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绍兴进士温州陈端彦略考

热爱光明人家 2024-08-16 03:05:32

南宋绍兴进士温州平陽陈端彦略考

--绍兴十五年进士,历任信阳军教授、瓯宁县令、归州通判

2024-08-15

陈端彦,字民瞻,号九华,南宋两浙东路温州平阳县人,平阳学统创始人陈经正之后裔,生卒年不详。高宗绍兴十五年(1145)乙丑刘章榜进士,后历官任信阳军教授、福建瓯宁县令、荆湖北路归州通判等职。由于地方的史料之缺失,陈端彦在历代《平阳县志》中及《温州府志》《浙江通志》中无传记,下面笔者收集史料,略作其人之考据。

信阳教授 瓯宁县令

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宋室的南渡迁都临安(杭州),带来了江南地区及温州(平阳)的经济、社会、文化、科举的大繁荣、大发展。南宋时期,平阳科举兴旺,文武进士众多,文化繁荣,文人雅士众多。平阳科举从南宋建炎二年(1128)李易榜开始,几乎每科都有考取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1145)乙丑刘章榜,是科平阳共有四人考取进士,分别是顾冈(钱塘簿)、林信厚(南外宗学教授、婺州倅)、施皋(东阳令)、陈端彦(归州通判)四人共登进士第。

平阳陈氏是个世家大族,陈端彦出身名门,是程门高足平阳洛学传人、平阳学统创始人二陈(陈经正、经邦)的后人。据清末平阳县训导吴承志考证其为鹤溪陈经正之孙,从朱子游,而民国平阳大儒刘绍宽先生则谓未敢信焉,现尚有所争议。据明代《南雁荡山志》记载,大儒朱熹曾到南雁荡山游览,有平阳仕人叶群及会文书院创始人后裔陈端彦等人作陪,他为会文书院题名额之后,为叶群题写“疏秀”、为朱梦良题写“聚英”、为陈端彦题写“棣萼世辉”等字。

陈端彦登进士第后,史料有载的第一个职务是任职信阳军教授。信阳军,北宋开宝九年(976)降申州为义阳军,太平兴国元年(976)改今名。治信阳县(今市)。辖境相当今河南信阳、罗山等市、县地,属京西北路。南宋系岳飞收复的六郡之一。端平年间,兵乱荒废。后宋蒙之间对河南的归属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河南便成了无人占领的空白区。南宋的边疆在荆襄推进到了信阳军(今河南信阳)一线。元初改置信阳州。

据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八之九:“绍兴三十年(1160)十月二日,信阳军教授陈端彦言:‘通化军系极边,如遇守臣在假,以次官系选人充军事判官,难以权郡。乞将通化军见置军事判官改差签判。’从之。”陈端彦对南宋边疆通化军官员设置提出自己看法并上奏朝廷,陈端彦认为,通化军系南宋边疆要地,若遇守臣遇到守制告假,以次官递补军事官员,恐怕难以担当重任,要求将通判改为签判。签判的实质是判官,只是因为充任判官者阶秩高(京朝官)而称为签判。而朝廷听从陈端彦他的建议。

南宋通化军,南宋时改光化军置,治所在光化县 (今湖北老河口市西北)。据《舆地纪胜》 卷87中载光化军:“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复置为光化军,领光化县。又以光化军为通化军,绍兴二十八年 (1158) 避伪太子瑛讳,改光化军为通化军。”三十年 (1160) 复为光化军。 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基本上是两级制,即府、州、军、监为一级,县为一级。北宋庆历四年(1044),朝廷下令诸路州军皆立学,始置教授。在州、县官学设立的学官或教官被称为“教授”,他们一身兼多任,既是官学的教师和学校的管理者,又是地方州县长官的属吏。除上述记述外,陈端彦信阳军教授任上事迹史料无载。

此后陈端彦任职是瓯宁县令。据康熙《建宁府志》卷九-职官载,“瓯宁县知县事、宋-陈端彦”。瓯宁县,福建省旧县名,原辖区位于今建瓯市境内,为建宁府附郭县之一,县城即建瓯老城西半部。 民国元年(1912)仍称建宁府,后改称建瓯府,民国2年撤销府级建制,合并建安、瓯宁二县,各取首字命名为建瓯县,属建安道。民国17年废道,为建瓯县。但遗憾的是,陈端彦瓯宁县令任上事迹史料无载。

归州通判 陆游记载

陈端彦瓯宁县令任期满后,后擢任归州通判。据光绪《归州志》卷6州牧载:“通判、陈端彦,左朝奉郎,见《入蜀记》”。归州,唐武德二年(619年)置,辖秭归、巴东二县,治所在秭归县。天宝元年(742年)改置巴东郡、乾元元年(758年)复置归州,仍治秭归县。宋代仍名归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归州路,十六年(1380年)降为州。明洪武九年(1376年)废归州为秭归县,隶夷陵州。清雍正七年(1729年)升归州为直隶州,十三年(1735年)降为县级州(散州),隶宜昌府。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为秭归县。即今湖北秭归县归州镇。

