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作家用4年时间,写了386米书法长卷,展览现场震撼出圈

陈洪标写字说画 2022-10-25 22:11:40

陈洪标用各种办法,挑战自我,突破传统,但每一次都能出奇制胜。

4年写了三幅百米书法长卷,共386米。

▲展览现场成为校园里一道壮观的艺术风景。

全部展开,整个场面相当震撼,只要见过的人,都在想一个问题:陈洪标为什么要写这么长?是怎么完成的?

碰到了哪些问题和难题?他又是通过什么办法来解决的?

这篇8700多字,配图28张的文章,写的是一个不是书法家的故事。

它不是只讲书法,还有其他,一些会让你忍俊不禁笑出眼泪的小故事,也有一些很激励你的很温暖的小情节。绝对值得你一看。

▲“陈洪标百米书法长卷展现场。

“这幅百米长卷《学‘习’笔记之百种精神》,有些精神我们还真不熟悉,比如38年前提出的‘高度节约精神’,这次展览让我们长知识了!”

“党章和党史内容,也可以写成书法,这样的形式挺新的,也挺吸引人!”

“这长卷上的字,怎么是透明的!每个笔画的笔迹很清晰,还很立体!这也太神了。”

“这么长的百米书法长卷,还真没见过!这得该花多长时间才能写好?”

▲学生在现场观展。

三幅共386米长的百米长卷,全部展开,成为浙江传媒学院传媒大道上的一道壮观的艺术风景,引起了师生的广泛关注,纷纷表示学校举办这样具有传媒特色的活动很有意义,很受震撼也深受教育。

▲开幕式主持人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秦韵筝介绍嘉宾。

一、历时四年带病创作,内容很正用情很深

10月12日,“陈洪标百米书法长卷展”在浙江传媒学院举行,由浙江传媒学院宣传部、中共杭州市钱塘区委宣传部、浙江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国学文化专委会、杭州市钱塘区文联等联合主办。对于举办这样的活动有哪些意义?对此,浙江传媒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长孙保胜在致辞中概括为三个方面:

▲浙江传媒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孙保胜致辞。

“一是时机非常好。这个时候举办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也表达了浙传全体师生的热切期盼。二是内容非常正。三个百米长卷的内容,呈现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生动展示。这个书法展的整体内容都非常正。三是用情非常深。陈洪标是浙江传媒学院业余从事书法研究与普及的一位杰出代表。这种创作凝结了他对党的忠诚和热爱之心。”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社会组织党委委员、文化类总支书记薛年勤讲话。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社会组织党委委员、文化类总支书记薛年勤在开幕式上的讲话时说:“在这个时候,举行这样的活动,是献上的一份厚礼,表达了对党的热爱和忠诚。百米书法长卷创作者陈洪标同志爱好书法,很有情怀,又有毅力,一个人创作出这三幅百米书法长卷,很不容易,这在书法界也极为罕见。这种创作精神非常宝贵,值得倡导。”

▲陈洪标三个百米书法长卷作品。

创作这三幅长卷陈洪标花了多长时间?他在接受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电视台、浙江教育报等媒体记者现场采访时,讲述了几个小故事小细节,令人感动。

三幅长卷从2018年校报出40个版的校庆40周年特刊时,产生了在建党一百周年创作一百米长卷的设想开始,前后用时共4年,在去年和今年的紧张创作时期,一般早上六点开始,写一个多小时,晚饭后写三四个小时,周末和假期基本是写七八个小时。

▲陈洪标向浙江传媒学院副书记陈永斌(右二)现场汇报长卷创作情况。

这期间因为长时间的站着写,加上左倾的书写姿势,左脚得了静脉曲张,还得了肩周炎,钻骨头的痛;脖子像长颈鹿一样,一直向前伸,要收回来却不容易;头的转动更机械了,要开启慢动作模式,颈椎骨还是发出了要碎掉的沙沙声。

