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还健在的开国将帅只剩2位,最年轻的99岁,最年长的110岁

无梦历史为安 2024-11-19 09:44:36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见证了旧中国的苦难,参与了新中国的诞生。1955年那个金秋,他们站在中南海的授衔台上,胸前佩戴着闪亮的徽章,他们是新中国的开国将帅。那一年,共有1614位将军获得授衔,这其中有叱咤风云的十大元帅,有功勋卓著的十大大将,更有众多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的将军们。往事越千年,此情却依旧。岁月荏苒,光阴似箭,当年意气风发的将帅们,如今已大多离我们而去。在这茫茫华夏大地上,还健在的开国将帅仅剩两位。他们是谁?他们又经历了怎样传奇的人生?

一、少年从军路

世人皆知张力雄将军是开国将帅中最年长的将军,却不知他年少时竟是个造纸厂的童工。1913年,在福建上杭县的一个寒冷冬日,张力雄出生在一个贫苦农家。那时的上杭,山高林密,交通闭塞,百姓生活困苦。11岁那年,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张力雄来到了当地的一家造纸厂当童工。

造纸厂里的活计极重,张力雄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和其他工人一起将竹子浸泡在石灰水中。寒冬腊月里,他的双手被冰冷的石灰水泡得发白、皲裂,可为了三餐温饱,他咬牙坚持着。工友们都说,这孩子虽然年纪小,可干起活来比大人还要认真。

而在陕西子洲县,王扶之的童年更是充满了坎坷。1923年出生的他,还未记事就失去了母亲。为了生计,他成了地主家的放牛娃。那时的陕北,早出晚归放牛是件苦差事。每天天刚蒙蒙亮,王扶之就要赶着牛群上山。深秋的陕北高原寒风凛冽,他常常饿着肚子在山坡上放牛,有时连顿热饭都吃不上。

这样的日子本该看不到尽头,可1929年的一天,一位共青团员来到了张力雄工作的造纸厂。那人悄悄给工人们讲述共产党的道理,讲述工人们应当团结起来争取自己的权益。16岁的张力雄听得入神,那些道理像是给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就在那一年,张力雄加入了共青团,开始组织工人运动。

与此同时,在陕北的王扶之也迎来了人生的转折。1935年,刘志丹领导的红军来到了延安一带。红军战士们纪律严明,从不扰民,还经常帮助百姓干农活。12岁的王扶之亲眼看到,那些穿着破旧军装的红军战士,竟然连群众家的一根针线都不取。这让他第一次感受到,还有这样一支真正为老百姓着想的军队。

1932年,张力雄正式加入了红军,参加了福建游击队。那时的他,还不会想到自己日后会成为开国将帅中最年长的将军。而1935年,王扶之也告别了放牛娃的生活,参加了少共营,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两位将军,一个出身福建,一个来自陕北,却都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选择了同样的道路。

二、战火中的成长

从投身革命的那一刻起,两位少年将军就踏上了一条艰苦卓绝的征程。1932年至1934年间,张力雄在福建游击队期间,参加了第四次反"围剿"作战。当时国民党军队对闽西苏区展开了大规模"围剿",张力雄所在的部队负责在上杭、武平一带游击作战,打击敌军运输补给线。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张力雄随部队转战于崇山峻岭之间。在过草地时,张力雄所在的连队遭遇了极度的饥饿。为了维持体力,战士们不得不煮皮带充饥。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张力雄带领一个战斗小组,多次执行侦察任务,为部队寻找安全的通道。

而在陕北,参加少共营的王扶之很快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1936年,他参加了著名的劳山战役。在这场战役中,他所在的部队采取了巧妙的战术,利用地形优势,成功伏击了国民党军队的一个运输队,缴获了大量军需物资。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两位将军都投身到了抗日战场。张力雄在闽西地区开展游击战,组织民兵武装,建立抗日根据地。1938年春,他带领部队在上杭县境内伏击了一支日军小分队,首次尝到了打击日寇的胜利滋味。

王扶之则在1937年9月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这是八路军与日军的第一次重大遭遇战。在战斗中,王扶之所在的部队负责切断日军的退路。他带领战士们在险要处设伏,成功阻击了企图突围的日军,为这场战役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两位将军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1948年,张力雄参加了淮海战役。在这场决定性战役中,他负责指挥部队截断国民党军队的退路。在某次战斗中,他率部连续作战三天三夜,最终成功切断了敌军的补给线。

