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促进集团校干部突破思维与行动的瓶颈,重新定位干部角色、职能、素养和行动,更新心智模式与提升学术素养和关键能力,在创造性解决问题中实现积极性变革,努力让所有干部成为科学、理性、专业、高效的领导者、管理者、执行者和实践者,2月13日,昌平一中教育集团与昌平第五学校联合组织干部集中实训活动。昌平区小汤山中学、北京东方红学校也参加了本次活动。实训人数达140余人。昌平区教委政工科王丽娜科长莅临实训现场。
本次实训创新性地采取学术论坛的形式,来自五所学校的13位干部,他们以高度的专业精神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分享了各自在团队引领、队伍建设、课程改革、家校社协同育人等方面的深刻见解。
论坛1
由昌平一中教育集团南翼两校区执行校长王明辉主持
学校干部团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以更开阔的视野驾驭和攻克复杂性难题。既要“向内求”,与校长、老师、家长建立情感共鸣,站在不同的立场洞察问题;还要“向外求”,把握社会和时代进化方向,精准理解教育发展态势、国家教育方针。
昌平一中本部学生发展中心主任 徐金侠
徐金侠主任从深度看见、激活动力、绽放生命精彩三个层面解读了昌平一中“卓越带班计划”。她说卓越带班计划的每一次迭代,都是对未来教育的一次深耕,班级多元化的评价能够引领班主任将班级营造成为真正意义的成长场域,让班级真正发挥育人功能,全面提升班级的整体素质和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
昌平一中本部课程与教学中心主任 阎芬
阎芬主任详细介绍了她在年级管理中实施的整体规划和具体做法。她将年级管理比作一盘棋,把班型设计与课程设计当做棋局中的本手与妙手,全年级教师凝心聚力共同推动学生向好、向前发展,最终实现规划目标。
昌平第五学校主管小学副校长 崔伶伶
崔伶伶校长介绍了五中小学部以家校共育为核心,构建教育新生态的具体实践。她提到学校构建了三位一体的“立体培训网络”,引领教师潜心治学、热心奉献、匠心育人。同时学校还开发多元化家校共育课程,促进家校沟通与合作,让家长深入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助力每一名学生的健康成长。
昌平一中天通苑校区学生发展中心主任 邬丽丽
邬丽丽主任以《“被看见”不只被看见》为题,介绍了天通苑校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塑德育工作的系列做法。她说德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学校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使学生感受到被在意被需要,也实现了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深度融合,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需要。
论坛2
由昌平一中副校长魏婷主持
有了目标和视野的“致广大”,学校干部还需要在专业领域“尽精微”,对关键要素动态把握,对重点事物如琢如磨,对岗位工作细节改进,成为有“颗粒度思维”的高效能学校管理者,把学校远景变为现实。
昌平一中天通苑校区小学部主任 琚俊梅
琚俊梅主任认为为保证教研质量,切实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教师要不断通透教研的本质问题,并以小学英语学科教研为例,明晰了优化教研流程的具体实施路径。同时她提到家校社协同育人是各校必做功课,家庭教育指导“教联体”策划的“家校跑团”就是很好的范例。
昌平一中本部课程与教学中心副主任 吴丽梅
吴丽梅主任以“三思”课堂创新构建为例阐述了学校教科研的意义与价值,她从“三思”课堂构建的背景、目的、实施策略、意义与价值等方面展开论述,并重点讲解了学校组建子课题团队,聘请专家指导教师撰写论文,助力教师提升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科研水平,并将“三思”课例转化为课题成果的科研过程。
昌平一中本部课程与教学中心主任 王飞
王飞主任认为基础教育作为强国建设的基点,担负着培根铸魂的光荣使命,初中学段应当重视并做好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本部初中部以“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为核心,通过优化路径、深耕细节来提升效能、提质增效,致力于创新落实“五好”工程,助力学校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昌平第五学校初中教学副校长 李海龙
李海龙校长结合自身岗位工作的切实体会和中层管理的修炼心得,讲述了他在管理中破局、进阶,成为研究型管理者的蜕变过程。他提出,课程实施要注重学习方式与教学方法的变革,学校要以学习为翼,打造优秀的教育教学管理团队,同时创设“学本位”教学氛围,打造优秀教师团队,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论坛3
