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狐妖养孩

月醒醒 2024-12-16 18:14:20

(一)

丰城以前有个杏花村,村子不大,但人丁兴旺。某段时间村里的小孩突然接连失踪,叫家中的大人苦苦寻找而不得。故事还得从李家说起。

一天中午,李母正在家中烧饭,浑然不觉灾难正悄悄找上门来。

“啊!我的孩子呢?孩子不见了!”

一声妇人的尖叫划破天际。

此时若是有人路过,想必要被这一声吓得失魂。

这孩子并非李母所生,可她比自己的亲生骨肉丢了还要更加忧心——这可是他们全家的恩人兼债主家的孩子啊!如今却在自己家里丢了,这不是要他们的命吗!

李家属于村里较为贫苦的那一类,李父的腿脚有点毛病,干活不太利索,家里头也欠了亲朋好友不少债。

在许多个困难时期,李家都是在近邻村民们的帮助下撑过去的,尤属村东头的陈妈妈家帮的最多。

陈妈妈也有私心,她家有三个儿子,至今尚未娶妻,而李家恰好有三个亭亭玉立的闺女。虽说家里穷些,可这三个女儿都个顶个的勤劳能干。

尤其是最小的女儿盼夏,自小就是美人胚子,聪敏温婉,一双大眼睛像是会说话,人见人爱,村里的许多人家可都为自己儿子盯着呢。

陈妈妈自然也希望能有机会让儿子与李家的女儿修成正果。

明眼人看来,陈家三个儿子从品行到样貌,都与李家三个女儿浑然不搭——个个长得肥头大耳,好吃懒做不说,且行为下流,被人抓到好几次偷看人家姑娘沐浴甚至当面对姑娘动手动脚,在村里的名声简直糟透了,哪家父母会将闺女的幸福交到这样的人手上啊?

虽然老话说“人穷志不穷”,但在贫穷得快过不下去的现实面前,多数人是“人穷志短”。李家艰难得等米下锅的时候,四处东凑西借也撑不了几日,还是陈妈妈最大方,能真正帮他们渡过难关。

虽然欠下陈家不少银子以及人情,但开明的李家二老并不会就此卖掉三个女儿。每次立借据时都再三保证一定会如数归还,哪怕陈妈妈给出“以后都是一家人不必如此客气”之类赤裸裸的明示,二老都没有松过口风。

陈妈妈见他们如此坚决,倒也没有怎么威逼。总之债务没还清,她就觉得自家和李家要比村里其他人家都更亲近一些,儿女们的亲事也就更有希望一些。

这天,陈妈妈的妹妹带着孩子来家里玩。陈妈妈好不容易见一次娘家人,当下就欢欢喜喜地拉着妹妹出去逛了,把外甥暂时托付在了李家。

这点小忙,李母立马答应下来。可没想到她只是去烧个饭的功夫,孩子就不见了。

初时她怕孩子冷,就将他安放在了内室的床上,等她忙完过来,里面哪还有孩子的踪影。

过往陈妈妈热情的帮助以及对儿女们亲事的明示在此时一一浮现出来,李母的心就如同扔进了滚烫的油锅里,煎熬不已——这孩子必须要找到!不然他们家可就算完了!

农家的孩子不比那等尊贵人家的千金,日日闭门不出久居深宅,即便是女儿也要下地干活。

正午时分,强烈的太阳光照得辛勤劳作的人儿颇为不适。李家的小女儿盼夏见母亲今日迟迟未来送饭,心下起疑,便和父亲打了声招呼要回家去看看。

刚走到家门口还未进屋,就听见屋子里有人四处跑动的杂乱声响。李母一出现就是这幅慌里慌张的样子,恍若犯了什么杀头的重罪。

得知是恩人家的孩子不见了,盼夏也跟着焦心起来。但眼下还有更紧要的事要做,就是处理一下母亲手上还在往外流血的伤口。

李母是个藏不住事的人,何况是如此严重的大事,慌得她一个不小心就将饭碗打碎,还割破了手指,口子看起来还挺深。但饶是这样,她也似乎浑然不觉,嘴里还一直念叨着“孩子”“孩子”。

