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2026年难?印度心如明镜:因美国而延期,无人飞船3月前发射

环球科学猫 2025-02-08 07:53:36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主席 S. Somanath 公开指出,印度全年计划进行 10 次轨道发射,其中包括4次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GSLV)发射、1次 LVM-3 和1次载人 LVM-3 发射,其中还有 Gaganyaan 载人航天计划,以及3次极地卫星运载火箭 (PSLV) 任务和一次 SSLV 固体火箭的发射。

同时,在“爆发式的任务数量之下”,印度宣布并进行本国的首次商业发射,这可能使该国的发射活动首次达到2位数。

看到这个可能,似乎还有变故,并不一定会发射到“10次”,所以,先看看吧。

当然,在这些任务之中,最受关注的就是 Gaganyaan 载人航天计划,也就是印度本国首次的“载人飞行”任务。

但相对于这一项计划来说,印度真正要“载人”的话,还可能进行延期的,因为计划之中没有呈现出2次,3次的任务安排,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先看无人飞船的问题。

延期之后!印度首次无人飞船3月前发射

没错,依照印度最初的计划,本国的首次载人飞船发射是在2024年底进行,但最终延期了,而这一次按照印度公布的 Gaganyaan 载人航天计划,G1任务将在2025年3月前进行发射。

具体的时间点,并没有透露,但任针对这载人飞船的首次发射,其采用的火箭,飞船情况没有什么变化。

火箭——采用的是本国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是GSLV Mk3,它的总起飞重量是640吨,两侧助推重量472吨,芯级部分总重约170吨,两台Vikas发动机提供的总推力约160吨。不过,这一款火箭印度也进行了改版组装。

所以,也成为了本国多用途的火箭,飞船任务之下,也做了一些调整,那就是其氢氧末级将首次更换为C32模块(较C25多带4t推进剂),使GTO运力由4吨提高到4.484吨。

飞船——Gaganyaan飞船其实整体构造还行,采用两舱构型,由乘员舱和服务舱组成:

乘员舱为锥形设计,直径3.5米,高3米,其作用是在整个飞行过程中容纳航天员的活动并提供再入返回功能。

服务舱负责为飞船提供推力以提升和降低轨道,除此之外,服务舱还装备了16台100N姿态控制发动机用以调整姿态。

而整个飞船承载能力,按照印度指出,可以支持3名航天员5至7天的飞行。

所以,这配套也还可以,当然,上面说得首次发射实在3月前执行,这一次G1任务,印度是不进行载人的。

而且在首次在载人飞行前,印度还将进行两次,分别为G2 和 G3任务,也就是说,在印度载人飞船执行任务前,要完成3次的无人测试之后,才会开启印度本国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G2 和 G3 任务,印度似乎并未安排在今年,这意味着印度有可能在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上,继续延期。

首次载人已经延期到2026年,但任务显示可能再次延期

没错,如果依照印度的说法,要完成3次无人测试,那2026年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可能还是稳定不下来。

毕竟在2025年都没有安排后续两次任务,可能是要看在首次载人飞船无人测试之下的结果如何,才会有后续。

不过,在印度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延期的情况之下,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主席 S. Somanath 给出的理由可能有点让人无言以对,说了什么呢?

那就是不希望波音星际客机发生的事情重演,所以,印度在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之中要非常小心,很显然,这“口锅”是美国来背上了,印度首次载人飞船飞行任务,因美国而改变,延期计划。

但其实呢?印度可能在技术方面也面临困境,毕竟自己从来没有做过关于载人飞船任务的事情,这一下就来了,那的确还是有点难,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印度要进行3次无人测试,才会开启“载人”的原因。

只不过,此前印度说可能进行机器人搭载,这一次没有明确披露,在后续进行说明的时候,再来看看。

而从“Gaganyaan”计划来讲,印度在首次载人过程之中“有人飞行”,是将选拔出来的四名宇航员空军上校普拉山斯·巴拉克里希南·奈尔(Prashanth Balakrishnan Nair)、上校阿吉特·克里希南(Ajit Krishnan)、上校安加德·普拉塔普(Angad Pratap)和中校舒邦舒·舒克拉(Shubhanshu Shukla)之中的3名,送往高度400公里的轨道,并在3天后,飞船将其带回地球。

如果成功了的话,印度将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和中国之后第4个独立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这也将开启印度的航天梦,因为印度除了载人任务之外,其目标是在2035年之前建造Bharatiya Antariksha站(印度空间站),并在2040年之前进行载人登月,所以,载人飞行是非常重要的。

但还是那句话,如果印度的G1/G2/G3任务都没有完全进行顺利的话,那后面的任务都可能继续延期。

所以,其实2026年实施首次载人飞船“载人”任务,还是不稳定。

印度居然心如明镜!指出航天问题

的确有点意思,在这一次印度航天局宣布计划之下, 印度居然心如明镜, ISRO 主席也公开指出了,印度需要改进这些目标——“就我而言,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主要是因为印度的工业能力,并补充说,在制造、发动机测试和数量方面存在限制。

因此因此,研究如何通过增加一点投资来扩大规模,并研究如何产生商业模式,才是印度的关键。

所以,这其实印度指出了自己的“家底太薄”了,无法支持大规模的航天任务,这是不是先给自己的载人飞船任务,未来的空间站任务等等做好提前“防御”,要是出现了失败,也没有什么的?所以,印度心知肚明,居然知道自己的问题。

不过,说实在的,他也说了一句实话,那就是印度在航天领域的确需要改进,在各方面的支持很薄弱。

此前印度月船三号任务,也就是令印度疯狂的任务,虽然在月球上完成了着陆,但整个过程之中,如果没有欧美的帮助,其自己的探测器到了什么地方,什么状态等等。

所以,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不少人都在说一句话,那就是印度月船三号到底什么情况了,其实就是数据还没有传过来,印度并没有发布。

而在月船三号任务成功之后,NASA,ECS发表祝贺的时候,也在抢功,我相信大家都看到了。所以,接下来印度就算是飞船任务成功完成了测试,后续自己在月船四号,载人登月等任务之下,还需要发力才行,如果始终靠依赖成长,这的确就需要时间了。

而这些背后的任务支持,就是印度的工业等问题,这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主席 S. Somanath 的说法可以说丝毫没有问题。虽然说印度可能很快加入中俄美的行列,但工业是其背后的致命伤。

1 阅读:114
环球科学猫

环球科学猫

用眼睛看科学,用科学的思维看世界(原创内容禁止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