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游戏的盛行,现在的沉迷游戏的孩子越来越多。
22日,福建泉州一男孩因打游戏和母亲发生冲突,爬出16楼 阳台欲跳楼。
湖北武汉一名10岁男孩,玩“王者荣耀”34天花光了全家近3年的积蓄,一共58000余元。无独有偶,萧县15岁的初二学生,偷偷绑定家里的银行卡,3个月内为游戏败了家里的一万多的存款。
触目惊心的案例还有……
海口市一位成绩优异、每次考试都年级前五的12岁小女孩,因班上同学玩“王者农药”成风,抵不过同学的劝说,试玩了一把,一发而不可收拾的沉迷其中,导致今年小考失败。
一位13岁少年因假期整天沉迷手游,手机被其父亲没收后,一气之下从4楼跳下,苏醒后第一件事是要求打“王者荣耀”。
杭州夏衍中学老师蒋潇潇发文《怼天怼地怼王者荣耀》,呼吁社会引起重视。
我比很多家长都要痛恨看到孩子们沉迷手机的样子:那种专注、那种迷恋、那种爱慕、那种笑逐言开……那种表情是我们一直渴望从孩子身上得到的,也是他们一点点都不舍得给予我们的,更是孩子在成长之后渐渐消逝掉的。
几乎每个班上都有孩子沉迷王者荣耀,零散的个人时间都成了王者荣耀的战场。王者荣耀的情节甚至误导了孩子的认知!
在校期间,玩王者荣耀的孩子也很多,有的孩子反映——上下课去厕所,都会听到:“欢迎来到王者荣耀!”
(王者荣耀 玩家年龄分布)
游戏凭什么让孩子沉迷?
1.游戏它连接了学生之间的社交活动和友谊
班上所有的同学都在玩这个游戏,而你不玩,你显得和其他同学格格不入,更没有话题可聊,容易被同学孤立。
2.孩子玩游戏是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同时也是“叛逆期”的到来
孩子到了10岁左右的时候,基本上就开始对电子设备、游戏,新奇的事物等等产生了极大的好奇与渴望。而这份渴望实际上也是孩子对于外面精彩世界的好奇,正是这份好奇,会驱使他做出一些反抗的行为。
3.家长与孩子间亲子互动少,孩子需要一个宣泄的途径。
平时上学没有机会出去玩,周末家长又可能有这样那样的事情,孩子和家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少,加上部分家长处理问题简单粗暴,远不如自己在游戏中能获得成就感,所以,很多孩子选择用游戏来排解内心的情绪。
更重要的是,游戏能够让孩子获得他最渴望的征服感、成就感、满足感!
一些比较喜欢打游戏的孩子,他们基本上是希望从游戏中获得快感,没有家长的唠叨,老师的呵斥,在里面自己能成为“大神”,得到朋友们的羡慕和认可。
如何解救网瘾少年?
从家长的角度出发,针对戒除网瘾,我们可以从以下四点出发:
和善的沟通:放下成见,正视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和善地与孩子沟通,给孩子解释的机会,认真聆听孩子的倾诉,不要打断。沉迷是一种逃避的现象,这说明他的心里一定有某些心事和问题没有解决,知己知彼,才能真正的帮助到孩子。
发掘孩子的兴趣:不管是足球篮球等动态运动,还是棋牌类的静态活动,或是音乐美术等特长练习,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能保持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让他们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愉悦感,自然也会缩短上网时间,戒除网瘾。孩子的性格各有不同,兴趣爱好也会千差万别。可是,哪怕个性沉闷的孩子,也会有自己的兴趣点。父母只要细心发掘,总会发现。
亲子合作:很多父母自己也不善长沟通,因为工作忙碌疏于管教孩子,让孩子不知不觉沉迷于网络世界。一谈到教育,他们总是不知所从。其实,亲子关系的养成,说到底也是人与人关系中的一种,想要改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增加互动,增加交流。一起做运动、一起看电影、一起做家务、一起完成一项任务......都是易行的互动方式。
别把成绩看得太重:一味地苛求孩子得高分,让孩子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反而会使他们产生更多的逆反心理,迫使他们从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求慰藉,释放压力。如果孩子成不了学霸,不如让他快乐成长,在学习生活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为梦想而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