见母亲没法专心做事,盼夏便托邻家的婶子帮忙一块儿把饭给田里的父亲姐姐们送去,而她则是上街去买点金疮药来。

盼夏今日来的济民堂是她平日给父亲拿药的老地方了,这家掌柜心肠好,知她家境不好,多次给她赊账甚至直言让她少给些。李母知道后,就时常让女儿给掌柜带点自家的瓜果点心。

一来二去的,大家渐渐相熟起来。

这次也不例外,掌柜的只收了一半钱,就让盼夏赶紧拿药回去了。

前面还一帆风顺的,半道却忽然下起雨来。

盼夏躲在屋檐下有些心急,也不知这雨要下到几时才会停。若非离家还有好一段路,她都打算冒雨跑回去了,只怕父母看到她一身湿透后又会骂她。

躲雨的人越来越多,盼夏被挤到了边上,险些被挤出去。旁边正好是一家伞铺,她羡慕地看过去,若是此时手里能有一把伞,哪怕破点,她也不用在这耽搁了,母亲还在家忍着疼痛呢。

下雨天,伞铺周围最是热闹,有个路人问了小贩一句:“您家伞卖得这么便宜,怕是赔本生意吧!”

小贩笑呵呵道:“那倒不会!客人们用坏了会再来买,我也是一样挣钱!虽说每把挣得比别家少些,但来我这买的人多呀!所谓积少成多嘛!”

人群中不知是谁忽然插了一句:“怪不得开价这么便宜,原来是便宜没好货啊!故意把伞做得易坏些,好让更多的人回来买是吧!”

小贩一听这话就着急起来:“哪能啊!大婶您别胡乱冤枉人!我家卖的是纸伞,自然是容易坏些!可没偷工减料啊!”

在一旁躲雨的盼夏听到熟悉的声音,偏头看去,还真看到了熟人——这不是同村的朱大婶嘛!

朱大婶一边愤愤出声,一边举着把破伞在小贩面前晃悠。

“挣得是什么黑心钱!我从未见过如此不经用的伞!中秋那会儿才买的,刚刚出门发现快要下雨还打算拿出来用一用,一打开,嚯!给它吓一愣神!这就坏了!您瞧瞧是不是我冤枉您!还不如我手里这把,我这都几年前买的了,比你家伞可结实多了!”

小贩一边忙着招呼其他客人,一边奋力反驳朱大婶的话:“哎哎哎!大婶别空口白牙污蔑人啊!是不是您在家不小心弄坏了伞?”

“你胡说什么呢!你说我故意弄坏来讹你?你可真够黑心的!赶紧给我赔钱!”

两人吵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肯落下风。

后来买伞的人多了,有人不耐烦地让朱大婶别在前面挡着,她才不甘不愿地拿着破伞离开了。

恰在此时,朱大婶瞧见了在屋檐下躲雨的盼夏。这小姑娘长得可真水灵,确实招人喜欢!见她没伞,朱大婶便走过去邀她一同进伞里来,两人作伴回家。

盼夏礼貌道谢后钻进伞下,和朱大婶一路聊了回去。

从对话中,盼夏得知,朱大婶此行是给她在集市上的丈夫送饭来的。本来带了两把伞来,谁知新买的那把这么容易就坏了,可把她气得够呛。

听到朱大婶说起自己的丈夫,盼夏有些疑惑:“大叔病好些了吗?前些日子我爹腿伤复发,我给他在钟大夫那儿拿点药,刚好看到了大叔。”好得未免有点快,这句她没说。

“是病了。这不,你业林大哥回来了,这是我们全家的大喜事儿啊!我们都想着要好好弥补他。于是啊,我家那口子不顾病痛也要上山去打点野味回来,除了自己吃,也还能卖点钱。这不,昨儿个他收获挺丰厚的,今儿就出来售卖了。呵呵!”

