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茶起源于西周初年,迄今已经有三千多年历史。
贡茶是我国古代专门进贡给皇室的茶叶,贡茶这项制度是历代皇朝施加给茶农百姓的一副沉重的枷锁。
贡茶初始,只是各个产茶地区的地方官吏征收各种名茶作为土特产进贡给皇朝,属于土贡性质。从唐朝开始,贡茶有了进一步发展,除了上贡以外,还专门在重要的名茶产区设立了贡茶院,由官府直接管理,细求精制,督促制造各种贡茶。
不管是土贡,还是官营的贡焙,都是对茶农百姓的剥削与压迫。贡茶制度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税制”,茶业者深受其害,对茶叶生产的发展不利,这是贡茶的消极作用。
然而,另一方面,历代皇朝对贡茶品质的苛求,迫使贡茶不断创新和发展,从而促进了制茶技术的改进和提高。
随着历史的发展,贡茶的品类越来越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贡茶的发展为我国名茶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历史上的很多贡茶沿袭至今,依然保留着其名称和品质风格,这也是历代茶农们对我国茶业的贡献。
唐代是我国茶叶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唐时期,社会安定和谐,国富民强,朝廷选择茶叶品质好的州定额纳贡。当时,雅州蒙顶茶号称第一,有“仙茶”的美誉;常州阳羡茶、湖州紫笋茶并列第二;荆州团黄茶名列第三。产量集中的地区由朝廷设立“贡茶院”,专门制作贡茶。
顾渚紫笋是千年贡茶,产自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顾渚村,早在1200多年以前就已负盛名。顾渚紫笋自唐朝广德年间开始以龙团茶进贡,到了明朝,改成了条形散茶。明末清初,紫笋茶逐渐消失,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被重新发掘出来。
宋代,贡茶沿袭唐朝的制度,但是顾渚贡茶院渐渐衰落,贡茶院南迁到福建建州北苑。
清朝历代皇帝都喜好喝茶,饮茶之风颇为盛行。清初,宫廷以奶茶为主,后来逐渐改为以清饮为主,调饮与清饮并用,所以消耗的贡茶数量相当大。清代贡茶由皇帝亲自指定,有洞庭碧螺春、西湖龙井、君山毛尖、普洱茶。
君山毛尖产于湖南省岳阳市,乾隆四十六年被选为贡品。在清代被选为贡茶的还有四川雅安市的蒙顶甘露。蒙顶甘露从唐朝开始作为贡茶,直到清朝末期,在我国历史上连续作为宫廷贡茶长达一千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