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简介(6)

泠泠泠七 2023-10-16 18:57:44

接(5)

李骏院士(2021年当选)

李骏,1961年3月出生于上海,籍贯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上海数学中心首席教授,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 。

李骏于1982年从复旦大学数学系毕业;1984年获得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硕士学位;1989年获得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94年受邀在第二十二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作45分钟报告;2001年获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最高奖项——晨兴数学奖金奖;2019年全职加入复旦大学,担任上海数学中心首席教授,并担任上海数学中心主任和上海国家应用数学中心联席主任;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骏长期从事基础数学的代数几何方向研究。早年专注于代数曲面上的向量丛模空间研究,在模空间的紧致化、可约性、及一般型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95年后从事Gromov-Witten (GW) 不变量的代数几何研究,与合作者(田刚)建立了GW—不变量的代数构造;建立了不变量的退化公式;证明了一大类K3曲面有无限条有理曲线等重要工作。

李儒新院士(2017年当选)

李儒新,男,1969年10月出生于福建省建瓯市,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现任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

李儒新于1990年毕业于天津大学获光电子技术专业学士学位;1995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光学专业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8年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和日本东京大学做博士后;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9年6月起任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院长。

李儒新主要从事超高峰值功率超短脉冲激光与强场激光物理研究。,在拍瓦激光装置、激光加速高能电子和质子、阿秒X光光源和电子源、强场太赫兹辐射等方面取得一些重要研究成果。在超高峰值功率超短脉冲激光方面,与合作者一道解决了大口径高增益宽带激光放大器的寄生振荡抑制等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建成了拍瓦激光实验装置并取得重要应用成果。在强场激光物理方面,与合作者一道在激光尾波场的级联加速和高性能高能电子束产生、基于亚周期时间尺度相干控制的强场高次谐波与阿秒光源产生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李儒新的研究成果得到中国国内外同行的重点引用与高度评价。负责建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SULF)”;2018年《科学》杂志文章[Science 359, 382 (2018)]将SULF列举为国际上自1960年第一台激光器发明以来在激光脉冲功率提升方面取得的五个里程碑式进展之一;实现了2017年国际最高峰值功率(5.3拍瓦),当年被中科院选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科院取得的20项标志性重大成果之一。2018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Mourou评论该成果指出“中国科学家利用上海的一个装置打破了最高峰值功率激光脉冲的世界纪录”。

李惕碚院士(1997年当选)

李惕碚,1939年6月出生于重庆北碚,籍贯湖南攸县,高能天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天体物理中心主任。

李惕碚于1963年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毕业,之后进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1964年任研究实习员,1978年任助理研究员,1979年任副研究员,1986年任研究员;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担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2006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

李惕碚从事天体物理和宇宙学研究,在宇宙线和高能天体物理实验研究与数据分析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在中国国内倡议和组织开拓了高能天体物理的实验研究。提出了银河系g射线源的统计模型并获国际共识。建立了寻找超高能天体的计算公式,已成为宇宙线和高能天体物理数据分析的一个标准方法。建立了对象重建的直接解调方法和研究快速变化现象的时域谱方法,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  。参加建设云南高山宇宙射线观测站并进行了多年的宇宙线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倡议并组织开拓了中国高能天体物理的实验研究,主持研制球载大型硬X射线望远镜,首次用准直调制望远镜实现了对硬X射线天体的高精度成像。建立了银河γ射线的统计模型,给出银河宇宙线产生高能γ射线的定量估计,指出欧洲天文卫星COS—B发现的宇宙γ射线点源有一半是不真实的,该模型的正确性被其后的观测证实。在实验数据分析方法方面有重要建树:建立了准确处理稀有事例的置信分布方法;导出了估计对象-背景观测可靠性的公式,已在多学科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创立了对象重建的直接解调方法和时变分析的时间尺度谱方法。2000—2015年任中国首颗X射线天文卫星HXMT(慧眼)预先研究、背景型号和工程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观测数据分析和宇宙演化模型研究中获得重要成果。