两人这么聊着,很快就回到杏花村了。

与朱大婶告别后,盼夏有些不适地皱了皱鼻头。

方才与朱大婶同撑一把伞时,两人靠得极近,盼夏似乎从朱大婶身上闻到了狐狸的骚味。

但后来听了朱大婶的话,便以为是她丈夫上山猎野味时沾染上的气味,回到家又传给了妻子。这倒不奇怪,盼夏没多想就进屋了。

至于自家把陈家孩子丢了的事,盼夏却是没有说与朱大婶听,只求能在陈妈妈发现以前,尽快找到丢失的孩子。

但活生生的一个人丢了,这是瞒不住的,也瞒不了多久。陈妈妈和她妹妹回到村里后,还没回家就先来了李家接孩子。

终究是要面对的,毕竟是在自己的责任范围内出的事。李母扑通一声跪在陈妈妈两人面前,声泪俱下地向她们道歉。

陈妈妈还没反应过来,对于自己接收到的事实满满的不可置信,而她的妹妹却是登时嚎啕大哭起来,奋力捶打着跪在地上的李母。

盼夏从街上买药回来给母亲敷上后就没再出去,就是担心会有这一刻。如今,她好歹能在旁边帮母亲分担一点压力。

陈妈妈这时却冷静下来,她从李母的叙述中得知,孩子是忽然之间就消失不见的,而且问了邻居家常在门口玩耍的几个小孩,都说没有看到可疑人士,搞不好是熟人做的。

她劝妹妹不要将此事声张,大家偷偷地找,或许还能找到。现下孩子既然已经丢了,把孩子找回来才是当务之急,否则就是把李家一家人都打死,也换不回孩子。

结果事情的发展远远超出众人的预料。还没等陈妈妈她们去找,隔天就又有孩子失踪了。这次是李家隔壁的两个孩子,听说也是大人一转身进屋就突然消失不见的。

这还没完,接连几日,村里不断有孩子失踪。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有孩子的人家都紧张得不行,巴不得连解手的功夫都盯紧孩子。

短时间内这么多人家的孩子失踪,陈妈妈之前的推测也就不攻自破了,此时再瞒着也没了意义,倒不如说开了,与那些丢了孩子的人家一块儿想办法找。

很快,村里丢了孩子的妇人就聚集在一起,说是讨论讨论想点办法,可一提起孩子的事,大家都禁不住哭作一团,好长时间都无法完整地说出一句话来。

其中,朱大婶哭得最响亮,其他妇人的哭声加在一起都盖不住她一个人的。

众人一问才知,朱大婶家那还不满两岁的小儿子也不见了。

其他妇人听了这消息,竟一时忘了自己失去孩子的痛苦。若论起这般痛苦,村里怕是没人比得过朱大婶。

“唉!她也是个可怜人啊!大儿子从小就走丢了,前些日子才回来的,不知历经了多少颠簸……但甭管怎么回来的,好歹是一家团圆了。没想到这才多久,小儿子又不见了,这叫一个当母亲的如何承受得来啊!”

当下,其他妇人渐渐止住了哭声,反倒过来安慰起朱大婶来。

当天,盼夏怕母亲承受不住,也陪同过来了。看到朱大婶哭得如此模样,她也有些不忍,便上前劝慰了几句。

刚一靠近朱大婶,她又闻到了那股狐狸特有的骚味。盼夏的嗅觉确实比旁人敏锐些,她深信就是狐狸的味道!

但想着村里的人都是要天天干活的,累了乏了就躺下歇息,偶尔几日不沐浴更衣也是有的。因此,这一次她也没有多想。

“会不会是齐府的那位?”妇人们的抽抽噎噎渐渐消停下来,有人便说了这么一句。

此话一出,立即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落虹街那边有个大户齐家,府中有位连姨娘,虽说长相并不惊艳,但在府里的地位十分稳固,只因其父是齐老爷的恩人,曾经在齐老爷最困难的时候给过几个炊饼。