在完成第一幅百米长卷,陈洪标就发现自己写长卷的时候,头越来越低,脸离写字台越来越近。查了眼睛,近视还是1200度,度数没有再深下去。不是眼睛的问题,是颈椎。

于是,他把用淋浴房一块钢化玻璃拼的写字台,往上把台面抬高了30公分。但是台面抬升后,他的右手却不干了,连落笔都不知道怎么使劲了。他就一遍一遍地训练右手,让它服从新的高度,尽快适应。

▲孙保胜部长提前到现场查看布置情况。

对于颈椎的问题,到医院打针灸做推拿,医生让他停下来不要写了,要不然治疗没有什么效果,但他还是继续写。因为这是学校的一个艺术基金项目,他要全力以赴及时完成。

最痛苦的是他的背本来就有些驼,在写长卷的不知不觉中驼得更加严重了。陈洪标的解决办法借鉴了他老爸的经验,直接躺硬板床,用90多个晚上,结果怎么样?他家乡《天下兰溪人》编辑约他写了一篇创作百米长卷的文章《手中有力,笔随时代》,文中有一段描述看了令人忍俊不禁,笑出了眼泪。

▲薛年勤(右三)与浙江传统文化促进会党支部书记孙丽娟(右二)、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

国学文化专委会主任郑小美(右一)、执行主任杨鹏飞(右四)在观展。

文中是这么写的:“刚开始边躺下嘴里边往外吹气,那个痛简直太暴力太直接了。我边和老婆说,边鼓励自己,我要学我爸,在脚上吊了几块砖头,就把自己的腰间盘突出给治好了。最痛苦的是转身,每次都痛得大呼小叫,不仅把老婆惊醒,而且把小房间的儿子也吵醒了,这让我有点不好意思。不过效果还不错,我硬生生地把驼背躺直了一些。”

陈洪标说,四年创作百米长卷中,最大的快乐,就是每次进入了书写的状态,心中的喜悦无以言表,有时候写了七八个小时都停不下来,饿了,就往嘴里塞点面包了事。脚底板实在站疼了,吃不消了,才坐下喝点水,缓和一下,又继续。他坚信一个事实,有付出不一定有收获,但没有付出一定没有收获。

二、破解难题巧用办法,数易其稿撕稿千米

要做好一件事情,肯定需要好的方法。写三幅百米长卷,碰到很多料想不到的问题难题,陈洪标就用创新办法来巧妙地解决,让创作继续下去。

▲杭州市钱塘区宣传部务会议成员、区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贺学兵(左一)、钱塘区文联秘书长许波胜(左二)等嘉宾在观看用淡墨在生宣上写的长卷。

比如他在写第一幅百米长卷的时候,先后碰到了四大问题。

一是书写的文本很难定夺。几经比较之后,选定作为“党的根本大法”的《党章》为文本,来讴歌建党百年。

二是字数的取舍问题。一百周年写一百米长卷,究竟写多少字刚好可以达到这个长度,怎么取舍?刚开始他雄心勃勃,想全文抄写,试写了10米后,觉得这个设想不可行。那么是部分节录还是从全文中摘录。经过多次试写,最后确定了抄写7800多字的总纲,加上后面写一个跋,刚好可以解决。

▲杭州市钱塘区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区作协主席沈小玲(左一)、浙江记协书画摄友会副会长陈红松(右二)等嘉宾在观展现场听陈洪标介绍长卷。

三是书写的格式问题。是按传统不断句的书写格式,还是另行创新?遵从传统,不仅黑压压一片没法看,关键是不知道看到那里该停顿了。要创新,怎么个创法?试过用圈圆圈的办法,先用墨圈,不行;换用朱墨,也不行;换成用圆珠笔笔帽,蘸印泥钤上去,圈的形状和大小是统一了,但圈太多,也不行。最后,想到了,按现代文本的标点符号的位置来断句分行。这是对书法传统的一次改变,书法界会不会认同?

