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土播种,燕麦种子超低温,萌发临界温度,北极圈试验站
你有没有想过,在北极圈那种极度寒冷的地方,竟然也有人种庄稼?是的,你没听错,就是种庄稼。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事儿,关键词是:冻土播种、燕麦种子、超低温、萌发临界温度,还有北极圈试验站。
先给大家说个身边的事儿吧。我有个网友,是个探险爱好者,去年夏天去了趟北极圈。他说那里的环境简直让人惊叹,茫茫白雪覆盖着一切,温度低得能把人的耳朵都冻掉。他在那里参观了一个特别的研究站,专门研究在冻土上种东西的事儿。
你想想啊,在咱们这儿,春天种地都得等温度合适了,种子才能发芽。可是在北极圈,气温常常是零下二三十度,甚至更低。那在这儿种东西,这得多难啊?
就说燕麦这玩意儿,咱平常在华北地区种燕麦,温度合适,土壤湿润,十天左右就能发芽。可在北极圈那块,温度那么低,燕麦种子还能有萌发的可能吗?
咱都知道,大部分农作物在不同的温度下,萌发的情况那是大不一样的。比如说菠菜,在 15 度的时候,7 天左右就能长出嫩嫩的绿芽,可要是温度降到 5 度,那这发芽的过程就能拖到 15 天,而且出来的芽也不那么精神。再比如芹菜,在 20 度左右,大概 5 天就能发芽,但温度降到 10 度,发芽的时间就得翻倍。
那在北极圈这样超低温的环境里,燕麦种子的萌发临界温度是多少呢?
有个河北的老农跟我说,他在老家种了一辈子地,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能在那样冷的地方种东西。他给我讲,小时候村里有个老辈人,冬天没事的时候,就会跟他们孩子说,传说在很远很远的北方,有一群人试着在那种永远都结冰的地里种东西,可从来没成功过。
其实,早在很多年之前,就有一些国外的研究机构在北极圈开展了这样的试验。他们种了各种各样的农作物,有燕麦,也有其他冷门的品种,比如黑麦草、紫羊茅、冰草等等。这些品种在咱们华北、华南等地都不是常见的农作物,甚至有的都没听说过。但是在这个北极圈试验站,科学家们想看看它们的表现。
据说,最初的试验并不顺利。那些种子大部分都还没来得及发芽,就被冻死了。这就好比咱们在北方,冬天在外面放着盆里的水,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都成冰了,哪还有水的影子啊。但是科学家们没那么容易放弃,他们不断尝试各种方法,调整土壤的湿度、光照,还尝试了各种各样的保温技术。
你猜怎么着?在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努力之后,他们居然发现,在特定的条件下,燕麦种子在这种超低温的冻土中是有萌发的可能的。
那这个“特定条件”到底是什么样呢?
有个网友分享说,他在网上看到过这个试验站的报道。科学家们通过搭建特殊的温室大棚,在大棚里模拟出相对温和的温度环境。而且,在种植过程中,对土壤的成分和水分进行了精细的调控。在这样一系列的努力下,燕麦种子在连续低温的环境下,大概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终于有了萌发的迹象。
咱们再说说其他作物在这片试验田的情况。
先说这黑麦草,在华北平原,普通的黑麦草在适宜的温度下,播种后一周左右就能长出嫩绿的叶片,要是温度稍微低点,也得 10 到 12 天。可在这北极圈试验站,起初根本看不到啥动静。不过,经过科学家的一系列“妙手回春”,在特定的土壤营养成分调配和持续低温训练后,黑麦草种子居然也在两个月后有了些许绿意。
再看看紫羊茅,在北京的园子里,春天下种,很快就能长出一片生机。但在这极寒之地,要想让它发芽,那难度可不是大了一点半点。但试验站的科学家们没有放弃,经过无数次失败,终于,在漫长的等待后,看到了紫羊茅嫩绿的小芽。
还有冰草,在我国的东北平原,一般种下去,大概十天左右就有变化。可在北极圈,这过程能被拉长到难以想象。不过,在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和科学家的精心照料,冰草也在两个月后露头了。
不过啊,虽然在北极圈种庄稼有了一丁点儿成果,但和咱们平常种地的经验比起来,那真是差远了。比如说,咱华北地区种玉米,春天种下去,到了夏天,苗长得那叫一个欢,三五个月的工夫,就能等着收获了。可在北极圈,就算现在种出了几株幼苗,这成长速度,和咱们这儿的比起来,真是没法比。
而且啊,还有一堆让人头疼的问题等着科学家们解决。比如说病虫害,咱平常种的庄稼,经常会碰上这个害虫那个病菌的,有好多办法可以防治。可在那儿,环境特殊,常见的病虫害好像都没影了,可说不定又冒出一些新的,咱都没见过的病菌来给庄稼捣乱。
再就是农作物成熟的问题。咱在老家种地,啥时候播种,啥时候收获,心里都有个大概。可在这北极圈,温度低,光照时间变化大,农作物的生长速度都变了,成熟期也没个准数。
那这些问题到底能不能解决呢?以后,我们真的能在北极圈大规模种庄稼吗?说不定哪天科技再发达些,这里也能变成粮食产区呢。
而且啊,如果真能在北极圈种出大量农作物,那对全球粮食格局的影响可就大了。现在全球很多地方还面临粮食不足的问题,要是北极圈能种出足够多的粮食,是不是能缓解不少压力呢?
再说了,这北极圈的环境和咱们平常种地的环境差异这么大,在这儿研究出来的种植技术和方法,说不定在其他一些特殊环境,比如说高海拔地区、干旱地区,也能派上用场。
另外,这超低温环境下种出的庄稼,和咱们平常种出来的有没有啥不一样呢?口感、营养成分这些会不会也有差别?
其实啊,这北极圈试验站的事儿,就像给咱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们看到了在不同的环境下,种植的可能性是无穷的。
那以后我们是不是还能看到更多的“不可能”变成“可能”呢?比如在沙漠里种出香甜的水果,在冰山脚下收获新鲜的蔬菜。你怎么看这些事儿?大家不妨一起聊聊,说不定咱们还能碰撞出一些新的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