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老师您把高跟鞋给踩歪了。”
2019年6月25日,杭州市公元小学的小朋友们为奥数冠军班老师王慧女老师过了一个特殊的生日,见到这穿着六寸高跟鞋的老师,小朋友都惊呼:“老师这鞋好高啊!”
王慧老师的这双高跟鞋到底有多高,竟然还让小朋友看得目瞪口呆,从小的我们就懵了,长大之后听到老师的回答,才知道老师的高跟鞋只有6厘米。
...
原来是这双高跟鞋太特别了,从小就和家里的爷爷奶奶学习数学和逻辑思维的王慧老师,竟然能从高跟鞋上联想到数学题,那么这双高跟鞋是怎么样的?
奇特鞋款。6厘米的高跟鞋拿到手上都感觉不是高跟鞋,这和我们眼中的3厘米 左右的高跟鞋完全不一样,但是马上就过年了,这双鞋是不是新时尚,买一双作为自己的新衣,和亲戚们新年的时候炫一炫?
一想到这个,王慧老师就迫不及待地穿上了新鞋和亲戚一家人去拜年,见到王慧老师这双不一样的高跟鞋的时候,亲戚们都惊叹不已,没想到慧慧买鞋也这么有品味,鞋子看上去就有质感。
但是就是没有人注意到王慧老师的高跟鞋有什么特别之处,直到拜完年,众人围坐在饭桌旁,一边吃一边聊天的时候,一个鞋子搭配错乱的问题渐渐地被提了出来。
大家发现了王慧老师脚上的高跟鞋自带光环之后,就纷纷围着王慧老师的脚开始瞄准,仔细地看着这双比3厘米高跟鞋高出许多的鞋子,结果大家都惊呼:“等等,这鞋子还有6厘米啊?”
一个小小的数学题这就在亲戚圈里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但是毫无数学天赋的亲戚们很快就想不出来了,这简直就是数学天赋没有的打脸现场。
王慧老师和老奶奶却对这个问题如数家珍,接住了解出现的小困惑,老奶奶脸上有赖的表情对座下人说:“这双鞋有6厘米,其中有3厘米是这个鞋跟对着后面的鞋子,另一个3厘米是前面的鞋跟,这对鞋子就没有问题了,但是其他的鞋子你们也要注意了,要是你们家慧慧的高跟鞋稍微有点歪了,在鞋库里出了问题怎么办?”
这才破茧成蝶地解开了大家的困惑,原来高跟鞋之所以那么稳,是因为有三厘米的跟和前面同样高的鞋,这样高的鞋不会和跟靠在一起,鞋子就不会歪了。
这样的鞋子简单大方,但是也不是所有人能穿的了的,就像有人会穿6寸鞋,有人能穿20厘米的鞋子,这要按照每个人的志趣来做的,能够买到适合自己的鞋子才是最幸福的,这也能从王慧老师的高跟鞋身上看出来。
从小喜欢玩数学。王慧老师也是从小就给数学“洗脑”的孩子,在她的记忆中,和老奶奶搭档一起玩数学的时光简直是最幸福的了,从小学习数学的时候,因为和同学不一样,没有人和她一起玩,王慧感到非常孤单,甚至有过身在人群中的黑暗的感觉。
但是王慧并不是一个甘于成为孤家寡人的人,她从奶奶的话中体会到了身边的世界博大多样,玩数学就可以和全世界的人们套近乎,所以她决定多花时间和奶奶看数学看书,学习数学,多积累一些数学方面的知识。
成为一个不仅在数学上有天赋,交际广泛的孩子,等到高中的时候,王慧作为数学方面的才女闪闪发光,但是她并不是躺在天赋上的人,说到她喜欢奥数的真正原因,就是因为她在高中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比她更厉害的人。
就在王慧每天都努力去做奥数题的时候,慢慢地就和大家在一起玩的时间变少了,但是王慧却视若无睹,直到有一天在教室让学生自由交流的时候,王慧和一个喜欢看书的人组成了一个临时的奥数队,带着“试试侥幸”的心态去参加了奥数。
在面对奥数题的时候,王慧感觉自己和同桌王同学好像都是两介贫嘴,玩数学的心思有点不一样,虽然同桌王同学对题目的答案不是很肯定,但是王慧和吴同学能一起讲桌子上的题目,这种感觉简直就像回到了小时候,王慧对奥数的喜爱又被点燃了一次。
于是从那之后,就有了奥数冠军班老师的王慧,从高中专门去奥数方面读大学,再到现在教学生做奥数题目,数学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王慧,几乎没有人能像她一样热爱数学了,但是王慧能从数学题中体会到的智慧却是别的课本上学不到的。
少年时期的王慧和小朋友们谈话的时候,总能让小朋友们明白自己的难题,找到一个自己学习的方向,但是有一次对话让小朋友们非常的佩服王慧的智慧,期数有一日,王慧用淡紫色的针织衫搭配米黄色系的裙子,但是这套衣服搭配得非常不合适,小朋友们纷纷发出感叹,从小就会搭配的王慧居然能出现这样搭配错乱的现象。
王慧自然不会放过向自己学生表示怀疑自己智商的机会,从头到尾解释了一遍自己的穿着风格,小朋友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好一会,原来这件衣服只是为了配鞋,后来大家听过的解释也都嘲笑起来,这样的时间过得非常轻松快乐。
结语这件衣服的潮流背后正是由于王慧自己的个人特色,社会中有许多年轻人也和王慧一样,喜欢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只要是自己开心,最大的赢家就是自己的,这和西方的“自己过得开心最重要”的价值观非常契合,但是中国人目前还没有普遍性地认可这一观念,大家对于时尚的看法还是“人靠衣装”这一种传统价值观的观点的人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