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相关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对医院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安全提出了严格要求。卫健委发布的《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明确规定,三甲医院需建设本地备用机房,同时推荐建设异地备用机房,并从基础设施、网络、数据备份及恢复、应用容灾等多个维度制定了详细的标准和推荐方案。
编辑
一、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业务容灾及数据备份项目(一期)
采购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预算金额:1475万元
中标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
中标金额:1398.471052万元
二、建设目标
旨在以主院区为核心,金银湖院区为灾备中心,搭建武汉协和医院私有云平台,构建同城容灾备份体系。通过该体系的建设,实现对医院关键业务系统和重要数据的全方位保护,确保在面临各类意外情况时,医院业务能够持续稳定运行,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得到有效保障,满足医院日益增长的信息化业务需求,提升医院整体信息化管理水平,为医疗服务的高质量开展提供坚实的技术后盾。
三、建设内容
1.云平台搭建与系统迁移:在金银湖院区精心搭建私有云平台环境,将8套核心灾备应用系统,即HIS系统、电子病历、集成平台、官微、LIS系统、移动护理、支付系统、PACS系统有序迁移至云平台。在此过程中,全面开展主院区传统IT环境与金银湖云平台之间的容灾设计与建设工作,涵盖网络层,保障数据传输的稳定与安全;计算层,确保系统运行的高效性能;虚拟化层,实现资源的灵活调配;数据层,保证数据的可靠存储与管理;应用层,保障业务应用的正常运行,从各个技术维度打造稳固的容灾架构。
2.容灾体系建设:着力实现8套核心业务系统跨院区的容灾体系建设,通过数据库复制容灾技术,确保数据在主备院区之间的实时同步与一致性;同时开展应用系统容灾建设,保障业务应用在灾备环境下能够快速恢复运行。构建全面的备份体系,对所有应用系统和数据进行备份(本期暂不包含PACS、超声、心电、病理、病案等业务影像数据备份),针对核心业务系统和次核心系统的数据库,采用先进的连续数据保护技术,实现数据的持续跟踪与保护,最大程度减少数据丢失风险。
3.切换与监控功能建设:搭建功能强大的容灾切换管理平台,对核心业务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全方位监控,实现容灾自动化切换,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快速响应。借助数据库双活复制模块,达成数据库快速主备切换,切换时间严格控制在5分钟以内,保障数据的连续性和业务的不间断运行。配合应用系统域名改造工作,运用负载均衡、DNS域名解析等技术手段,实现主备应用服务器的快速切换,同样将切换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提升系统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4.应急方案与演练:结合医院实际业务需求,设计科学合理的跨中心容灾应急演练方案和应急响应预案,明确在不同灾难场景下的应对措施和流程。每年配合医院完成一次关键业务的容灾切换演练,通过实战演练不断优化应急方案,提高医院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在实际灾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容灾切换,保障医院业务的连续性。
5.技术服务支持: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技术服务,涵盖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技术支持以及交付后的运维保障。提供为期三年的现场和远程技术支持服务,安排专业技术人员随时响应医院的技术需求,及时解决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和优化,确保项目的稳定运行和持续优化,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长期可靠的技术保障。
来源:数说123之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