齐老爷发达后便来寻恩人,谁料恩人已逝,只留下一个病弱的女儿。齐老爷便将恩人的女儿接回了府,这便是连姨娘。

连姨娘自小身体不好,药罐子一个,齐老爷担心她的身体受不住,便不让她怀孕生子,但嫁做人妇的哪个不想拥有属于自己的孩子,连姨娘也不例外。

齐老爷劝不动她,只好由着她去了。

原以为不会有什么结果的,可没想到这连姨娘看着瘦瘦小小的一个,意志力却十分惊人,一连喝了七八年的苦药,寺庙佛堂这些地方更是去求了无数次,终于让她给怀上了。

生产的时候更是艰难无比,险些去了半条命,但孩子也算是平安落地了。

可惜天公不作美,也或许是她命里无子,没过几年,老天就把她好不容易生下的孩子又给收回去了。

自此,连姨娘整个人变得有些疯疯傻傻,偶尔神志清明的时候还在琢磨孩子的事情。

后来,终于让她给想到,要从亲戚那里过继一个男孩过来。

怎奈接连联系了好几户,人家都不同意。

虽说连姨娘在府里受宠,但这齐老爷都有五六个儿子了,光是正室夫人就有两个,连姨娘的那些亲戚们家境也都算殷实,何苦想不开让孩子来这受罪,真以为是当皇太子呢!

见希望落空,连姨娘又灰败了一阵。后来,她索性放开了,也不管什么亲属血缘关系,连朋友家的孩子也惦记上了。

有一回,连姨娘的一个旧交急匆匆跑来齐府,说要找回自己的孩子,齐老爷还以为她在说笑。等众人一同走到连姨娘房里,看到床上酣睡的孩子,才知她如今真干出了偷孩子这种事来。

朋友念在她失智就没多计较,只是从此以后再也不敢让孩子在她跟前露面了。

这还只是开始。此后,附近街坊人家的孩子不断有失踪的,出去玩了一会儿就不见影了,最终每次都是在齐府连姨娘房里找到的。

因此,如今杏花村里的孩子们不见了,有人立即联想到了齐府的连姨娘。没想到以前只是偷近邻街上人家的孩子,现在魔爪都伸到南郊的小村子里来了。

很快就有妇人从齐府打探消息回来,弄清楚了此事其实与连姨娘毫无关联。

齐老爷虽然宠爱连姨娘,但从不跟着她一块儿胡闹。每次发现别人家的孩子被弄到府里来了,他都会主动派人将孩子送还。若恰好遇上人家登门来寻,齐老爷还会当面道歉,并附上一点补偿。

齐老爷在这方面的品行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既如今连他都说孩子不在他府里,那就是真的不在,半点不作假。

孩子既不是被连姨娘偷走的,那会是谁呢?这么多孩子,一个人怕是办不到,多半是有团伙的。如若不然,就只能是神鬼作怪了。

(二)

距离村里第一个孩子失踪,已经过去快一个月了。

这些失踪的孩子大多还很年幼,有些甚至还不会说话,正是最离不开母亲的时候。

而他们的母亲也正苦苦挂念着他们,想着自己的孩子还这么小,稍微使点劲儿就能让他们丧命。如今都过去这么久了,只怕凶多吉少啊!

这日,李家小女儿盼夏最后一个从地里收工回家。路过陈妈妈家时,她低着头迅速走过,走了老远还不敢回头。

路过朱大婶家时,朱大婶正好走出来,看到是她,挤出一个笑容来,只是那哭肿的一双眼睛叫人看了心疼不已。

盼夏免不了又上前关心几句。令她惊奇的是,过去这么久了,这朱大婶身上怎么还有一股狐狸的味道。但看她身上的衣裳,倒不是之前那套了,应该是沐浴过的,但为何……

盼夏顿时联想到了话本子里那些狐妖混居于人类当中的故事。她不着痕迹地打量着朱大婶,大婶比自己在村里待的时间可长多了,但也没听谁说朱大婶做了害人的事。就算是狐狸变的,只要不害村民就好了……不过这也只是自己的猜测。