陈端彦在归州任通判见载于南宋陆游的《入蜀记》里。《入蜀记》是南宋陆游入蜀途中的日记,共六卷,是中国第一部长篇游记。南宋孝宗乾道五年(1170),四十六岁的陆游终于获得夔州通判一职。从润五月十八日晚自故乡山阴起程出发,乘船由运河、长江水路前往,在南京乘舟沿江而上,历时五个多月,经今浙、苏、皖、赣、鄂、渝六省市,于十月二十七日早晨到达夔州任所。在缓慢的上任途中,陆游行舟、上岸、游荡、观察,复行舟、上岸、游荡、观察,以日记体写就四万余言的《入蜀记》,记录所历所思,行走行文如行云,自由不鸭如长江流水。

陆游到达归州时间是十月十六日,据《入蜀记》载:十六日,到归州,见知州右奉议郎贾选子公,通判左朝奉郎陈端彦民瞻。馆于报恩光孝寺,距城一里许,萧然无僧。归之为州,才三四百家,负卧牛山,临江州前即人醋瓷。城中无尺寸平土,滩声常如暴风雨至。隔江有楚王城,亦山谷间,然地比归州差平。或云:楚始封于此.....十七日,郡集于望洋堂玩芳亭,亦皆沙石荤确之地。贾守云:州仑岁收秋夏二料,麦栗鞭米,共五千余石,仅比吴中一下户耳。

陆游在归州住了四天,二十日早离归州。而对于陈端彦来说,陆游记载了其任职和字号,陈端彦,通判左朝奉郎,字民瞻。现存历代《平阳县志》载其为归州(通)判。通判是知州的属官。左朝奉郎,文散官名。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改朝议郎为朝奉郎。北宋前期,为正六品上文散官。陆游在归州诗兴大作,查《归州志》中载其诗有八首,《憩归州光孝寺》《过东灵滩入马肝峡》《晚抵新滩宿新安驿》《楚城》《新滩舟中作》《归州重午》《屈原庙》《三峡歌》。此摘录《憩归州光孝寺》:

秭归城畔蹋斜阳,古寺无僧昼闭房。残佩断钗陵谷变,苫茆架竹井闾荒。虎行欲与人争路,猿啸能令客断肠。寂寞倚楼搔短发,剩题新恨付巴娘。

昭君故事 民瞻著书

陈端彦除了在南宋陆游的《入蜀记》里记载外,其他政绩在《归州志》无载,殊为憾事,但其人所做有一事,千古流传。归州(秭归)为东汉王昭君故里,对于昭君出塞和亲,千古流传。在唐宋诗歌兴象与“安雅昭君”有关王昭君的诸体文学中,历代题咏昭君的诗歌是一大宗派,而且变化最多,也最为繁荣。从托名昭君的《怨旷思惟歌》到今人的浅吟低唱,缕缕不绝,可谓是异彩纷呈,百花争艳。

历代文人或是依题创作,或是由此而生发新题,二千余年中,从未间断。这其中,不仅有个人的抒情写作,也有文人集会时的共同题咏。长期而又众多的创作者的参与,使题咏昭君的诗作数量蔚然可观;早在南宋时期,就有人注意到这一现象,开始汇集历代有关王昭君的诗作。陈端彦就是先行者,作为归州的通判,陈端彦在政暇之余,他曾收集昭君事迹与古今歌咏编纂成书,付梓刻印,学者吕午为之作序(见明程敏政《新安文献志》卷十八引宋吕午《王昭君辞序》,可惜此书已散佚殆尽,不能知其真面貌。

吕午《王昭君辞序》:“九华陈君民瞻,取明妃出处,与古今歌咏会粹成编,且镊之梓。或疑其何必为一妇人属意如此。比携编種门告曰:“观诸公咏明妃事,言人人殊,而于世教或有益,为我下一转语,见不徒编次之意。”予谓:“昔之编国风者,於咏妇人女子诗,摩不备载,圣人不删焉,所以示劝戒也。”民瞻之意,始出于此。故为即其关于君道之大者书之。”此序足可见陈端彦编纂《王昭君辞》一书之意。

此后陈端彦史料无载,故再也无从考究。行文至此,今人大略可知陈端彦其人其事,作为平阳学统创始人二陈(陈经正、经邦)之后人,其人秉承家族传统,学有渊源,进士出身,为官有为,历任信阳军教授、瓯宁县令、归州通判等要职,虽无突出之政绩史料记载,但观其所作所行,也仍是为一位尽职尽责之南宋官员仕人.....

参考文献:1、弘治、嘉靖、万历、乾隆《温州府志》2、隆庆、顺治、康熙、乾隆、民国《平阳县志》3、康熙《建宁府志》清.邹山等纂 张琦修.康熙32年刻本4、光绪《归州志》清.黄世崇纂修 清光绪27年刻本5、宋《入蜀记》陆游 撰 网络版6、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八之九7、龚延明著《中国历代职官别名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6.

0 阅读:2

热爱光明人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