最后,就抱着试试看,效果还不错,错落有致,形成一种流动感,让画面下子就空灵了,给人一种史诗般的感觉,这和文本内容正好吻合。于是就决定用这种新的格式。

四是选择什么书体的问题,用正书,还是行书、草书,还是篆隶?这要看文本的内容特点,只有符合才是最好的。而按照内容首先应该选正书,但是不足的地方用正书过于工整,整幅长卷就不会有多少生气,效果自然不会很理想。

▲各学院学生代表参加百米长卷展开幕式。

尽管随着大众越来越喜欢书法,书法也成为众多传统文化中受众面比较广的,乐于被接受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是如果书写的效果不好,也是无法吸引人来看的。考虑到长卷最终是要走向社会,面对公众举行展览的,于是陈洪标就选择了活泼的行书,穿插一些正书,偶尔出现一些草书,前提是要可以辨认,字看起来要舒服。这样做虽然可以让画面活跃,但多种书体混杂会不会打架,能不能协调,这又是一个难题。

所以,陈洪标在写第一幅长卷的时候,就花了三年时间,六易其稿,光宣纸长卷就写掉了1000米,并最后将其撕毁。

▲第一幅和第二幅100长卷局部。

第二幅长卷120米,是从两本党史教育读本中节录了1.2万字的内容。为了与第一幅在形式和结构上有所区别,决定用图文结合的方式,选用了中国十大名画之一、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原尺寸复制品,分成五段穿插在五段重要论述后面,以体现两层寓意:一是寓意从打江山,到守江山,到建江山,世代相传,江山永固。二是寓意“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必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象征意义。

▲学生边走边看用淡墨在生宣上写的第三幅长卷。

第三幅长卷是166米的《学“习”笔记之百种精神》,内容是从学习强国和党员读本等权威著作中原文原话节录,从1984年提出的“高度节约精神”到2021年“七一讲话”中提出的“伟大的建党精神”,共100种精神,跨度38年。近3万字。刚开始写了300多米,因为装裱成了难题,只能调整重新写,从字的大小到行间距,先后调了三次,才算成功,最后形成了166米长卷。

▲用淡墨在生宣上写的166米《学“习”笔记之百种精神》书法长卷的落款。

这幅长卷是用淡墨写的,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还有前面的序言和后面的跋是陈洪标自己写,特别是序言部分,写的是古文体,有的地方,一个字就是一句,为了便于阅读,在这两部分钤了一些小圆圈,印泥的颜色也是浅淡的,和淡墨的字很协调,增强了这个作品的可读性。

三、“水”写生宣险中求生,出奇制胜守正创新

留意学者、中国美协会员,现任浙江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陈凌广,这位著名画家一直乐于在绘画创作的材料上进行各种探索。他认为,去年陈洪标创作了两部百米书法长卷都各有创意,但这第三部的创意更奇,奇在用淡墨书写,尽管这是犯兵家之大忌,但是陈洪标却能从中出奇制胜,置之死地而后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这是在“奇”上做足了功夫,也是真正的守正创新。

▲浙江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著名书画家陈凌广在座谈会上发言并主持。

确实,用淡墨书写书法长卷,这本来就很罕见。历代书画家中,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是用淡墨的高手,但多限于在绢上书写。因为连初学书法的人都知道“淡墨伤神”,写出来的字没有精气神,根本没法跟乌黑发亮的浓墨相比。所以这也是被历代书法家视为大忌的“铁条”。

陈洪标明明知道这是犯忌的,但他却偏偏要用淡墨来写。而且这又不是只写一首诗,失败了也无所谓。这是近3万字,166米的长卷,这样的风险,一般的书法家谁会去冒这个险?

陈洪标就敢冒这个险。

他不仅要用淡墨来写书法长卷,而且墨要淡到极致,淡到如清水一般。这多么不可思议,简直让人都无法想象。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还要用这种淡墨,写在生宣上,这在中国书法史上,更是闻所未闻。

因为生宣吸墨能力很强,墨洇开也很快,再加上如清水般的淡墨,除非你用极快的速度写大字,也还是无法确保不会洇成一团,否则笔画全渗透混合到一起,根本看不清楚。

而陈洪标是怎么做的?这166米长卷,除了卷首标题是大字,其他都是小字,这样的挑战,注定是百分之两百的失败。

淡墨、生宣、小字,这三个元素叠加在一起,已经是不可思议了,陈洪标却觉得这样还不够,还要给自己加码,在书写速度上选择“慢写”!

