版里的他,聪明多了。

1

在剧版里,童路从誉王的手里出逃后,一路狂奔到九安山通风报信。靖王、蒙挚等人觉得他仍可疑,也许是誉王的离间计,一直认为童路不可信,但是梅长苏不赞同,愿意相信。

梅长苏觉得,不管童路说誉王要来攻打九安山的消息是否真假,他们做好防备,都是有利多过害。于是,此三人聚集在靖王的军帐里,一起商讨应对的计策。

说到激动之处,梅长苏仿佛林殊上身,忘记了自己只是一名谋士的身份,眼盯着地图,手却情不自禁又让人猝不及防地直接拔剑,那可是靖王腰间上的佩剑。

当时,梅长苏的这一番动作不仅速度快,还干净又利索,直把靖王和蒙挚两人看傻眼了。想当年,靖王经常与林殊在一起讨论打仗的事情时,后者尤其喜欢做这个动作。

可惜的是,剧版这里的靖王只是愣怔了几秒、震惊万分,下一秒后就平复心情,与梅长苏继续讨论。完后,他便按照计划行事,先去请示梁帝索要兵符,后去北面调兵。

反正,三人从军帐出来后,靖王对梅长苏那“拔剑一幕”的事情便不再提了,果然很迟钝。

再对比看看原著这一处细节。

2

同样的一幕,就在梅长苏拔剑的那一瞬间,一旁的蒙挚先是吓坏,额头直冒汗,然后替梅长苏捏一把汗,担心靖王已经看出了端倪。

而此时的靖王如剧版的反应一样,愣怔了几秒,以及震惊万分,随后便回过神,继续讨论。

不同的是,在原著这里,靖王去梁帝处取到兵符后,他在走之前,与蒙挚、梅长苏互相交代时,他突然对梅长苏的态度有所转变。

首先,他看他的眼神变了,一直在细细观察。看得出来,若不是时间紧迫,他没有多余的时间,想必他肚子里有许多想问梅长苏的话。

其次,他直接指出来,说梅长苏有心隐瞒他。

毕竟,梅长苏曾跟他解释过,自己懂的那些兵法和防护之术,全都是来源于自己认识的一些老兵,而那些老兵,便是投靠江左盟的人。

靖王开门见山,说梅长苏刚才拔剑动作熟练,看起来倒是一点都不像是单纯地从老兵处了解到一些兵法,反而像是受过名师指点的,是一位深懂兵法的人。要不是他水平造诣高深,怎么连蒙挚大统领这样的人,刚才都那么顺从他?

也是,梅长苏拔剑的那一刻,一旁的蒙挚只顾着替他紧张,都快忘记自己要时刻扮演旁观者的身份。此时的蒙挚,自然知道梅长苏就是林殊。

林殊是什么人?赤羽营少帅,一位行兵打仗的天才少年。蒙挚当然相信他的任何计策,因此,在三人讨论的过程中,他肯定不会提出任何异议。

没想到,原著中的靖王竟然细心地察觉了这两处:一是梅长苏的熟练动作,二是禁军统领蒙挚的本能反应,从而心中生了疑,认为梅长苏肯定对他还不够坦诚,有隐瞒的事情。

只是,时间不多,靖王急着赶路,他只好向梅长苏扔下一句话,待他回来,一切事情尘埃落定后,他一定要“好好地请教先生”。

梅长苏一听,知道自己疏忽大意了,既想直接拒绝又担心说多错多,惹靖王更多的猜疑,便话说到一半:“我们刚才不是……”便及时止住,欲言又止了,最后,他干脆以沉默代替,看样子是以后的事情以后再想办法挡掉吧,然后慢慢目送靖王骑马离去。

有时候,世上的事,只要肯用心去发现,没有发现不了端倪的。这一处两人道别的细节被删减后,倒显得剧版的靖王没有了原著中的靖王那么聪慧过人了。

有点可惜。

0 阅读:0

镜如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