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古人写“寒冷”有多绝?

解忧诗词 2025-01-18 18:27:40

凛冽的寒风呼啸着穿过光秃秃的枝丫,岁月的车轮在冬日的轨道上缓缓碾过。

我们来到了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

“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古人写寒冷能有多绝?

01

寒雪狂风颤林木,冻云残照锁关河。

——耶律铸《冬日即事》

寒雪狂舞,北风肆虐,连树林也忍不住颤抖起来;

黄昏日暮,冻云凝结,夕阳的余晖洒在被冻住的关河上,显得十分苍茫孤寂。

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和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寒雪狂风下,冻云残照中,山河寥落的景象。

语言精炼,极富感染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02

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

——唐·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天山雪域中,昏暗寒冷的云气弥漫了万里长空,整个世界仿佛都被冻结起来;

背阴的山崖上,悬挂着纵横交错的冰凌,长达千丈。

岑参是盛唐最负盛名的边塞诗人之一,曾两度出塞。

这首诗大概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于同一时期。

通过对极端寒冷和壮阔雪景的描绘,营造了一种雄浑、壮阔又略带冷峻的氛围,为后文送别友人奠定了情感基调。

03

风起冻云天欲雪,溪流寒月浪生花。

——谢晋《旅泊奔牛㙋下次钱经韵》

风,带着彻骨的凛冽,席卷而来。

阴云在风中,翻涌,聚合,酝酿着一场盛大的雪意。

清冷的月光下,小溪静静地流淌着。

寒风吹过,泛起层层涟漪,如同花朵在水中绽放。

这首诗描写的是旅途中的寒冷景象

最令人玩味的是后一句,将溪流中的波浪比作花朵,为冰冷的画面增添了一抹奇幻的色彩,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04

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

——苏轼《雪后书北台壁二首》

雪后的世界,宛如巨大的冰窖,无孔不入的寒意,令人泛起了鸡皮疙瘩。

抬眼望去,强烈的雪光,令人目眩神迷,仿佛眼前生出了绚烂的花朵。

这首诗前一句,从触觉角度着笔,生动地表现了人在寒冷天气下的生理反应;

后一句则转为视觉描写,以夸张的手法烘托了雪景的壮丽。

语言真实,描写生动,令人身临其境,感受雪后世界的寒冷与美丽。

05

风利如刀肤欲割,雪团作絮拳争舞。

——聂树楷《满江红·岁暮天寒,忆曩经鹦鹉溪》

寒风凛冽,如同锋利的刀刃,直欲将人的皮肤割破;

雪花纷纷扬扬,像棉絮一样,一团团相互簇拥着,在风中肆意飞舞。

诗歌前一句将风比作刀刃,淋漓尽致地凸显了风的寒冷;

后一句先是以棉絮喻雪,既写出了雪的洁白,同时也烘托了雪花的轻盈。

又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雪花人的行为,好像它们在相互竞争着跳舞,让雪花的飞舞更具画面感和生命力。

凌厉的风,轻盈的雪,一刚一柔,相互映衬,相互融合,交织成一幅寂冷又壮丽的岁寒风景图。

一如诗人此时复杂的心境,孤独寂冷,却又带着几许坚强不屈。

-END-

图片作者:狼星

2 阅读:172

评论列表

龍鳳飛

龍鳳飛

5
2025-01-20 09:02

寒泠至極隆冬天,冰天雪地凜嚴冬。 天寒地凍凝寒冰,滴水成冰結嚴霜。 冰雪嚴寒寒未盡,漫天飛雪雪沒消。 數九寒天天喜雪,傲霜鬥雪雪花笑。 凍雲寒峭泠冬日,白雪覆蓋寒天地。 泠積窮陰寒絕逼,無風自寒泠逆天。 風卷殘雲撒玉花,飛入凡塵碎瓊粉。 瑞雪兆豐泠飛白,玉鱗瑤甲五谷精。 雪窖冰天封山河,凜若冰霜顫樹木。 風蕭雪飄蕩塵埃,雪虐風饕怒咆哮。 泠月寒星雪花劍,霜雪凜冽凌寒刀。 利刃尖刀割徹骨,風刀霜劍刺骨髓。 歲餘末冬北陸寒,嚴節玄英臘月凍。 嚴冬臘月雪紛飛,凜冽淸寒已深冬。 寒木春華松柏堅,冰魂雪魄梅花艷。 瑞香蘭花山礬開,不懼凌寒冬綻放。 逸旅花香暖相伴,莫畏嚴寒向前行。 寒爐熾熱驅冰凍,溫酒品茗心言歡。 大寒迎年接新春,歲末年終待暖溫。 臘冬除夜季冬天,寒盡春歸日漸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