励建书院士(2013年当选)

励建书 ,1959年11月出生于浙江杭州,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数学系讲座教授,浙江大学数学高等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

1981年励建书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83年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硕士学位;1987年获得耶鲁大学博士学位,之后教于马里兰大学;1994年被邀请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45分钟邀请报告;1998年加入香港科技大学;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被聘任为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系主任;2017年出任浙江大学数学高等研究院(筹)首任院长。

励建书主要从事李群的无穷维表示和自守型理论的研究。把非交换调和分析与自守型的L-函数理论相结合,建立了算术流型的一些重要同调群的非零性;证明了维数不等于3或7时 Thurston关于算术双曲流型的第一贝蒂数的猜想,由此解决了相应的正交群的同余子群问题;构造了典型群的奇异酉表示,并对这些表示作出了刻划和分类;和合作者一起提出和研究了“自守对偶”的概念,并证明了任何 Tempered 表示必为自守表示的极限。

林海青院士(2019年当选)

林海青,1958年7月出生于福建福州,计算凝聚态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讲座教授 。

林海青于1981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赴美留学;1983年获得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87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物理学博士学位;1987年至1989年担任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研究助理;1989年至1991年担任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试验室研究助理;1991年至1995年担任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助理教授;1995年进入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工作,历任副教授、教授;2003年至2010年担任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主任;200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B类)资助;2009年受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创办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并担任主任;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2年3月,任浙江大学物理学院院长。

林海青主要从事凝聚态物性理论和相关的计算物理研究。主要研究包括:强关联系统,量子纠缠和量子相变,以及多体系统的数值方法。主要学术贡献包括:(1)预言相分离是强关联系统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并为实验所验证;(2)发现了量子相变与量子纠缠之间的定量关系,从量子信息角度给出以纠缠刻画量子相变新方法;(3)研究了光诱导激发对纳米体系尺寸和空间构型的依赖性,得到的理论结果为实验所验证,并进一步推动了实验工作。

林群院士(1993年当选)

林群,1935年7月出生于福建连江,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1956年林群从厦门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1989年被评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1年至199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副所长;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4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5年当选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士,同年获得第十二届华罗庚数学奖;2017年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

林群主要从事计算数学、有限元分析研究,是提出积分方程超收敛的作者之一。代表性成果有:对偏微分方程的求解,寻找高性能的有限元算法,包括寻找有限元误差的符号、大小以及后验判断,削减误差的方法(如外推、超收敛)等,最终使得简单元、粗网格也能具有高精度和可靠性。其成果可用于广泛类型的方程,包括一阶、二阶、四阶的偏微分方程,积分方程以及本征值问题等,并进行数值实验。部分成果被应用于核反应堆物理计算和核燃料管理  。林群将有限元分析建立在积分恒等式、最优剖分以及“超收敛形函数”的基础之上,使各种方程各类算法的分析走向统一化、精确化和表格化。建立了包括超收敛、校正和外推在内的高精度算法的系统理论,改变了过去以复杂算法换取高精度的技术路线,给出了以最优剖分获取高精度的技术路线。

刘仓理院士(2021年当选)

刘仓理,男,汉族,1961年12月出生于陕西岐山,实验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副部长级)。

刘仓理于1982年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1993年获得中国科技大学硕士学位;1999年获得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2015年起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副部长级);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仓理长期从事核武器、高新技术武器、先进常规武器研发和爆炸力学、爆轰物理、高能量密度物理等领域研究;在侵彻动力学、动态相变、层裂过程相关的实验技术、理论模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研究方面获得了部分进展。

龙以明院士(2007年当选)