盼夏回过神来,又觉得自己想得太离谱了,或许朱大婶只是近来因为失去孩子悲伤过度,无暇清洁罢了。她也不好直接将此话挑明,便带着疑惑回家了。

又是一天傍晚,盼夏扛着农具走在回家的路上。忽然,一个小男孩拽住了她的衣角。

盼夏蹲下来与他交谈了几句,得知小男孩叫诚诚,跟母亲走丢了,不知怎么就来了这边。

见天色已晚,一时也找不到他的家人,盼夏便带着这个孩子回了家。

隔天,村里的人听说李家带回来一个跟家人走散的孩子,都纷纷跑来辨认,结果都失望而归,这并不是他们家的孩子。

白天,盼夏他们都要出去干活,李母却是在家的,空了便带着诚诚四处问人,想帮他找到家人,可附近的人都不认识他。不得已,李母只好又将他带回家来。

如此一连几日,诚诚都是住在李家。

由于担心再次发生以前那种孩子失踪的事,盼夏便提出出去干活时带上诚诚,起码要让他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

小男孩甚是乖巧听话,让他坐着便坐着,也不会到处乱跑,给他吃什么都不挑,平时安静得很,不吵不闹。

某天,盼夏在地里忙着,习惯性地回头看一眼诚诚,却不想这次没看到他的人影。她立时慌了神,急得扔下农具就跑去找。

问了父亲他们却都说没注意到,后来还是从一个老伯嘴里听说是往后山方向去了。

李父见女儿在田埂上跑来跑去问人,知是大事不妙。问清楚后,也要同她一块儿去找,可却被面前的老伯给拦下了。

“诶!年轻人不了解,老李你怎地也不知!后山有个狐狸洞,听说里面的狐狸凶残无比,闹腾起来连壮汉都不是对手!你们可别轻易去招惹啊!”

“都是编的故事吓小孩儿的,老伯,您别拦着我们,那孩子必须赶紧找到!”李父拉着女儿就要继续向前。

“真不是我老头子骗你们!怎么就不信呢……哦对了,你大可以去问问你铁牛哥,上回他们刚从狐狸洞那儿回来,说是无端端冒起了火,险些烧伤了路过的妇人。要不是他们及时灭火,后果只怕不堪设想……”

这一回,李家父女确实有些被吓住了,但人终归还是要找的,他们便又回去多喊了几位壮实些的村民前来帮忙。

听说又有孩子丢了,村民们义愤填膺,异口同声说着不把孩子找回来誓不罢休!

以往没看住也就罢了,这次却是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丢了,且还有人看到了孩子离去的方向。现在去找,兴许还有可能找回来。

这个村子虽然贫穷,但遇上困难时,大家总是协力相助,这般善举最是温暖人心。

于是,众人带着趁手的工具一同来到后山。盼夏原本也要来,但被父亲勒令回去了。此番来的都是村里的男子,若真是碰上什么厉害的野兽,也逃得快些。

此次寻找孩子之行要比众人预想中的容易得多,明明没有下雨,可山路上却一路留下了小男孩的脚印。顺着这些小脚印,大家很快来到狐狸洞这边。

原本听了老伯的话,李父等人都想着千万要避开这个洞才行,没想到正好循着线索来到这里。

众人虽然害怕,但一想到孩子在里面,也就硬着头皮进洞去了。他们猜想,或是孩子贪玩,被小狐狸给吸引过来也是有可能的,怕只怕孩子被狐狸给抓伤了咬伤了,那可就难办了。

虽说是狐狸洞,可从外面看分明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山洞,几个大人进去一点也不拥挤。

