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古老的村落,罗布人村寨。

痴梅的旅游 2025-02-02 00:15:52

罗布人村寨风景名胜区,也被称为阿不旦(罗布方言中意为“水草丰美,适宜居住”),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墩阔坦乡境内,南邻塔克拉玛干沙漠,距县城28千米,总面积134平方千米。

罗布人村寨是集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以及最大的原始胡杨林保护区于一身,沙漠、河流、胡杨相互映衬,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早在6世纪中期的《魏书·吐谷浑》中就有关于罗布人的记载。当时罗布人生活在罗布泊地区,逐水草而居,以捕鱼和狩猎为生。唐朝时期,“丝绸之路”中道衰落,但罗布人仍生活在喀喇库勒和卓两大海子之间。

清朝乾隆22年(1757年),参赞大臣阿尔衮率军追剿准噶尔沙拉斯部众人马时,知道了罗布人的存在。后来该地区发生天花传染病,夺去了大部分罗布人的生命,活下来的罗布人四处流亡。

1900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罗布人向导奥尔得克的帮助下发现了楼兰古城。1910年奥尔得克又发现了小河墓地。随着罗布泊地区水量的减少,生存环境的恶化,罗布人不得不远离家乡。1999年政府开始开发罗布人村寨。

罗布人村寨景区规划包含八个功能区:罗布人民俗文化展示区、沙漠旅游与探险区、“神女湖”观光区、沙雕艺术展示园、沙漠植物培育区、野生动物保护区、丝绸之路民族风情园以及塔里木河探险旅游区。

村寨南邻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沙丘连绵起伏,形态各异,在阳光照耀下光影变幻,构成壮美画卷。

塔里木河从景区流过,它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河水奔腾,滋养着这片土地。景区内还有“神女湖”等湖泊,湖水清澈,周围景色迷人。 

景区内有千姿百态的原始胡杨林,胡杨树粗壮古老,需数人才能环抱,它们在沙漠中展现出顽强生命力,被誉为“沙漠英雄树”。 

罗布人民俗文化区,是了解罗布人文化的绝佳场所,有罗布人的住宅区、捕鱼区、牧羊区、民俗展览区、餐馆区和购物区等,可看到罗布人传统生活方式,欣赏民歌演唱和舞蹈表演。 

阿不旦广场,在罗布人方言中意为“水草丰美、适合人居住的好地方”,是罗布人的“伊甸园”,广场聚集了众多小景点,如罗布人婚房、罗布人祭坛等。

西域第一大烤坑,2013年4月29日,“新疆首届罗布人烧烤节”在此举行,烤坑中一次放入116只羊,一次性烤制完成,获得“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称号。

罗布人文化展厅,2014年开始筹建,总面积为1260平方米,展厅内有出土文物、近现代各类生产生活物品共700余件,分成主厅、烽燧厅、塔河厅。

村寨修建了塔河吊桥、接待木屋、罗布人茶园、休闲长廊等建筑,还复制了太阳墓、兴地岩画命运转轮遗迹,这些建筑和古迹展示了罗布人的历史文化和建筑艺术。

罗布人是新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景区完整地保留和展示了罗布人的生活方式、民俗风情和文化传统,如罗布人的烤鱼、烤肉等特色美食,狮子舞、做饭舞等传统舞蹈,以及帕拉孜编织等传统手工艺。

罗布方言是新疆三大方言之一,其民俗、民歌、故事都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罗布人的口述文学以诗歌、传说、寓言等形式流传,记录了本民族的历史、英雄事迹和生活智慧。

罗布淖尔民歌被列为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罗布淖尔狮子舞、做饭舞被列为自治区级非遗保护名录。狮子舞通常在节日或重要庆典时表演,象征吉祥和祝福。做饭舞则是在烹饪食物时进行,动作轻盈欢快。

此外,罗布人还有一种传统乐器阔夏克,形似琵琶,音色悠扬,是罗布人情感的寄托。男子常穿长袍,头戴白帽;女子穿着长裙,头戴花巾。这些服饰美观大方,能适应沙漠中的恶劣气候,也是罗布人身份和文化的象征。

罗布人的民居多采用当地特有的胡杨木建造,木材耐腐蚀、坚固耐用。房屋设计简洁实用,适应沙漠气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罗布人世代生活在沙漠边缘,饮食习惯独特,以烤鱼、炖羊肉等为特色美食,使用最原始的烹饪方法,保留食材本真的味道。

新娘进男方门时要跳过火盆,象征驱邪避灾,新郎和新娘还要吃一小块用盐水浸过的馕,寓意婚姻纯洁幸福。罗布人在麻扎(坟墓)上立高杆、挂旗幡、悬羊皮,以此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

罗布人的祭祀活动是新疆原始宗教、萨满教、佛教等多元宗教的遗存。尽管伊斯兰教在罗布人中也有广泛传播,但它既不是维吾尔族天生信仰的宗教,也不是唯一信仰的宗教。罗布人通过各种祭祀活动,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

罗布人村寨风景名胜区是新疆的沙漠胡杨旅游目的地之一。2010年,罗布人村寨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2年10月31日,新疆罗布人村寨风景名胜区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八批17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0 阅读:0
痴梅的旅游

痴梅的旅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