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体检中,若考生在心脏、血液、精神、传染性疾病等关键健康领域出现严重问题,或视力、听力、肝功能等指标未达专业要求,将直接影响录取结果。
一、严重疾病与健康问题:
1、重大器官疾病:
如严重心脏病(心肌病、高血压病)、重症支气管扩张、哮喘、恶性肿瘤、慢性肾炎、尿毒症等,这类疾病会严重影响考生的学习和生活能力,高校通常不予录取。
2、血液与代谢系统疾病:
严重的血液疾病、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等,可能因治疗需求和身体状况无法适应高考及大学学习生活,导致录取受限。
3、精神与神经系统疾病:
重症或难治性癫痫、严重精神病未治愈、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和依赖等,可能影响考生及他人安全,高校一般不予录取。
4、传染性疾病:
活动性肺结核、传染性肝炎等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可能威胁他人健康,高校通常不予录取。
二、特定健康指标不达标:
1、视力与听力:
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不达标(如军事、警察、航海等专业对视力有严格要求),或听力损失、耳聋等,可能导致相关专业的录取受限。
2、肝功能异常:
慢性肝炎且肝功能不正常者(肝炎病原携带者但肝功能正常者除外),通常被视为体检不合格。
3、色觉异常:
色盲或色弱可能影响考生对颜色的识别和判断,进而影响化学、化工、医学、美术等部分专业的学习和职业发展。
三、体检结论分类影响:
1、不予录取:
患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的严重疾病或缺陷的考生,高校将不予录取。
2、有关专业不予录取:
部分疾病或缺陷虽不影响整体录取,但会导致某些专业受限。例如,视力不达标可能无法报考飞行技术、航海技术等专业。
3、不宜就读专业:
色觉异常、视力或听力轻度受损的考生,虽可被录取,但不宜就读对相关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如美术学、音乐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