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6岁的牟同志在河北省定县东车寄税务所当会计月薪全所最高

霭云深处 2025-02-22 17:50:54

1951年8月,我与张彦民等3人自河北税务训练班结业,分配至定州市(原定县)税务局新设的东车寄税务所任会计,53年秋调回会计股。两年多间,我历经磨炼,悟出税务工作之重,入党并精通税收会计,奠定税务生涯基础。税务机构设于乡村农户庭院之中,确保服务贴近民众,逻辑布局清晰,税务处理便捷,用词精准表达了机构所在地点的信息。

东车寄村位于县城南15里,为二区最大集市村,有400余户,回汉各半共居,人均3亩多地。逢四逢九赶集,交易农副、工业品及牲畜。有公家摊3家,固定商户5家,为全区最繁华之地,故税务所设此。税务所位于村西北陈姓农户院内,标识悬于二门外,需穿越百米曲折小巷方可到达,较为隐蔽。三间带厦的东配房为税务所全部空间,约30平米,北为办公室,南为宿舍,中为走廊兼储物,厦间北端作厨房,南端堆柴煤。所内配备有2张三屉桌、2把椅子、3条长条板凳、1个木制小座柜、1辆自行车、1杆大秤、1个风箱、1套炉灶,以及1支三八式长枪和2支手枪,无电话机。

贾惠儒、李士杰、我及联办室临时人员小胡、小郭共5人,分管近百里30余村50余坐商、300余摊贩、3集市和2庙会。我月薪小米200斤(22元),临时人员16元,所长和老李月补6-8元。我们均需自费办事,挤一炕睡,冬靠煤炉夏靠扇。所内有1辆公有自行车,专供会计解款报表至县局。所长及同事下乡征税,则骑家中购置的三四成新旧自行车,依靠个人修补技术维持,终日奔波为国征税。会计乃税务所之“总管”,需管开票收款、记账报表及解款。亦主内务、外待,尤重员工餐饮,从采购至烹饪皆需亲历。四季皆然,冬裂手夏湿衣,每餐毕皆成“花脸”。在此环境中生活工作,虽颇为艰苦,但我学会了诸多技能,如书法、算盘、修车、蒸馒头、烙饼及擀面,这些为日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税务所的会计工作颇具挑战,担任此职实属不易,需确保账目准确无误,任务繁重且责任重大。对农村税务所会计而言,有经验者或觉轻松,我却倍感压力。县局领导视为信任与考验,勉我胜任。我肩负重担,赴东车寄税务所,原征收站仅管票款,我需建账报表,遵会计制度。面对这些任务,16岁且仅受小学教育、出身贫寒农家的我手足无措,焦虑难眠,多次暗自落泪。所长与同事们见状,如兄长般劝慰指导,助我克服重重困难,终使我步入正轨。首关为建账报表,乃会计基石,无此则无法核算财税。我对此一无所知,连账本都未见,同事亦然。所长助力,赴明月店税务所向耿河荫会计求教,三次学习后掌握月会计流程。第二关涉及开票收钱。税种繁多,重点为货物税、屠宰税、交易税等。除印花税定值出售、部分税种复写外,均用毛笔填三联单。现场开票需流利书写与精确计算,是另一难关。当时,我毛笔字写得差且慢,珠算仅会“小九九”,无法胜任工作。无捷径可寻,唯有苦练。我日夜不辍,手指生茧,旧报成捆。3月后,终见成效,能开票收税。第三关是生火做饭。税务所会计除本职工作外,还负责迎来送往和后勤,生火做饭成了额外却必做的任务。人称“二所长”的会计事务繁多,所内无伙房和炊事员,晚餐主要靠我负责。初到时,所长与老同事鉴于我来自省城,未让我生火做饭,仅分配择菜、摆桌凳等杂务。久之,我习得些基本技巧,且他们常外出,我便主动担起炊事。不料,生火做饭看似易,实则难:麦秸难燃,费时费煤,还弄得满脸黑;饭菜不是夹生便是烧焦。1951年重阳,所长率众赴杨村小庙会,嘱我备晚餐。我午后即和面淘米,忙至日落。然饭菜不佳:窝头夹生,粥糊蒜咸,茄子无味。同志们浅尝辄止,我深感自责,后苦练厨艺,终得众赞。

牟青,男,口述历史人,1934年10月生。他于1951年3月起投身税务工作,勤勉多年,直至1994年10月光荣退休。

0 阅读:0
霭云深处

霭云深处

霭云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