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之《狂飙》最大败笔,“高启强”拍得太好了,角色太丰满

一号听众 2025-01-13 16:02:37

《狂飙》虽已播出将近两年时间,但其剧情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

从主角张颂文、张译,到配角高叶、李健,还有杀人前总爱叼根棒棒糖的杀手老默,每个角色、每一幕高能情节,都让人记在心里,反复咂摸滋味。

没谁敢说,这不是部好剧。

那时,大街小巷全在追剧,《孙子兵法》都被抢光了,飞机上乘客齐刷刷地看《狂飙》,还有它那一路飙升的收视率和口碑,这些都摆在那儿呢,啥都不用说了。

不过,眼瞧见好多人开始争着模仿高启强,学他说话腔调,学他走路样子,甚至去买《孙子兵法》,想走他那条“成功路”,这时候我们才猛地反应过来,这部剧有个大问题。

啥问题呢?就是导演、编剧把高启强这个角色塑造得太完美、太立体、太鲜活了。为啥这么讲?大伙接着往下瞧。

高启强是啥人?

二十年前,就是旧厂街那个浑身鱼腥味、为了生活拼命的小鱼贩。爹妈走得早,才十几岁的他就挑起养家糊口的担子,供弟弟妹妹吃喝、上学。

可他这么吃苦耐劳、老实巴交的,不是被唐家兄弟欺负、勒索,就是遭他们打骂、嫌弃。

张颂文演的高启强在拘留所里吃饺子,含着泪对着安欣凄然一笑,那一刻,估计所有观众都被这个小人物的无助和挣扎给狠狠刺痛了,也被张颂文那精湛演技给彻底征服了。

生活里,像他这样在底层苦苦挣扎的人太多了。

就因为大家有这份同情心、同理心,所以开始关注他,盼着他能带着弟弟妹妹过上好日子,摆脱小人物的无奈和辛酸。

既然有了共鸣、认同感,大家就容易信高启强,觉得他的转变都是让生活逼的,是命运弄人,有太多身不由己。

比如说,为了保住卖鱼的摊位,他开始把安欣当成无形中的“保护伞”;

为了给弟弟凑钱实现理想,疼爱弟弟的他答应唐家兄弟的邀请,去收拾徐雷;

再比如,为了躲开徐江的性命威胁,他利用老默、联合陈书婷,干掉徐江。

但他真的只是被逼无奈吗?

不是,高启强骨子里的恶,才是他能当上黑社会老大的根源。

一个人想成功,又不是只有高启强这条路可走。每次抉择,他都能跟安欣走上另一条光明大道。

况且,安欣可给过他那么多回机会呢。

不过呢,编剧把当时高启强那种无奈的处境,还有被命运推着走的状态,描绘得实在太真实、太残酷了。

这就让高启强不相信安欣,不相信警察,靠着心狠手辣,打着江湖义气的旗号,拉起了一支有点像“梁山好汉”的队伍,想着靠这个去争得一切,对抗所有阻碍。

打从徐雷死了,他隐瞒真相,收下那两万块钱开始,就走上歪路了。

后来他杀了徐江,又傍上陈书婷,还跪在地上认陈泰当干爹,这时候,他心里的恶念已经被虚荣、金钱和对权力的野心给彻底勾起来了。

你说,当人上人的滋味多诱人啊,再也不用被人踩在脚下,为了生活苦苦挣扎。

在权力、金钱,还有当大哥带来的虚荣这些欲望的驱使下,高启强就开始一次次杀人,把那些挡在他人生“逆袭”路上的绊脚石都踢开。

到这会儿,他手上沾满了鲜血,还连累了无辜的人,严重触犯了法律,犯下的罪行根本没法饶恕。

但问题就出在,大家一开始就认定他每次改变都是没办法,是生活逼的,毕竟他曾经也是个可怜的小人物。

这么一来,《狂飙》这部剧,硬生生把高启强的经历拍成了一个小人物超级励志的发家、逆袭故事。

结果好多人自然而然就把他当成偶像,带着滤镜去看他。

大错特错了!社会上像高启强那样在底层挣扎的人多得是,为啥别人没变成他那样?

