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常遇春,这个名字再熟悉不过了。作为明朝开国第一猛将,他为朱元璋夺取江山立下汗马功劳,马上便与徐达并称“双壁”。然而,再强大的父亲,也难以弥补对子女教育的失责。常遇春去世后,他的长子常茂继承了高位,却无法担当大任,终生都在祸乱中度过。
再强猛父亲,也难弥补教子无方
常遇春本是个农民出身,后追随朱元璋起义,一路跟随打天下。他勇猛善战,有“常十万”之称,是真正的猛将。但常遇春也有两个致命缺点:一是好杀戮,二是怕老婆。
喜杀戮在当时或许正常,但常遇春有时候会过于激进。一次,他与徐达攻池州,俘获敌军三千人。徐达主张放他们一条生路,但常遇春偏要坑杀。两人争执不下,徐达只好请示朱元璋。可常遇春却不等皇上回话,擅自将三千降兵杀害。
后来张士诚五千降兵也死在他刀下。朱元璋为稳人心,只得派徐达带兵,克制住常遇春的行动。常遇春对敌人太过残忍,这与朱元璋建立仁政有些格格不入。但由于常遇春战功太赫赫,朱元璋也只能默许他的所作所为,只在关键时刻派人制约,避免过激行径影响民心。
常遇春的第二个问题,是非常怕老婆蓝氏。蓝氏貌美如花,但脾气十分跋扈,常遇春对她言听计从。民间就此编出“妒妇汤”的传说:蓝氏嫉妒常遇春收的两名宫女,砍下她们的手;朱元璋暗中除掉蓝氏,把她的肉熬汤招待群臣,导致常遇春得了癫痫病。
虽然只是传说,但常遇春确实非常宠溺蓝氏。他从小过惯了穷日子,忽然就娶到这样漂亮妻子,心里怎能不激动。再加上蓝氏的花容月貌和霸道个性,常遇春更是把她看成掌上明珠,生怕失去了。这导致蓝氏养成任性跋扈的脾气,常遇春也只能对她百依百顺,好言好语哄她开心。
蓝氏也的确嫉妒心强,这导致她没能很好地教导长子常茂。她只知道宠溺自己的孩子,而不管教他,才造成常茂日后无法担当大任。
常茂生而贵族,却没有遗传到父亲的勇武与气节,反而养成了纨绔性格。常遇春去世后,朱元璋将恩宠转移到常茂身上,封他为国公,想让他延续父亲的丰功伟绩。
但常茂已经习惯优哉游哉的生活,根本不思进取。他的母亲蓝氏也无法约束他。种种迹象表明,常茂是被家教糟蹋的第二代富豪,注定难以成事。
力捧20年,他还是长不大
洪武五年,朱元璋为15岁的常茂聘娶冯胜之女为妻,意在拉拢岳父冯胜站在自己一边。冯胜没有儿子,常茂就是他的政治投资对象。
为帮助常茂,朱元璋经常让他“混军功”——跟在大将后面去打仗,不费吹灰之力就能立功。但常茂从未真正立下过什么战功,连给他端碗饭的活他都不一定干。
洪武十五年,沐英进攻大理时,让他爬上悬崖在山巅插旗,常茂这次居然完成任务,使沐英大军顺利击溃敌人。朱元璋依然不放弃常茂,继续把他捧在手心。
在军中,常茂的职位很低,但因为他是国公,排在诸将之前。爵位高却无实权,常茂心生不满。他也不满老丈人冯胜经常训斥他,觉得丢脸。
这时,朱元璋派冯胜带兵北伐,常茂跟随出征。在向纳哈出请降时,常茂误会纳哈出要逃走,一刀砍伤了他。此举断送了冯胜招抚十万降兵的大好机会。
冯胜回朝告状,说常茂糟蹋大事。常茂也告状冯胜无理,两人翻脸。朱元璋夺了冯胜兵权,但网开一面,只把常茂贬谪到广西龙州。
朱元璋对常茂的宠信可见一斑。他力捧常茂二十年,常茂却一事无成,军中屡屡失职。但朱元璋还是舍不得严惩常茂,只是软禁在龙州,想让他反省悔改。
常茂到龄三十多岁,仍然放荡不羁,不思进取。他或许依仗自己的身份,认为朱元璋不会真的处置他。这让朱元璋颇感失望,但多年来的宠信让他也只能轻判常茂一记,期待他还能改过自新。
可见,朱元璋力捧常茂二十年,他还是没有成熟和改邪归正,反而日益放纵。常茂已三十多岁,却完全未能成人之美。
