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不结婚不可怕,不生娃也不可怕,可怕的是70后父母开始“认同”了

柳欣小姐 2024-09-18 22:23:30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结婚和生子被视为“必经之路”。

无论是街坊邻居的闲言碎语,还是家庭聚会中的喋喋不休,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于二者之上。

换而言之,只有经历这两件大事,我们的人生才算完整。

不过随着时代变迁,越来越多年轻朋友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一轨迹,并尝试打破默认的“正确”。

婚姻?孩子?好像没有那么重要,反而持续追求个人成长、职业成功与精神自由。

如果真要我来说,这应该是再正常不过,没想到上述背景下,父母态度随之进化。

曾经除了催婚还是催婚,年轻人甚至有心理压力,如今老两口却成了“支持后盾”。

疑惑、纳闷、不解,看起来极不合乎情理,背后深层次原因值得人们探寻。

01 为何“两不”?

“咋听不明白?在当时那个年代,你姥姥让我嫁谁,我就嫁谁”。

“你都说了,这是当时那个年代,我反正不结婚、更不会生娃”。

看到第一句话,80后可谓深有感触,一旦到合适年龄,就得按部就班找到伴侣、步入婚姻殿堂。

事业再风生水起,最后都得回归家庭,承担起做丈夫、父亲的责任,因为这是人生的既定轨道。

可对于90后、00后来讲,偏偏要去打破传统认知,转而探寻新的生活方式。

你说这是有意为之?似乎也带有着无奈,经济压力像一座大山,直接横亘在年轻人面前。

现代社会,房价高企、物价上涨,特别是在国际大都市,生活成本让孩子们感到窒息。

买房、结婚、养育孩子的费用巨大,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生活几乎是充满了各种挑战。

尤其刚步入社会,薪资水平往往较低,而且常需加班熬夜、全力以赴,才能在职场中站稳脚跟。

如此基础上,照顾个人生活都是问题,那又怎么满足其他硬性开支?

我不瞒诸位所言,身边就有一位发小,目前每月7500元,看起来确实不少挣,可月月都是负债。

据悉,房贷2500元、车贷1500元,养育孩子每月2000元,剩下1500根本不够家中花销。

你可能会质疑,原来攒不下钱怪谁?我想弱弱地问一句:什么时候才能攒钱?

如果按照既定轨道,买房买车结婚生子,好像挣得钱够花都是好事。

谁不向往家庭圆满?谁不喜欢回归现实?但没有办法,婚育计划只得推迟,有的甚至干脆放弃。

其次,随着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生育责任、子女教育复杂性,可以说远超各位内心所想。

记得昨天看到一段视频,孩子因为找母亲要钱被拒,随后在街道上对其大打出手。

除了气愤,我更多的是心疼,这份责任无法回避,可如何才能担好责任,答案永远都是问号。

毕竟家境不同、认知不同、教育出来的孩子也有不同,万一反例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

生活空白无需填补,年轻人不再视婚姻、生子为必然,内心更愿意创造独特的人生旅程。

当然,第二种原因为少数,基本都趋于第一种,因为这是硬性标准,你没有可选择的余地。

02 “标配”成“选配”

催婚,我感同身受,设身处地为父母考虑,似乎也能理解内心活动。

“你要错过了适婚年龄,几乎很难再嫁出去”。

尤其是亲朋好友,每逢佳节总少不了问候:有对象了吗?

的确,这在为自己好,甚至总觉得“将来没有伴侣、没有孩子”,生活必然缺少依靠。

但你有没有想过,那些表象存在的东西,真能带来所谓的幸福?

答案不言而喻,我想无人能保证,因为与幸福不等同。

父母似乎意识到了相关问题,比如育儿压力、家庭纷争等等,原来婚姻还有另一面。

特别是现实经济压力,结婚生子不单为情感决定,同样意味着巨大经济挑战。

今年暑期,我的表弟被安排了相亲,房子车子连提都不用提,否则连见面资格都没有。

但在二三线城市,一套房子的首付,基本就掏空了家中积蓄,彩礼、婚宴同样不用说……

与其在传统任务重苦苦挣扎,倒不如放手去追求自由生活。

我相信大部分父母皆能感知,毕竟爱孩子的心永远不会改变,茶余饭后还会思考谈论:

婚姻、家庭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但现实问题必须要面对,因为并非人生唯一标准。

父母妥协了,“催婚”逐渐减弱乃至消失,内心也开始认同“自主选择”。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从来没有对错,只有适合与否。

婚姻、生育,或者不结婚、不生子,任何选择都不是幸福的决定因素。

但一个家庭的存在,应该是充满爱、理解与宽容的地方,而并非施加压力、引发冲突的源泉。

借此机会,祝福各位都能按照自身意愿,过上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来都来了,点个关注吧。

这篇文章每一个字,都是我用心而作。

如果觉得有共鸣,别忘了点赞、转发、关注!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