原因就是,这些人本质是善良的,没有高启强那么大的野心,也没他那么狠的心肠。

一旦一个人被权力、野心、金钱这些欲望完全控制,那他早就把“良心”给扔了。

有人觉得高启强对老婆挺好,可一开始他就是在利用陈书婷。

就算后来真的对大嫂有感情了,他也从来没打算为了她收手,不再混江湖,让她不用再过那种提心吊胆、四处漂泊的日子。

他根本舍不得放下自己一手建立的商业帝国,还有拥有的那些荣华富贵,最后害得陈书婷丢了性命。

而且,高启强明明答应陈书婷会照顾好她儿子,可后来还是派人去刺杀高晓晨。

就凭这些,你还觉得他爱陈书婷吗?别傻了,他爱的只有自己。

还有人说高启强对兄弟讲义气,特别是对唐小龙、唐小虎兄弟和老默。

确实,从表面上看,高启强对这几个人好得没话说,给唐小龙弄游戏厅,送唐小虎去学管理,还帮老默养孩子。

但别忘了,这些人都为高启强搭上了性命,没一个有好结局。

高启强就是个会拿捏人心、操控人心的人,他做的每件看似善意的事,背后都有自己的算计。

就因为这些人对他有用、能依靠,他才会对他们好,这完全就是假好心。

从他拿黄瑶的命威胁老默,让老默去杀安欣这件事,就能看得明明白白。

也有人讲,高启强对自己的兄弟姐妹,一直都很亲近。

高启强是为了兄弟姐妹才走上黑化这条路,是想给他们更好的生活,才变得心狠手辣。

说不定,这就是他仅存的那点情义与善良了吧。

可事实呢?高启盛贩毒的事儿暴露后,高启强二话不说就选择舍弃弟弟保全自己,就眼睁睁看着高启盛死在自己面前。

但凡他多关心弟弟一点,从一开始就打消高启盛的歪念头,劝他去自首,高启盛也不至于被警察击毙。

还有人讲高启强对黄瑶特别好,让她像大小姐一样吃喝不愁,供她上学读书,还安排她进公司。

但这真的是纯粹的好吗?不是的,他这么做不过是为了让自己良心好受点,同时好控制、防备黄瑶,好让黄瑶为他卖命。

要不然,原本已经改过自新的老默,怎么会又走上绝路?怎么会弄得家庭破碎,没法照顾女儿?

就算高启强救了黄瑶,我也不觉得这是他心底善良的体现。

这么看来,高启强也就是被演员演得好,被导演、编剧塑造得好罢了。

仔细琢磨一下,他对别人的好,哪个不是有目的的,哪个不是为了自己?

说白了,高启强最爱的还是他自己。

这部剧除了高启强,还有个让人遗憾的地方,就是大部分黑势力角色的塑造。

像特别护着哥哥的高启盛,把儿子看得比命还重的徐江,对女儿满怀深爱的老默,还有对高启强忠心耿耿的唐家兄弟。

他们每个人背后的家庭情况、情感经历,都被刻画得十分丰富、立体,结果让观众对这些反派,不知不觉就产生了理解和同情。

感觉他们都像是有血有肉、重情重义的人,变坏好像也能说得通。

反观安欣这些正派角色,不是没结婚,就是剧中不怎么展现他们的家庭和妻儿。

就连安欣父母的死因,也只是简单提了一下,没有更多戏份。

这就使得正派角色整体给人的感觉不够分量,人设没反派那么丰满,感情也没那么充沛,人物形象也不够鲜活立体。

整部剧里,唯一让人觉得形象生动的正派角色,也就只有李响了。

因为剧中对他的描写比较多,所以他下线的时候,观众才会那么惋惜,觉得意难平。

从这就能看出来,编剧在正反派戏份和角色塑造上没做到公平分配,结果整部剧的重点都偏向了以高启强为首的黑恶势力。

这种剧情设定,跟其他扫黑题材的剧比起来,确实视角更独特,手法更新颖,看着也更有意思,能牢牢抓住观众眼球。

可问题也来了,这么一来,观众越来越喜欢高启强,反倒对张译演的小警察安欣,没多少欣赏和夸赞。

这真的是这部剧的一大遗憾。

直到现在,还有人深陷对高启强的盲目喜爱里,为他喊冤叫屈,觉得黄瑶举报高启强是忘恩负义,大骂黄瑶是白眼狼。

还有些人有样学样地模仿高启强,幻想着能像他一样实现人生逆袭。

但别忘了,高启强害死了徐江、李青的父亲、李响、谭思言,害了那么多人,这样的人居然被当成偶像,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不过话说回来,这可不是演员的问题。

我们得好好感谢张颂文,是他那精湛的演技,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内心复杂、善恶交织的高启强。

但真心不希望,就因为剧作的侧重点和讲故事的方式,让这部作品给下一代带来不好的影响。

所以啊,有些人清醒清醒!高启强可不像你们想得那么好。

这部剧真正的价值,是通过展现恶,来凸显安欣、李响这些守护正义、坚守善良的勇士,他们背后付出的艰辛和他们的伟大之处。

比起追捧“高启强”这类反派人物,我们更应该心怀感恩,敬重那些在反腐扫黑一线的孤胆英雄。

同时,我们也要大力呼唤、赞美更多守护正义的平凡英雄。

我们能过上安稳平静、幸福平安的日子,离不开每一位英雄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付出。

事实不就是这样吗?我们都该好好反思反思,别再被错误的价值观带偏了。只有正视这些真正的英雄,才能让社会变得更好,让正义之光永远闪耀。

0 阅读:18
一号听众

一号听众

专注于分享情感故事、心理分析和生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