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用土特产收买邻居,偷听儿媳墙角,“你和你儿子过吧,我走”

小波侃侃 2020-02-24 23:18:56

(文丨波帝)

远亲不如近邻,这话其实挺在理的。有的邻里间关系处好了,和亲人那是没什么区别的,家里有个大事小情了,招呼邻居帮个忙,搭把手,绝对可以解燃眉之急。

但是要是碰上个品行不好的邻居,那可有的罪受了。有的家里有孩子的邻居,在孩子大吵大闹时,并不去制止,他们没意识到自己家的声音已经严重影响到旁人的休息了。

更有甚者,纵容孩子在屋里拍球,还不规定时间点,大家也都知道,现在的楼房不比从前的平房,可以随意玩耍,所以有时候我们做一些事情,不能全凭我们自己的喜好,还是要为四周的邻里考虑一下的。

前几天听到一个奇葩的事情,是听一个远房的表姐和我讲的。这件事听起来简直让人有些无语,甚至有些气愤。

表姐说,这事是发生在她同事小姜身上的,这个小姜刚结婚没两年,和婆婆的关系相处的不太好。

刚开始听时,我以为也就是个普通婆媳矛盾吧,两个女人吵吵闹闹的事情,没什么新鲜的看点,没想到接着再听,就变味了。

据说,小姜的婆婆人在乡下,不与他们同住,小姜和老公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忙碌中也比较充实,两个人真正能在一起相处的时间不算太多,也就是一早一晚那一会功夫。

小姜的老公呢,是个甩手大掌柜,尽管两个人都赚钱养家,但是家务活从来都是小姜一人承担,时间久了,小姜心里难免生出了许多抱怨。

两口子因为做家务的事,那是隔三差五的就得拌两句嘴,因为小姜的老公比小姜挣的多,所以他觉得自己不做家务理所当然。

而且那些小事从来都不是男人应该染指的,“别人家女人成天就闲着了?”这是小姜老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小姜也很郁闷,她每天上班也不轻松,回家还要打扫卫生,洗洗涮涮,其实她要求的也不多,只要老公管好自己,其他家里的活不用他操心。

别总是衣服裤子脱了一扔,小姜不洗就能在一个地方一直放着不动,可是就这点要求,她老公都不会去做,每次小姜提出要老公自理,都会被老公一句驳回:我洗不干净,我不会洗。

你看看,嫁给一个巨婴老公是多可怕的一件事。

我说的这些应该是每个已婚人士都遇到过的生活琐事,别看它小的不值得一提,但却是能引发家庭战争的导火索。

本来这些事,小姜发完牢骚后,两口人拌几句嘴,就过去了,日子还得接着过啊,也不至于说,为了干个家务就离婚的,小姜再生气,也没糊涂至此,毕竟她那个生活上一无是处的老公还是有点经济头脑的。

但是,奇怪的事来了,每次小姜和老公吵架,婆婆准能知道,你说她一个人在乡下,隔着那么远,怎么什么事都知道的那么详细?

