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松老桩移栽:三年恢复周期及缓苗技术要点
在众多绿植中,蓝松可是一种很独特且备受青睐的绿植。蓝松的名字就很独特,它属于仙人掌科,肉质比较厚实,植株整体的造型十分美观。它喜欢生长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而且耐干旱的能力很强。
咱们先来说说在居家或者办公室这种场景里,绿植种植的一个痛点。好多人啊,觉得办公室里的发财树种起来特别好看,那翠绿的叶子看着就让人心情愉悦。可是,总是养不长久,没多久叶子就开始发黄,枝干也没了精气神。这其实就是对发财树的生长习性不了解,养护起来就容易出现问题。
我有个朋友,住在华北地区的一个小城市。他特别喜欢在自家的阳台上种些花花草草。有一次,他从朋友那里得到了一个小蓝松老桩,高兴得不得了,觉得在自家阳台种这个肯定能成为一景。可是呢,刚移栽的时候,他就不管不顾了。他以为蓝松和别的植物差不多,种下去之后就没怎么管过浇水、光照这些方面。
要知道,蓝松老桩的移栽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它有一个比较长的三年恢复周期。在移栽后的3天左右,这蓝松老桩其实还处在刚刚经历巨大变动的不稳定状态。这时候,它的根系可能还没有和新土好好结合,就像人刚换了一个新环境,还在适应期一样。它的叶子可能会稍微有点发蔫,这是比较正常的现象。这个时候,可千万别一看到叶子发蔫就拼命浇水,这是很多人的误区。
我给大家说个真实的案例吧。有一回,我在网上看到一个网友分享他在华南地区种植蓝松老桩的经历。他在自家的院子里发现了一棵长得还不错的蓝松老桩,就把他移栽到自己精心准备的花盆里。移栽后的前几天,他每天都担心这担心那的,一会儿看看叶子的颜色,一会儿又给浇点水。结果呢,叶子越来越蔫,他特别着急。后来他才明白,原来是他浇水太多了,蓝松这种植物耐旱,水太多了反而不利于根系的恢复。
到了移栽后的7天左右,蓝松老桩如果开始有了一点生机,叶子稍微有点精神了,这时候就可以适当缓苗了。这时候的缓苗技术很关键,光照要慢慢调整。如果是从室内的阴凉处移栽出来的蓝松老桩,在华北地区来说,室外的阳光就比较强烈。一开始不能直接把它放在阳光下暴晒,要找一个有散射光的地方,比如阳台上遮着一半阳光的角落。我听说东北有位种植户,那里的气候比较寒冷,在种植蓝松老桩缓苗的时候,他就特别注意避免强光直射,因为强烈的光照可能会对蓝松造成冻伤,而蓝松在华北和东北这样的北方地域,是需要适应寒冷气候的。
再说说蓝松和其他绿植的对比吧。就说多肉里面的玉露,玉露喜欢湿润一点的环境,要是在北方的话,比如华北地区,冬季没有暖气的话,玉露很容易受冻,而蓝松相对来说更能适应寒冷干燥的环境。还有佛珠,佛珠也是多肉植物的一种,它喜欢缠绕生长,但是它的耐旱能力没有蓝松强,要是浇水少了,佛珠整个植株就会变得干瘪,蓝松虽然耐旱,但是只要不是长时间缺水,它都还能慢慢恢复。
大概15天左右,蓝松老桩在适应了新环境后,如果一切正常,就可以开始适当施肥了。不过施肥也不能太猛,要用那种稀薄的液肥。就像我在山东华北地区的一个种植点看到的一样,他们给蓝松施肥,就是用专门的多肉肥料,稀释到很淡的样子。在南方的一些城市,比如福建,气温比较高的时候,施肥的时间间隔就要比北方稍微短一点,因为南方的高温会让蓝松生长速度稍快一些。
说到种植的场景,除了居家阳台,它也很适合放在咖啡厅。你想啊,咖啡厅那种淡淡的氛围,再配上蓝松这种造型独特、充满艺术感的绿植,那感觉肯定很棒。但是在咖啡厅这样的环境里,人比较多,有时候可能会不小心碰到蓝松,这时候就要注意它的支架了。我就见过有一家咖啡厅,在福建沿海地区,他们的蓝松老桩没有好好固定支架,结果被一个大风刮过的时候,蓝松歪了,后来重新扶正花了不少功夫,而且歪了一次的蓝松看起来就有点没精打采的了,恢复了好长一段时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月左右的时候,蓝松老桩的新根可能就开始慢慢生长了。这个时候可以给它换一个稍微大一点的花盆,给它更大的生长空间。在这个时候,不同的地区换盆也是有讲究的。在南方的水田地区,土壤湿度比较大,换盆的时候土壤的选择就要特别疏松透气,不然很容易烂根。而在北方的沙漠边缘地区,土壤比较疏松干燥,换盆的时候可以在土壤里添加一点保水的物质。
这三年里,每个月都要仔细观察蓝松老桩的状态。它就像孩子一样,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你的关注。在蓝松老桩移栽后的一年,如果是在华北地区这样寒冷的时候比较长的地方,冬季要给它做好保暖措施。可以把它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或者用一些厚一点的布把花盆包起来,防止土壤冻结。在南方,比如海南这样全年比较温暖的地方,蓝松老桩就可以继续待在室外,接受充足的阳光,但是也要注意适当遮阴,因为海南夏季的阳光还是很强烈的。
到了第二年的时候,蓝松老桩的生长速度开始慢慢加快。这个时候可以适当修剪一下那些长得比较杂乱的枝叶,让它保持一个好看的造型。像我在广西桂林的一个朋友,他喜欢把蓝松修剪成独特的造型,有时候是悬崖式,有时候是丛林式,每一个造型都特别有创意。他告诉我,修剪的时候要注意工具的消毒,不然容易感染病菌,这在任何地域都是非常重要的养护技术。
经过两年的精心养护,蓝松老桩基本上就恢复得差不多了。到了第三年,它就可以呈现出一个比较完美的状态。根系发达,植株健壮,在不同的场景里都能展现出它独特的美。不管是北方的四合院,还是南方的小庭院,蓝松老桩都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不过这里还有个问题,就是如果在一个气候多变的地域,比如新疆的部分地区,有时候干旱,有时候又有暴雨,蓝松老桩要怎么特别的养护呢?这是很多人都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种植经验或者在网络上搜索到的一些案例来探讨一下。
蓝松老桩的移栽确实是一项比较有挑战性的工作,它需要我们根据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景来调整养护的技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蓝松老桩在三年后茁壮成长,成为我们生活和身边场景中一道独特而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