龙以明,男,1948年10月14日出生于重庆市,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3年龙以明从天津师范学院毕业;1981年获得南开大学硕士学位;1983年被公派赴美留学;1987年获得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博士学位;199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基金;1998年至2003年出任南开大学数学学院院长;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至2012年担任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所长;2012年当选美国数学协会首届会士。

龙以明长期从事哈密尔顿动力系统以及辛几何有关问题的研究。系统地建立了辛道路的指标叠代理论、解决了指标叠代中的基本问题,即给定初始指标和叠代次数精确计算任意次叠代指标问题在非线性哈密顿系统的研究中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与人合作证明了紧凸超曲面闭特征的多重性与稳定性定理在退化辛道路的指标理论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其成果在研究其他数学问题中得到重要应用最近又与其学生在球面上的闭测地线研究中获得新成果。

陆夕云院士(2019年当选)

陆夕云,1963年4月生于江苏泰州,流体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教授。

陆夕云1985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1992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流体力学博士学位;200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9年—2019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执行院长;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陆夕云主要从事旋涡动力学和湍流研究。提出了物体受力的主控旋涡概念和有限域涡量矩理论,解决了如何利用近场旋涡确定物体受力的基本问题;系统研究了游动和飞行的生物运动流体力学,发现了生物高性能推进的旋涡动力学规律;建立了高速流动中旋涡剪切和流体压缩耦合作用的分析方法,发展了无密度加权的可压缩湍流大涡模拟方法;给出了旋涡流动的壁面激励控制准则,阐明了从低速到高速流动控制的有效减阻机制。

罗俊院士(2009年当选)

罗俊,1956年11月生于湖北省沔阳县(今仙桃市),引力物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原校长,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引力中心教授、引力与量子物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天琴计划发起人。

罗俊1982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物理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85年华中工学院研究生毕业,由中山大学代为授予理学硕士学位;1994年任华中理工大学教授;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2008年任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院长;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0年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3年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2015年至2021年任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罗俊长期从事引力实验的精密测量物理研究。建立实验装置和研究平台,解决了精密扭秤特性研究、高灵敏度低噪声扭秤系统研制、实验背景场的监测等问题,使万有引力常数G值的相对测量精度达到130ppm。进一步解决了球面间距高精度测量和扭丝滞弹性效应直接测量等问题,使G值的测量精度达到26ppm。验证了牛顿反平方定律在作用程大于66微米范围内的正确性,否定弱电统一破缺能量标度为1TeV时可能存在两个额外空间维度的ADD理论预言。给出了宇宙磁场矢势模型依赖的光子静止质量上限为1.5×10-52克。主持实验并表明在1.6×10-7的相对精度内宏观旋转物体等效原理仍然成立。研制的空间加速度计成功进行卫星搭载飞行实验。从1986年开始的近10年,罗俊长期华中科技大学喻家山人防山洞内的实验室工作。1998年,罗俊团队取得了105ppm(ppm:百万分之一)相对精度的测G结果。2009年,团队将G的测量精度提高到26ppm,成为国际上精度优于50ppm的七个结果之一。这一实验结果被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推荐的CODATA值所收录,并以华中科技大学英文缩写HUST命名为HUST-09。近10年后,罗俊团队采用扭秤周期法和扭秤角加速度反馈法两种独立的方法测G,给出了当时国际上最高精度的G值,相对不确定度优于12ppm,实现对国际顶尖水平的赶超,该测G结果于2018年8月31日在Nature杂志刊发。 [9-10]2000年,罗俊注意到国家对精密重力测量技术的迫切需求后,带团队启动空间加速度计研究。6年后,罗俊团队研制的空间簧片加速度计成功通过搭载飞行验证,为中国自主研发重力测量卫星打下坚实基础。2005年,罗俊团队开始冷原子干涉重力测量实验,他们研制的冷原子干涉重力仪分辨率已居于国际先进水平。

0 阅读:318
泠泠泠七

泠泠泠七

关注民生关注热点关注沉浮宦海也关注热闹体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