有人提前预备了火石,但由于过于紧张,一直没打着。终于,一束火光亮了起来,不但照亮了前行的路,也给众人以一丝温暖和安全感。

不知何时,一阵风过来,火把瞬间熄灭了。

“啊!什么东西!什么东西在抓我!救命啊!”众人正在黑暗中不知所措时,一个村民忽然大叫起来。一听这声音,大伙儿都吓得战战兢兢起来,更不敢往前多走一步了。

“呵!这就是害死我儿的凶手么?还想来第二次?”一个尖细的女声从山洞深处传出。

不一会儿,就有好几个村民齐刷刷被击倒在了地上,哀嚎声不绝于耳。

李父在这时感到一双利爪悄悄抚上了自己的脖颈,在利爪即将要刺破他薄薄的皮肤时,忽然感觉自己又被一股力量推开了。

“娘亲不要杀他,他是好人。”突然听见诚诚的声音,李父又惊又喜。孩子果然在这,只是,听他说的话,怎么好似自己是被引诱过来的。

“诚诚,是你吗?”李父迫不及待要得到确认,喊出来的声音由于恐惧竟然有些微颤抖。

黑暗中,传来小男孩脆生生的回应。

还真是诚诚!李父面色复杂,总觉得自己今日这遭做错了,本不该带着好心的村民们来此赴死的。

即便盼夏此刻在这,怕是也觉得奇怪。小男孩这几日都在李家,跟盼夏挨得近的时候不是没有,但盼夏从未在他身上闻到过狐狸的味道。

倒在地上的几个村民此时也回过神来,顿时怒不可遏,对着诚诚这么个小孩子连同他后面的娘亲一块儿骂起来。

人类的无知和歹毒,狐妖早就见识过了。此时听到他们又在骂自己仅剩的一个孩子,气得要动手杀了这些人。

关键时刻,诚诚又出来阻止。生怕娘亲再生气,他赶紧出口制止那几个继续口不择言的村民。

“你们村里的孩子就在这里,不信的话就过来看。”

果然,村民们的注意力一下就被转移了:什么?丢失的孩子在这里?

正在此刻,不知从哪散发出来的光芒瞬间照亮了整个山洞。

大家终于看清了诚诚以及他嘴里的“娘亲”的样子。果然是个狐妖,生得一副媚骨妖娆,勾人心魂。可却是心肠歹毒,要偷人类孩子的坏种!

村民们实在怕了狐妖的利爪,只敢在心里骂她。

诚诚带着他们进来,里面居然别有洞天,十分宽阔不说,日常人类生活的那些用具都应有尽有。若是不说,谁又知道这竟是狐妖的住所呢?

“我娘亲并没有伤害你们的孩子,只是把他们抓来。不信的话,你们过来看。”诚诚又重复了一次刚才的话。

看到床上那些睡得正香的孩子,大伙儿都难以置信般用手揉了揉眼睛,再三辨认——确实是村里人家丢了的那几个。

有人壮起胆子上前摸摸孩子,想看看是不是狐妖变的。

可当切切实实摸到孩子柔软的身躯时,他就确定小男孩没说谎。

原来狐妖真的没有伤害他们的孩子,而且看这些孩子都个个脸色红润,白白胖胖的,比先前在自家养的还好,令人惊喜的同时也令人费解:狐妖为什么要这么做?

身后的小男孩似乎听到了他们的心声,突然发话道:“是你们,先烧死了我的兄弟姐妹们。我娘亲很生气,就把你们的孩子也抓过来了。”

在小男孩断断续续的讲述中,村民们总算弄清楚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原来,一个月前,狐狸洞突然被人放火焚烧。当时狐妖正在沉睡,等她反应过来已来不及施救,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几个孩子被活活烧死。

幸好后来有人往里面泼水灭火,不然她和诚诚纵然不死,也要身负重伤了。

狐妖一下失去了几乎所有的孩子,登时火冒三丈,陆续去村子里把人类的孩子也偷来了。

但她看着那些可爱的人类之子时,却是不忍心下手了,反而将他们都当成自己的亲生孩子一般照顾得很好。

原本她让诚诚去把人类引过来,可怎知诚诚在短短几日的相处中就对人类如此不舍,还替他们求情。

看着地上那些被她的利爪划出一道道血痕的村民,狐妖忽然想到了自己在大火中惨死的孩子们,顿时有些怔愣——她好似并没有预想中的报复的快感。

诚诚方才和她说,有一家人待他特别好,让她别伤害他们。

听完前因后果,一个村民颤颤巍巍道:“我……我知道了。”