王扶之则在辽沈战役中立下了赫赫战功。1948年10月,他所指挥的部队在锦州城外的一场遭遇战中,采取了大胆的包抄战术,一举包围了国民党军队的一个团,并迫使其投降。这次战斗的胜利,为整个锦州战役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1949年,解放战争进入最后阶段。张力雄率部参加了解放大西南的战役,在进军贵州的战斗中,他采取了"化整为零"的战术,将部队分散成小股,灵活机动地穿插前进,避免了与敌军的正面对抗,最大限度地保存了战斗力。

同年,王扶之在参加平津战役时,指挥部队攻克了天津城郊的几处关键据点。他采取的"抽梯子"战术,即先切断敌军各据点之间的联系,再各个击破,为天津的顺利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授衔时刻

1955年9月27日,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一场庄严肃穆的授衔仪式正在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军衔授予仪式,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首次系统性授予军官军衔的重要时刻。

当时的张力雄已经42岁,担任解放军某军副军长。这位从福建山区走出来的将领,经过二十多年的革命生涯,即将获得少将军衔。在等待授衔的队伍中,张力雄站在第三排。他身着崭新的将军服装,胸前的勋章熠熠生辉,每一枚勋章背后都记录着一段血与火的岁月。

而32岁的王扶之,是这次授衔中最年轻的将领之一。从陕北放牛娃到解放军将领,二十年的革命生涯让他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军事指挥官。当时他任职某师师长,在授衔仪式上获得了少将军衔。

这次授衔仪式分为多个批次进行。每一批将领走上主席台时,朱德总司令都会亲自为他们佩戴军衔标志。当张力雄走上主席台时,朱德总司令双手为他佩戴上了少将军衔标志。这一刻,张力雄想起了在造纸厂做童工的日子,想起了长征途中的艰难跋涉,想起了战场上的出生入死。

王扶之在接受授衔时,也回顾了自己的革命历程。从少共营的小战士,到平型关战役的突击队员,再到辽沈战役中的指挥员,每一步都凝聚着艰辛与付出。当朱德总司令为他佩戴上少将军衔时,王扶之向总司令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在这次授衔仪式上,共有1614名将军获得军衔,其中包括十大元帅、十大大将、57名上将、177名中将和1360名少将。这些将领中,有的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农民,有的是从工厂走出来的工人,还有的是从学校走出来的知识分子。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为了新中国的诞生,他们付出了毕生的心血。

授衔仪式结束后,全体将领在中南海合影留念。在这张历史性的照片中,张力雄和王扶之分别站在不同的位置。照片中的每一张面孔都写满了庄重与自豪,因为他们都深知这个时刻的历史意义。

这次授衔不仅是一次军衔的颁授,更是对革命军人多年奋斗的肯定与褒奖。授衔后,张力雄继续在军队担任要职,负责部队建设和训练工作。他经常对年轻军官说起这次授衔的场景,将其作为一段重要的历史记忆传承下去。

而王扶之在获得军衔后,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他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经常深入基层部队,了解官兵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在他的带领下,所在部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不断提升,多次受到上级表彰。

这次授衔仪式,成为了新中国军事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它不仅确立了人民解放军的军衔制度,更标志着人民军队正式走上了正规化、现代化的道路。对张力雄和王扶之来说,这个金秋时节的授衔仪式,是他们军旅生涯中最难忘的时刻之一。

四、和平年代的贡献

授衔后的张力雄和王扶之并未停下前进的脚步。在和平建设时期,两位将军以不同的方式为国防现代化建设贡献着力量。

1956年,张力雄被调任某军事院校担任教育长。他深知现代化军队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任职期间,张力雄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将实战经验融入教学内容。他提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针,要求教员们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结合具体的战例进行分析。在他的主持下,该院校编写了多部教材,其中《战术教程》一书被多所军校采用。

1960年,张力雄又转任某军区后勤部部长。那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部队物资供应十分紧张。张力雄带领后勤部门开展生产自救,在军营里开辟菜地,组织官兵养猪种菜。他还创造性地提出了"战时后勤保障三级网络"的构想,这一构想后来成为军队后勤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扶之则在军队装备建设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1957年,他被任命为某装甲部队的司令员。面对当时装甲部队装备落后的现状,王扶之积极推动装备现代化建设。他多次带队考察苏联装甲部队,学习先进经验。在他的建议下,部队采用了新型坦克训练模拟器,大大提高了训练效率,降低了训练成本。

