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母戊大方鼎
汉字有六书,意思是指有六种造字法,或者叫产生新字的方法。
这六种方法分别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是汉朝人总结出来的,具体每种造字法,小学都学过了,就不再举例了。
但是,咱必须说这个但是。
汉字还有一种非常奇怪的造字法,汉人没有总结进来:这就是“反文”造字法。
这也不能怪汉朝人,因为他们也不知道有甲骨文这种东西。
在甲骨文中,有一种很怪异的造字法,就是反文书写。这种反文,是用已有的字,调转一下,反过来,就成了另一个字。
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
上下互为反文
上下互为反文:东西摆放在平面上,就是上。反过来,东西在平面下,就是下。
陟降互为反文
陟降互为反文: 右边是阶梯,左边是脚步就是陟,意思顺着台阶往上走。反过来,左边是台阶,右边是脚步,就是顺着台阶向下走,就是降。
左右互为反文
左右互为反文:好像左手右手一样。
这种造字法是不是很有意思?
秦汉之后,汉字的写法逐渐隶书化,调转字的方向已经不可能了,这种造字法就失传了。很可能春秋时期就没有这种造字法了,因为各种形声字、会意字太多了,独体字太少了,不可能让一个字调转过来形成反文。
最有意思的来了,甲骨文这种反文造字法,
仅仅是字形翻转吗?
甲骨文的某些反文字,不仅意思相反,而且声音也是反过来的!
我们来看看几组反文的古代发音构拟,比如:
上:djaŋʔ(发音类似:djaɡ)
下:ɡraːs
后:ɡoːs
司:sjəɡ
左:saːlsʔ(这是秦汉音,再往前应该是sag)
右:ɢʷɯs(这也是秦汉音,再往前应该是gas)
陟:tɯɡ
降:ɡruːŋ
是不是能看出端倪来?
反文造字法,不仅是字形相反,意思相反,而且连读音也近似反过来。
英文中,也有这种造字法,而且意思也是反着来得,比如:
Mood:氛围
Doom: 黑暗,毁灭
Gap:缺口
Bag:包裹
Day:白天(原始印欧语应该为dan)
Night:夜晚(原始印欧语应为nad)
显然以上三组英文词不可能是巧合,是造词的时候就是按照相反的方式创造的发音,自然字体也就只好按照发音写了。
回到本文的另一个问题:到底是司母戊大方鼎,还是后母戊大方鼎?
这个是中国历史学界的几十年的公案了,大家叫了几十年的“司母戊”,2011年又被官方改成了“后母戊”。
司和后,在甲骨文时代互为反文,后反过来,就是司。如图:
后司互为反文
从造字的思维来说,这是可以理解的。后,乃是上古君主的称号,夏朝就是称后。比如夏朝有个部落首领就叫“后羿”。后,带有一个口字,自然是发号施令者。而反过来呢,司,则是听令办事者(比如后世的司机、司马之类管事的)。一个发令,一个听令,岂不是正好相反。如果把两个字放在一起,你有没有感觉两人在交谈,交代事情?
司母戊大方鼎的铸造时间已经是商朝中后期,甲骨文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文字了,此时的文字能表达各种事情,同时又有比较规范的行文之法了。而大方鼎上的铭文,显然是不会混淆“后、司”两字的用法的。我们来看铭文原图:
大方鼎上的铭文“司母戊”
铭文的几个字组合在一起,似乎上面是一个字,下面两个字为一个字。
上面这个字只能是个“司”字,因为后是反过来写嘛。
下面两个字是“戊母”。戊,就是日名,乃是商人给去世的人的一种谥号,用当时的十天干表示。母,自然是母亲了。这两个字意思是“一个叫戊的母亲”或“被尊称为戊的母亲。”
你可以理解成“戊母”为一个字,但是意思还是“日名叫戊的母亲”。商王显然有很多妻子,其中有一位谥号为“戊母”,她的儿子做了商王后,为她铸造了这个大方鼎,刻上了母亲的名字。
那么问题来了,上面的字到底是“司”还是“后”呢?
我觉得应该是“司”,基于两点:第一,首先反文在那个时代应该是分的很清楚了,不会“后、司”混淆。第二,合理的猜测是“司”字,因为如果是“后”讲不通。而司,可以看做是“祀”的假借,就是假借了同音的“祀”,就是纪念的意思。
郭沫若的解释也是,司即祀。
也就说,那时,祭祀的“祀”使用还不固定,或不普遍,人们或铸鼎者还在使用“司”来作为祭祀的“祀”字使用。
因此,铭文可以解读为“(本鼎)纪念名字叫戊的母亲”。
以上,这是反文带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