“那日,我和几个伙伴砍柴下山,原本是不走这边的,有人看到这边有火光,怕是山火,于是我们都赶紧跑过来救火,当时好像看到了村里一位妇人的身影。

后来我们回到村里问那妇人,她却什么也不肯说……真是对不住啊,我们以为没人会在洞里,哪知道还有别的生命在里面。害了你的孩儿们,是我们人类的错……”

村民说着说着竟然流下泪来。万物皆有灵。村里的人家丢了一个孩子都哭天抢地的,而狐妖却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葬身火海,且永远回不来了,这种痛苦根本难以想象……

狐妖最后道:“你们人类口口声声念着什么仁义道德,可做出来的事却是天理难容!我与你们人类向来井水不犯河水,何苦受你们欺负……

罢……今日你们也受了伤,纵然把你们都杀了,我的孩子也回不来了……”

说完,狐妖转身离去,看起来十分落寞。

这时,洞里忽然一阵强风袭来,将抱着孩子的村民们都推到洞外去了。众人眼睁睁看着山洞里的光亮熄灭,而狐妖与她仅剩的一个孩子渐渐隐没在了黑暗处。

大伙儿死里逃生回来,头也不回地跑下了山,生怕那狐妖反悔,又回过头来抓他们。

当初在狐妖面前说出真相的村民,一路下山都是铁青着脸。

方才在狐妖那里,他不便说出那引火妇人的真实身份,就怕狐妖去寻仇。

但一回到村里,他和其他人把孩子一一归还后,就径直去了朱大婶家。

随行的人互相看一眼,不必明说,谁都知道他要去做什么,于是都纷纷跟上了。那些意外抱回自己孩子的人家,惊喜之余也疑惑重重,便也随同他们过来了。

朱大婶家的孩子是最后归还的。她还没来得及从失而复得的喜悦中回转过神来,就接收到了村里一个叫吴铁牛的汉子怪罪的眼神以及质问。

到了这时,她才发现,自家巴掌大的院子里已经站满了人,所有人都在等一个真相。

听完刚从后山回来的村民们的经历,在场的人无不称奇。只有朱大婶,此时有些抬不起头来。在众人的逼问下,她只好坦白了一切。

此前,她走丢多年的大儿子忽然回来,她便想着多挣点钱买点好东西补偿儿子。

正巧,她听人说狐狸的皮毛能卖不少钱,就起了这门心思,一个人壮起胆子来到后山狐狸洞外。

由于心里害怕,她抛火种时甚至都没看准,有些扔到了洞外的草丛里。火势越来越大,甚至引起了另一头下山村民们的注意。若非他们及时来救火,纵是没烧死狐狸,也要烧毁半座山林了。

朱大婶第一次干这种事,看见有人过来,吓得头也不回地跑了,又哪里知道她一时的鬼迷心窍造成了什么恶果。

“朱大婶,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同为做母亲的,你应该最懂失去孩子的痛苦,为何还要毁掉狐狸的孩子们?”

“朱大婶,怎么还贼喊捉贼呢!我当初见你哭得可怜,还好心安慰,哪知你才是罪魁祸首!你自食恶果也罢了,何苦连累我们的孩子?”

“要不是我儿命大,若是死在狐妖手里,我非得让你偿命!”

在场刚刚接回孩子的妇人们都看不下去,纷纷开口斥责。

“就是啊,你自己干的恶事,还得让我们替你顶罪!你看看我们身上这些伤,你怎么补偿我们啊?”刚从后山下来的村民忍着身体的痛楚,此刻嚎得最大声。

对于给村民们造成的种种伤害和损失,朱大婶一家自是难辞其咎。然而更让他们不知该如何弥补的是狐妖一家。

此后,每年狐妖孩子的忌日,朱大婶都会独自一人上山,奉上许多禽肉摆在狐狸洞口,并虔诚地跪在洞口忏悔。狐妖从未动过分毫,但也没再残害山下的村民。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