快写可以通过速度来减少墨在生宣上停留的时间,从而减少用墨量,减少洇开的面积,起到一种阻断作用。相反,慢写效果则相反。一个小点就变成一个大大的墨团,所以一般书法家,在生宣上只快速书写狂草,而小草、章草都不会选择用生宣。所以用淡墨在生宣写小字的情况下,再加上慢写,这绝对是一种把自己置于死地的地步。

▲用淡墨在生宣上写的166米长卷局部。

陈洪标却喜欢这个极限挑战。没想到,他却成功了,简直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而且产生了奇特的艺术效果。这种效果的具体呈现,首先是让每一个笔画都透明,想被X光照着,有一种透视感。其次,每一个笔画里面的笔迹,来龙去脉都呈现的一清二楚,任何细节都一览无余。第三,笔画的中间会比两边淡一些,就像水墨画中发竹竿的效果。第四,有一种立体感。整个字看起来透明,淡雅,很有韵味。

陈洪标说,这就是他要追求的水墨效果,让淡墨书法的每一个笔画就像是一幅微缩的水墨画。

用淡墨在生宣上写小字的不断试验过程中,他还改变了书法的传统蘸墨方式,不是沿用毛笔蘸饱墨写到墨枯再蘸墨的方法,而是视书写呈现的淡湿情况,随时蘸调制好的淡墨,并借鉴了中国水墨画的技法,先蘸墨,再蘸清水,清水只用烧开的凉白开,不用自来水,否则调好的淡墨被蘸了多次后,没几天就会发臭。

▲浙江省文史馆特聘研究员、著名画家、黄亚洲工作室书画家平台艺术总监刘彦勇教授在座谈会上发言。

对于用淡墨创作的长卷,在花鸟画家、黄亚洲工作室书画家平台艺术总监、浙江省文史馆特聘研究员、浙江工商大学教授刘彦勇看来,有着另一种解读,她认为首先给人的感觉,是书写者表达了一种个人的敬意,这种敬意既指向文本内容本身,也指向观赏作品的每一个人。其次这种淡如清水甚至透明的墨色,让整幅长卷给人一种清新雅致的视觉感受,与中国水墨画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它传递了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这也是对文本内容“百种精神”的一种很好的呼应。

陈洪标说,这次用淡墨写长卷,只是一次探索,能不能得到认同还是个未知数,有待时间去检验。但是他始终认为任何突破和创新,都是不断在原有传统的创作中发生的。这种发生表面上看是偶然的,实际上是一次次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但也是可遇不可求的,遇到了还要你及时去发现,要不然错过了,可能就不会再出现,所以从这个角度看,陈洪标觉得老天对他不薄,所有的付出都给了他大大小小的回响。所以他始终保持一颗接受新事物的好奇之心,勇于去探索,去发现,去实践。他说,艺术不死,首先在于守正,然后才是创新。

四、挑战自我钟情长卷,独辟蹊径逆行而上

陈洪标曾在《浙江日报》等媒体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担任过县报社长兼总编辑,先后获全国、省级新闻奖和文学奖80多项。出版个人著作16部。现在是《浙江传媒学院报》副主编,也是拥有300多万粉丝的一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一些同事眼里,他是个全才,也是一个奇才,更是一位书法家。但陈洪标自称半个作家都算不上,半个自媒体人还是很勉强,更不可能是书法家。

▲三幅百米书法长卷创作者、《浙江传媒学院报》副主编陈洪标致答谢词。

他创作的第一幅和第二幅百米长卷,从去年5月预展到今年9月,先后5次在杭州、桐乡和兰溪等高校、中学和社区展出,每次反响都很好。学习强国、新华社、中新社、人民论坛、光明网、中国网等100多家央媒和省市媒体,以及艺术网站进行了报道和转载。

这期间,很多网友问陈洪标,你既然称自己不是书法家,为什么要写百米长卷?