1965年,王扶之转任某兵工厂的军代表。在这个岗位上,他深入生产一线,与工程技师们共同研究改进坦克性能。他提出的"履带结构改进方案",解决了当时国产坦克在复杂地形中容易断履带的问题。这一改进方案后来被推广到全军装甲部队。

1970年代初,张力雄担任某军区副司令员。他特别重视部队的实战化训练,经常深入基层部队检查指导。在一次演习中,他发现部队在夜间作战时存在诸多问题,随即组织制定了《夜间作战训练大纲》,这份大纲后来成为全军夜训的重要依据。

同一时期,王扶之负责某新型武器的研制工作。他带领科研团队,经过thousands次实验,终于突破了关键技术瓶颈。这项成果为我军装备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研制过程中,他提出的"总体设计思路",成为后来类似装备研制的重要参考。

1980年代,两位将军虽已届退休年龄,但仍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张力雄担任军事科学院顾问,主持编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等重要著作。王扶之则继续在装备发展咨询委员会工作,为新时期军队装备建设建言献策。

即使到了1990年代,两位将军仍然保持着对军事工作的关注。他们经常应邀到军校作报告,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张力雄整理了大量战争年代的资料,为军事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王扶之则致力于军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他撰写的多篇建议报告得到了上级的重视。

五、永远的丰碑

1995年4月15日,张力雄在北京八一医院因病逝世,享年82岁。临终前,他将自己珍藏多年的军装和勋章捐赠给了军事博物馆。这些实物见证了他从一名童工成长为将军的传奇历程,也记录着新中国军队发展的重要历史。

张力雄一生著作颇丰,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军事著作和回忆文章。其中《游击战术研究》一书,系统总结了他在闽西游击战争中的实战经验,为后人研究游击战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他晚年整理的《战地笔记》,记录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战争细节,成为研究解放战争史的重要史料。

1998年7月8日,王扶之在天津市第一医院去世,享年75岁。生前,他将毕生积累的军事科技资料整理成册,移交给军事科学院。这批资料涵盖了装甲兵发展、武器装备研制等多个领域,对推动军队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为纪念两位将军的卓越贡献,1999年,军事博物馆专门设立了"少年将军展区",集中展示他们的革命事迹。展区内陈列着他们使用过的武器装备、穿过的军装、获得的勋章,以及相关的历史照片和文献资料。其中,张力雄在长征途中使用的指北针和王扶之在辽沈战役中用过的望远镜,成为最受观众关注的展品。

2000年,军事科学院组织编写《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传》,专门收录了张力雄和王扶之的事迹。书中详细记述了他们的成长历程、军事才能和重要贡献。这部传记不仅是对两位将军一生的全面总结,也为研究新中国军事史提供了重要参考。

2005年,在张力雄诞辰92周年之际,他曾工作过的军事院校举办了纪念活动。学校将一座教学楼命名为"力雄楼",并在楼前竖立了他的铜像。铜像基座上镌刻着他生前常说的一句话:"培养军事人才就是培养未来的胜利。"

2008年,为纪念王扶之对装甲兵建设的贡献,某装甲部队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个训练场。在训练场入口处,竖立着一块纪念碑,碑文记述了他为推动装甲部队现代化建设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2010年,两位将军的事迹被收入全军青少年国防教育读本。他们的故事成为激励新一代军人的生动教材。从童年的苦难,到投身革命的决心,从战场上的英勇,到和平时期的建设,两位将军的一生都在诠释着什么是革命军人的担当。

2015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中,张力雄和王扶之的事迹再次被提起。他们参与过的平型关战役、闽西游击战等重要战役,都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的重要篇章。他们的革命精神,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抗战史册中。

2020年,军事博物馆对"少年将军展区"进行了改造升级,采用多媒体技术,全方位展示两位将军的革命生涯。通过声光电等现代展示手段,让参观者更加直观地了解他们的成长历程和历史贡献。新增设的互动体验区,让青少年观众可以通过VR技术,身临其境地体验两位将军经历过的重要战役场景。

1 阅读:708
评论列表
  • 2024-11-21 14:14

    张老将军已经于今年四月份与世长辞了!王老将军今年高寿101岁!

无梦历史为安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