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两次为刘胡兰题词,却拒绝给董存瑞题词,主席:我写不合适

以冬说历史 2024-10-04 02:40:36

毛主席两次为刘胡兰题词,却拒绝给董存瑞题词,主席:我写不合适

1957年夏,河北隆化。一位满脸沧桑的中年人匆匆从北京返乡,神情复杂。他就是负责筹建董存瑞烈士陵园的冀兴坡。此行本为请毛主席给董存瑞题词,却带回了意料之外的结果。20万民众的期盼落空了,但冀兴坡却领悟到了更深层的道理。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曲折的故事?

冀兴坡回到隆化县,心里七上八下。他手里攥着一张16开的题词纸,上面写着“舍身为国,永垂不朽”。这本该是件值得庆贺的事,可冀兴坡却愁眉不展。为啥?因为这题词不是毛主席写的,而是朱德总司令的墨宝。

20万群众翘首以盼,等的就是毛主席的题词。这下可好,怎么跟乡亲们交代?冀兴坡脑袋都大了。

要说这事儿还得从头说起。董存瑞,这个名字在隆化可是家喻户晓。1948年那会儿,董存瑞才19岁,是个爆破队长。攻打隆化县城时,他抱着炸药包,冲向敌人的暗堡。“轰”的一声,暗堡没了,董存瑞也牺牲了。

这小伙子的事迹传开后,老百姓都敬佩得不得了。1956年,县里决定修个陵园纪念董存瑞。乡亲们一合计,得让毛主席题词才够格。

冀兴坡接下这个艰巨的任务,踌躇满志地进了北京城。谁知道这一去就是一年多,跑断了腿,磨破了嘴,就是没见着毛主席的影子。

在北京的日子里,冀兴坡可没闲着。先是见了内务部长谢觉哉,又跟优抚司的邹司长聊了又聊。听说毛主席还让人专门收集了董存瑞的事迹,这可把冀兴坡乐坏了,心想这事儿十拿九稳。

可时间一天天过去,毛主席的题词始终没影。冀兴坡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又是写信又是请托,就差跪下求了。

就在冀兴坡快要绝望的时候,题词终于来了。可当他看清落款时,差点没晕过去。朱德?怎么是朱德总司令?

回想起来,冀兴坡觉得自己真是太天真了。他以为毛主席题词是件简单的事,殊不知大家长考虑的事情多着呢。

说起来,毛主席给人题词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事。从1915年到1974年,60年间也就题了400多幅词。能得到毛主席题词的,那都是了不起的人物。

比如说刘胡兰,15岁就为革命献身,毛主席给她题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再比如张自忠将军,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毛主席给他题了“尽忠报国”。这些可都是响当当的大英雄啊!

可别以为只有牺牲的烈士才能得到毛主席的题词。有个叫陈永康的小朋友,8岁就帮忙抓特务,毛主席就给他题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句话后来可是家喻户晓,成了全国学生的座右铭。

但是,毛主席题词也不是有求必应。就连他的老朋友周世钊请他题词,他都婉言谢绝了。有人请他给家乡古寺题词,他也直接回绝。甚至他老家修水利工程,请他题词,他都说要等工程见效了再说。

最让人意外的是,1967年韶山铁路通车,当地政府请求中央领导人题词,毛主席不但拒绝了,还明确指出:“拒绝这种题词,拒绝形式主义。”

回到董存瑞的事上来。冀兴坡后来才明白,毛主席不是不重视,而是觉得董存瑞是军人,由“红军之父”朱德来题词更合适。这哪是拒绝啊,分明是深思熟虑后的安排!

冀兴坡回到隆化,向乡亲们解释这其中的道理。起初,大家还有些失望。可慢慢地,人们都明白了其中的深意。朱德总司令的题词,不也是莫大的荣耀吗?

董存瑞烈士陵园最终还是建起来了,朱德总司令的题词庄严地刻在了纪念碑上。每年清明节,都有络绎不绝的人来此缅怀这位年轻的英雄。

有人说,题词的事虽然有些波折,但恰恰体现了领导人的深谋远虑。他们考虑的不是一时一地,而是全局。这不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吗?

0 阅读:9

以冬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