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死前叫了一夜娘背后的末世凄凉

娱记扒姨太呀 2023-03-11 15:10:03

人在突然受惊时,“妈呀”或“娘啊”的叫声都会很自然地冲口而出,可在临死前叫了一夜娘的情况还是很鲜见的,除非是将死之人与他娘有着与死基本同等重要的重大事情至死犹萦绕在心中。

只是如此情况在晴雯这儿并不存在。

因为晴雯从小就失去了父母,只知道有一个姑舅哥哥多浑虫,对父母似乎毫无印象,并且在她心中只装着一个宝玉,可是,在临死之前不是一声两声,而是叫了一夜连一点印象也没有的娘,就显得太不符合常理了。

这就涉及到了《红楼梦》“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写作手法,为了把真事隐藏在表面文字的背后,可以说处处都设置着谜语和玄机。

因而,晴雯临死前叫了一夜娘,也就不仅仅是叫了一夜娘那么简单了。有鉴于此,便很有必要去深究一下晴雯死前叫了一夜娘,到底藏着怎样一个谜底。

要搞懂晴雯死前为什么叫了一夜娘,首先应该弄清楚造成她夭亡的真接原因。根据书中所写,是因为病中“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恹恹弱息”的她被逐出了大观园所致。然而这只是“假语村言”的表面文字,是含有某种寓义的,仅凭此一点要找出真实原因是远远不够的。

幸亏在宝玉为晴雯写的祭文《芙蓉女儿诔》中有这样两个数字:“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六载。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而玉得于衾枕栉沐之间,栖息宴游之夕,亲昵狎亵,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奇。”这里的“十有六载”和“五年八月有奇”显然是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可这两个数字究竟代表什么呢,还是令人摸不着头脑。

又是幸亏,这两个数字代表什么,书中给出了提醒与暗示:在宝玉为晴雯写祭文《芙蓉女儿诔》之前,很突兀地插入了一个与全书故事脉络似乎毫不搭界的林四娘的故事。

这个在康熙时期出现在众多明朝遗民文人毫端的故事,发生在1646年至1663年这十七年之间,事际上,就是在提醒暗示“十有六载”和“五年八月有奇”,即包括在这个时间段内。

有了一个可对应的时间范围作限制,我们要探究的答案,是不是就不再漫无边际?是不是就具有了一定的可信性、准确性和唯一性呢?

在1646年至1663年之间,关于“十有六载”这个数字,能够让人最先想到的、可以载入历史的,除去坚持了十六年的永历政权,恐怕是没有第二个了。而在这十六年期间,能够考证出的“五年八月有奇”又会是指的什么呢?

1656年正月,晋王李定国攻入安龙府,从孙可望的魔爪中救出了永历帝朱由榔。李定国袒露出背上刺的“精忠报国”四字,流泪发誓,从今以后一定会坚决保护好永历皇帝。谁知到了1661年,缅王发动“咒水之难”,扣押了在那里躲避清军的朱由榔。李定国闻讯,发兵营救,但因为兵少将寡,水土不服,瘟疫漫延,终于在这年八月宣告营救失败。自李定国发誓保护,至失去对朱由榔的保护,恰好是五年零八个月。

这样也就得到了“十有六载”和“五年八月有奇”的答案,分别便是历经十六年的永历政权,和李定国对朱由榔实施了切实保护的五年零八个月。

第五十二回,有“勇晴雯病补雀金裘”的情节,在这个表面故事的背后,隐寓的又是什么呢?首先,在永历时期,可称为第一勇者,自然是非“两蹶名王”的李定国莫属。在1661年八月营救永历帝失败后,李定国率领余部展转来到了云南最南端的勐腊,企图重整旗鼓后,再去营救朱由榔。岂料瘟病仍旧肆虐不止,以至李定国自己亦被传染。

勐腊自古便是孔雀之乡,书中“勇晴雯病补雀金裘”,隐寓的就是李定国率领余部在勐腊,并染上瘟疫的这一时期。晴雯的“雯”字,上面的“雨”表示云团,下面的“文”代表花纹,即云彩边上的花纹之意,其实也是在隐指李定国驻军在云南南端的勐腊这个孔雀之乡。

可是,啰嗦了这么多,晴雯临死前叫了一夜娘,与这些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知道,书中讲的晴雯是个孤儿,也就是说,她娘虽然生下了她,却并没有养育她,对她来说也只是给了她生命,所以,“娘”对于晴雯在一定一意义上,只能代表生下了她的那个生日。

1662年六月十一日,正是李定国四十二岁生日,却突然传来了永历帝朱由榔于四月十五日,被吴三桂在“逼死坡”害死的消息。病情沉重的李定国乍闻噩耗,悲痛欲绝,凄厉地喊叫着自己没有保护好皇帝,是自己害了皇帝。披发跣足,哭得双目流血,命全军将士带孝为永历帝举行葬礼。十六天后的六月二十七日,李定国于瘟病和悲痛交加中,最终逝世于勐腊。

晴雯判词前的那幅画上,“又非人物,也无山水,不过是水墨滃染,满纸乌云浊雾而已”,所描述的,正是隐寓南明灭亡后,李定国去世前所面对的一切景况。

最后要说的是,李定国于六月去世,书中为何写晴雯夭亡于八月呢?其实这就是在暗指1661年八月李定国对永历帝进行营救的失败。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