由昌平一中教育集团西关校区执行校长张玮主持
学校管理者的格局决定了学校发展的速度和高度。学校管理者的大格局,来自以更大的人生使命感和意义感承接学校远景;来自以高站位协同周边,把自己的价值贡献给周边部门;来自“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营造部门专业高度的成长势能。
昌平一中中滩校区课程与教学中心副主任 林熠
林熠主任说到新的工作岗位与任务往往意味着新的难题、新的挑战,但同时也蕴含着新的可能、新的机遇,只有真学、真干,才能与春风相遇。为了让“三三五”课程体系在中滩校区生根发芽成长,她深研精耕,切合学生的真正所需,充分利用本校资源打造特色课程,脚踏实地,积极作为,树立起了中滩校区另一块闪亮的招牌。
昌平一中西关校区课程与教学中心主任吴卫
吴卫主任从“以智识变,打破视野边界”、“以质应变,营造生长势能”、“以志求变,重塑自我格局”三方面论述管理者应当如何面对当今教育之变局。她重点介绍了西关校区依托集团化课程创新性实施的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及校区教师通过“智研慧教”系列活动,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相关做法。
昌平一中本部学生发展中心副主任 陈旭红
陈旭红主任结合昌平一中创新人才培养学院的育人模式以及昌平一中人工智能贯通课程建设的实施方案,向大家介绍了如何基于STEM教育协作体,构建创新人才的长链条培养。同时介绍了VEX工程机器人项目等系列比赛成果、STEM创客等校本课程体系建设在学生能力提升方面的效果。
昌平第五学校南邵中学执行校长 刘颖
刘颖校长以《擦亮五中品牌、谱写教育新篇》为题,向大家介绍了南邵中学解决校区之困的相关做法。南邵中学在集团“五心领航”、“四个敬畏”等价值体系引领下实施一体化办学,以精细管理,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建设五育并举的特色课程,不断优化内部资源,大力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寻求外部优质资源,一系列举措拓宽了学校发展渠道。
昌平一中副校长 孙崴
孙崴校长认为当今时代瞬息万变,作为教育工作者,认识世界、把握格局,明晰时代背景对于人才的需求,已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素养之一。接下来,孙校长从识变之智、应变之思、求变之方、图变之望四个维度,分享了一中在新时代德育课程体系构建中的探索与实践过程。同时,他着重介绍了一中德育团队在学校生命·智慧育人理念下,构建出的基于目标达成的“三生”德育课程体系。他认为,唯有建设高品质的德育课程体系,才能让德育工作落地、落实和落细。
|小汤山中学游刚校长、东方红学校付彦军校长表示,参加此次培训收获满满,希望在今后继续加强与两个集团校的交流,共同为昌平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昌平第五学校党委书记 韩柳平
韩柳平书记评价此次培训是一场思想与实践的深度交流,她鼓励广大干部们于精微处着手寻求教育的突变,跳出教育看教育,躬下身来看学生,不断进行思想淬炼,在思变求变中打破经验依赖,在提质增效中应对时代变革。
昌平一中教育集团党委书记 孙立
孙立书记表示今天的活动13位发言人的内容、设计和表现都很精彩,兼具很强的专业性与学术性。他提出广大干部要对自身工作有完整的思考,明确工作目的,细致、扎实工作,最终形成有自身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论,从而在推动集团事业不断发展过程中起到引领作用。
昌平第五学校校长 李雪涛
李雪涛校长表示今天13位干部的分享很专业、也很精彩,干部是一所学校的关键少数,只有干部的能力不断提升,才能更好地带领学校师生发展,希望将来干部们能够精细规划、攻坚克难、带领自己的团队更好的向前发展,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不断奋斗。
昌平区教委政工科科长 王丽娜
王丽娜科长表示今天的干部实训活动形式十分值得在全区范围内推广。实训中,她看到了两个集团干部们的精气神、深度思考以及深耕细作的工作作风,也充分了解了两个集团干部们在深化教育改革过程中的探索与实践,对干部队伍的建设充满信心。王科长鼓励干部们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要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长远眼光。同时王科长还表示区教委会给大家提供更宽广的舞台,扩大实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昌平一中教育集团总校长 潘月春
最后,昌平一中教育集团总校长潘月春用“特别省心”“特别开心”“特别感谢”三个词为本次活动做总结,她表示此次实训对主持人、发言人以及组织者,都是一次历练,每个人的努力、付出和精彩呈现,都显现了干部的成长,希望全体干部朝“深耕·精微·放大格局”的方向不断努力,永远行进在追求完美的大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