陈洪标说原因有四:一是他自学书法,就是从临摹怀素的狂草《自叙帖》长卷开始的,写了十多年,不写长卷没有道理;二是百米长卷需要强大的体力支撑,老书法家写不动,中年书法家不屑写,因为他们写一幅作品二十来个字就能卖钱,何必要自讨苦吃写长卷呢?“那只有我这个不是书法家的人来写了”;三是笔墨当随时代,在别人都以抄写古诗词为雅,他写现代文本,写时代写当下,这也是和选择长卷一样,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四是对自己的一个挑战,明知不可能完成,偏要试一试。他说:“马云说过,战胜自己才是最大的赢家。”

“如果这四个理由还不够,那我再补上一句:谁说只有书法家才能写长卷?陈奕迅演唱的《孤勇者》中,有一句歌词: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就这个意思。”

陈洪标钟情长卷,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可以说另辟蹊径。除此之外,他还有一种对书坛现状的反思。正如他在第三幅166米的长卷《学“习”笔记之百种精神》的序言中所写:

“虽非书家,却怀有对中国汉字之敬畏之心,亦于传统笔墨中汲取精华,又乐于书写形式之探索求新。纵观书坛,或以肢解汉字之结构者为先锋;或以视觉效果至上者为流;或以抄写古诗词为雅者众;唯独鲜见关注当下者,反为不屑,尤为时政,避之如猛虎,不近者为荣,反之为耻。如此之风不可取也。”

别人不愿意干的事情,他反而要去干;面对书坛现状,他不愿意随流,这又是另辟蹊径,可以说是彻底的逆向而行,而他拿手的武器就是长卷。正因为如此,早在六年前,陈洪标就在杭州、兰溪等地举办陈洪标书法长卷展,展出了100多幅长卷,包括临写的历代书法长卷。如今依然,他始终秉持“心中有爱,不负信仰;紧跟时代,书写时代”的守正创新的理念,也因为如此,才有《学“习”笔记之百种精神》这三幅长卷。

五、紧跟时代传媒特色,勇于探索敢于担当

在座谈会上,各位专家和嘉宾畅所欲言,纷纷表达自己对这次百米书法长卷展的切身感受。大家一致表示,举办这样的活动意义非凡,并认为陈洪标三幅百米书法长卷紧跟时代,反映时代,特点鲜明,具有浙江传媒学院践行“紧跟时代,突出特色”重要办学指示精神的特质,深深打着浙传人的烙印。

▲“陈洪标百米书法长卷展”座谈会现场,右一为学生主持人濮佳怡。

陈凌广认为,首先在恰当的时间和恰当的地点,在浙传的大学校园举办这个活动非常了不起,做了一件很有标识性的展览,成为传媒大道上的一道壮观的艺术风景。同时,也引发了浙传师生的广泛和积极的关注。这个关注点就是展览还可以这样搞?可以放到露天?毫无疑问,这是一场有创意能够开局的展览,也是史无前例的展览,甚至是能够留下足迹的展览。虽然只是书法作品,但是这里面的内涵非常丰富。一个好作品首先是紧跟时代,反映时代;其次要会讲故事,才有可能讲好中国故事,发好中国声音。这次展览就是发出了浙传的声音,非常有意义。浙江传媒学院需要多出像陈洪标这样的人才,多做这样的事情。面向大众,把艺术创作做在浙传的校园里,做在浙江大地上,做到中国大地上,乃至做到世界各地去。

▲浙江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党支部书记孙丽娟在座谈会上发言。

浙江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党支部书记孙丽娟说,陈洪标是一个非常敢于挑战自我的人,是一个在不断攀登的人。他从原来被称为“拼命三郎”的浙江日报资深记者,到转变为高校教师,另外他还是一位作家,业余乐于文学创作,也不忘书法创作,他做什么事情都对自己要求很高,都要求精益求精。从这次三个百米长卷中就可以看到他身上的这种秉性,看到他在书法创作研究中的坚持毅力和创新精神以及专业水准。