老丈人劝导不听,祸从口出伤大将
常茂被贬龙州后,朱元璋仍想让他反省悔改。但常茂不以为意,反而在龙州再次惹祸。当地官员赵帖坚把女儿嫁给常茂为妾。赵帖坚死后,侄子赵宗寿接任知州。赵帖坚的遗孀却与常茂、女婿勾结,不交出权力,逼走赵宗寿。
正巧常茂老师李善长谋反被诛,朱元璋要追究常茂的责任。但此时传来常茂已病死的谣言。朱元璋只得罢手,改封其弟常封为开国公。不久,又有人说常茂其实是诈死。朱元璋大怒,严查此事。新知州赵宗寿不肯进京复命,遭朱元璋派兵讨伐。赵宗寿这才承认,常茂已经死了。
但是,常茂其实是假死逃跑。他意识到,身份地位保不住性命,于是先安顿妻儿,自己则带小妾李氏逃到深山。
常茂在龙州犯事,终于激怒了朱元璋。他不思悔改,继续为非作歹,还谎称自己已死。这次常茂欺君之罪已构成,再也不能轻易饶恕。
常茂既不听从老丈人的劝导,也不知悔改犯错,反而口出狂言,这才招来杀身之祸。他自负心太强,不把朝廷法纪放在眼中,还想通过诈死来逃避罪责,可见其心态之嚣张跋扈。
这一次,常茂自己一手造成的祸端,再难挽回。他彻底激怒了朱元璋,只能通过变相逃亡来保全性命。但他的官场生涯也就此终结。
贬官广西,再闯大祸双管掌权
常茂被贬到广西龙州后,本可安分守己,重新做人。但他还沉溺在自己的郑国公身份里,不思进取,反而继续贪图权力。
龙州知州赵帖坚把女儿嫁给常茂为妾,两人关系亲近。赵帖坚过世后,常茂与赵氏遗孀勾结,摄政龙州,不让赵帖坚的侄子赵宗寿掌权。
赵宗寿正是龙州的合法知州,但在常茂、赵氏遗孀的双管势力下,只能放弃权力逃离龙州。这等于常茂把持了龙州的实权,与朝廷系统对着干。
常茂本就因伤害纳哈出被贬至此,本该老老实实忍辱负重,哪里还有资格再掌管权力?但他不仅无悔改之心,反而跟本地势力勾结,把持大权,再次触犯法纪。
常茂心高气傲,不以郑国公之尊从龙州知州之上。他既不思悔改,又贪图权力,注定会再次招惹大祸。他被贬官后仍然目无法纪,可见其骨子里的放荡不羁。
赵帖坚把女儿嫁给常茂,是想拉拢他这个官场上人。常茂也借此得以继续享有权力,可见他对权力的贪恋。两人勾结把持地方大权,还把合法知州赶走,可以说是与朝廷直接对抗。
常茂做到这一步,已经公然与朝廷为敌。他再无回头可能,只能背水一战。常茂还想着反攻倒算,夺回本已失去的权力地位,注定招来杀身之祸。
好友被诛,他选择金蝉脱壳
常茂在龙州的所作所为,终于激怒了朱元璋。那一年,常茂的老师李善长谋反被诛。朱元璋决定也处罚常茂。但查使者抵达龙州时,却传出常茂已病死的消息。朱元璋只得作罢。然而很快,情报显示常茂其实是假死。
盛怒之下,朱元璋严查此案。新知州赵宗寿不肯进京述职,于是朱元璋亲自率军讨伐。赵宗寿这才承认,常茂已经去世。但事实似乎又有些不同。常茂其实是金蝉脱壳,逃进深山老林,不再使用原名姓,与小妾李氏隐居。
常茂意识到,自己的背景已经保不住性命。于是他先安顿好家人,自己则选择消失,不再与朝廷扯上关系。常茂其实早有退路。他让儿子们改姓改名,避开灾难。自己也选择在适当时间消失,不再惹是生非,才保全了性命。
对常茂来说,最正确的选择就是金蝉脱壳,远离权力斗争,体面地活下去。他的好友被诛,自己的处境也岌岌可危,逃亡是唯一出路。
结语
常茂不再相信可以指望朝廷从轻发落,只有自救才是上策。他让家人改名改姓隐居民间,自己也隐姓埋名,与一个妾侣躲进深山,才得以苟延残喘。常茂其实早有退路,他让儿子改名改姓,自己也选择在关键时刻人间蒸发。常茂终究没有父亲的胆识与气魄,只能通过逃亡来保全一线生机。
常茂真的是聪明人,否则悬首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