小姜就很疑惑,每次婆婆来电话,总是那么恰到好处,她和老公刚吵完架,那边电话就响了,这绝对不是凑巧的事。

这事她也问过婆婆,但是婆婆却只字不提,只说让小姜别太放肆,和儿子俩好好过日子,否则要她好看。

小姜也没当回事,依然我行我素,于是婆婆的电话来的更频繁了,这让小姜有点忍无可忍。

她想,怎么自己和老公两个人过日子,婆婆总要掺和进来,这手伸的有点太长了吧,而且向她打小报告的那个人到底有什么阴谋,小姜至今一无所知。

渐渐的,小姜有些害怕了,她感觉自己被人监视了,每天晚上下班她都让老公去单位外面等她一起回家,她不知道那个强势的婆婆还能干出什么事来。

有一天她和老公下班回家,正好碰到旁边门的大妈要出去买东西,大妈热情的和他们打招呼。

出于礼貌,小姜和老公也象征性的客套了两句,临进门前,大妈说了这么一嘴,让小姜起了疑心,大妈说:“帮我给你婆婆带好啊”。

小姜知道邻居大妈与婆婆,在他们装修新房时有过短暂的接触,但是这一晃都一年多了,只见过几面的人不会有这么深的感情吧。

就算是客套,这邻居大妈怎么不问自己的妈妈好?说起来,小姜的妈妈倒是常来,和大妈处的也不错。要问好也轮不到问婆婆啊。

于是小姜对邻居大妈有了提防,有好几次她故意在屋里大声指责老公,想听听对门的反应,谁知自己家声音一大,那边就没动静了。

基本上小姜这几次实验都是在晚上,每家都吃完饭,坐在一起看电视聊天的时候,两家离的那么近,有时电视里演员说的什么都听的很清楚,所以旁门有没有声很容易就能辨别出来。

这下小姜更加怀疑那个给婆婆通风报信的人,就是旁门的大妈了,只能说这大妈太没有心计了,或者说她太急于求成了。

几次下来,小姜准备和婆婆摊牌了。

正好这天婆婆又打来电话警告她,小姜正经八百的说:“妈,旁门大妈问您好呢”,就这一句,婆婆忽然就不说话了。

小姜就明白了,那个人报信的人肯定是旁门大妈,只是她想不明白,婆婆这么做要干什么。

她问婆婆,婆婆许久才出声:“我就这一个儿子,自从跟你结了婚,连他亲妈都顾不上了,你们谁想过我心里的苦?我自己辛苦养大的儿子,为了给你买房子,把我的钱全拿走了,我当然要看着点了。我要知道他过得好不好。”

“你要是个省心的也行,偏偏你是个爱找事的,我听刘大妈说,你隔三差五就和我儿子吵架,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儿子挣那么多钱,我一分都没见着,合着都花你身上了吧。”

“我总托人给刘大妈送土特产,就是想让人家帮忙看着你,我可不想你把我儿子的钱卷跑了,房子也落入你的手中,人还是有点防备好。”

听婆婆这么一说,小姜觉得浑身一冷,婆婆这么阴暗的心理,自己早怎么没发现,哪怕远在乡下,也要托人看着自己这个儿媳,难道自己这么不值得人信任么?

小姜说这两年,自己对老公还是很上心的,既然成为了一家人,从一开始她就没有什么坏心眼,安安分分的和老公过日子,这点小姜的老公也是比较认可的。

可是她就是换不来婆婆的一个放心,说到底,她还是没拿小姜当自家人。

“那好吧,你和你儿子过吧,我走,你们守着你们的房子好好过”。最后,小姜抛出了这句绝情的话。

小姜的事到这就算唠完了,听表姐说,小姜的婆婆和她摊牌后,就从乡下搬到了城里,而小姜和老公也分开了,这段不稳定的婚姻最终还是结束了。

要说这小姜的婆婆也挺有意思,既然都给儿子娶媳妇了,就不要管那么多了,说句不好听的,那房子再值钱,小姜的婆婆百年以后不也还是归儿子和儿媳所有。

况且那房子说是没写小姜的名字,因为是小姜老公家里拿钱买的,按婚姻法规定,是没小姜什么事的,你说这老太太没事瞎操的什么心呢。

在这真心奉劝各位长辈一句,子女既然已经成家立业,就不妨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品尝生活中的各种滋味,其实有的夫妻二人过的挺好的,就是因为老人总跟着掺和,最后导致夫妻俩离得离,散的散,没什么好结果。

男人和女人组成一个家庭,本来就没双方老人什么事,这个家庭是属于男女二人的新家庭,老人们并没有什么权利参与进来,只有夫妻两人有说话做主的权利。

老人们总想帮着子女把日子过好,却从来没想过给子女添了多少麻烦,婚后有老人帮助的年轻人,是会比别人过得轻松些。

可是一旦失去了老人的帮助,这些人定会像无头苍蝇一样没有方向的乱窜,我觉得不如尽早独立,婚后单过。

还有个别婆婆别老拿儿媳当外人,儿媳其实和自己儿子是一样的,都是晚辈,不建议区别对待。

一句话,婆婆事少,儿媳自然一心朴实的和儿子过日子,家里自然也就更太平,更和睦。(文丨波帝)

1 阅读:1420
小波侃侃

小波侃侃

喜欢看电影,电视剧,综艺,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