▲杭州市钱塘区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区作协主席沈小玲在座谈会上发言。

杭州市钱塘区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区作协主席沈小玲,则用“很震撼、很钦佩、很温暖、很精神”4个词语来概括现场看展的感受。她说,特别是第三幅长卷《学“习”笔记之百种精神》,这里边不仅仅是陈洪标在写精神,同时通过创作,不知不觉中,也呈现了他个人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也感染到了我们,打动了我们。她希望这好的作品能能够让更多的人看到,走向更多的场馆,去感染更多的大众。

▲嘉宾代表、黄亚洲工作室书画家平台艺术总监刘彦勇教授在开幕式上发言。

刘彦勇教授说,用百米书法长卷这种方式,展示来自学习强国和党员读本里的内容,紧跟形势,体现了对党的忠诚,体现了作为一位党员和教师的责任和担当。其次形式也非常好,非常震撼,也很独特,观赏性也比较强,充分体现了传媒的特点。哪怕你不懂书法,但是当你看到它展现你面前,而且场面如此壮观,在视觉上就起到了震撼的作用。而好奇心会吸引你,低头去看上面写了什么内容。当看到这些内容的时候,会去辨认它,了解它,欣赏它,不知不觉你就受到了教育,而且乐于接受,还有一种与艺术的亲近感,享受感,产生的效果自然也会不一样。用这种形式做这样的事情,其他学校很少有。

▲杭州市钱塘区书法家协会主席刘晓平在座谈会上发言。

杭州市钱塘区书法家协会主席刘晓平说,看了陈洪标三幅百米书法长卷,非常有启发。首先感受到的这是一种情怀。陈洪标在书写百种精神,他本身就是一种精神。其次感受到的这是一种责任,不仅是表达“四个自信”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方法,更是一种责任。从书写的内容上,从身为老师和党员的陈洪标身上,看到了一种责任感和一种担当感。第三感受到的这是一种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以书法的形式来体现我们新时代的内涵,内容和形式高度结合,对书法的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既有专业高度,又有传播的广泛性。这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编审、浙江师范大学兼职教授言宏在座谈会上发言。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编审、浙江师范大学兼职教授言宏表示,看了陈洪标的百米长卷书法,让人很震惊与敬佩!写书法长卷和展览极有价值,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信仰坚定。陈洪标通过学党史,写长卷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对党的忠诚,对信仰的忠诚。这是艺术融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教材,对广大师生和人民群众表现出极大的感召力。二是艺术创新。三幅书法长卷各有特色和创意。陈洪标让传统的书法形式表现了新的内容。长卷中运用了楷书、行书和草书等各种字体,一气呵成。注意字形、疏密,和谐圆融。照顾到现代人的视觉习惯,书法古典又现代,传承又创新。三是人格魅力。陈洪标身上表现出的匠人精神,专注、忘我,让自己达到心流状态。不顾伤痛写作等细节非常感人。

▲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国学文化专委会执行主任杨鹏飞在座谈会上发言。

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国学文化专委会执行主任杨鹏飞,浙江记协书画摄友会副会长、书法家陈红松等嘉宾,分别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百米书法长卷的震撼力和艺术性,以及传播效果和对陈洪标书法创作的新期待等进行了发言。

▲浙江记协书画摄友会副会长、书法家陈红松教授在发言。

大家建议要有更多传播,不让传播留空白。细分领域,细分渠道,用观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做传播。

▲座谈会现场,学生代表发言踊跃,图为学生在回答主持人濮佳怡(右一)的提问。

参加座谈的各学院的学生代表也踊跃发言,表达了观看展览的感受,受到的震撼和得到的学习效果。

(文|姜镇鑫 吴琳 林子然 顾心言 徐颖倩 图片|刘时兵 陈薇宇 查逸文 鲍芳婷 何为 喻新凯 韩林璇 常艺菲 黄莉茵 阮叶灵 秦艺菲等拍摄)

0 阅读:3
陈洪标写字说画

陈洪标写字说画

展示名家名作,评说书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