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结婚两年的毛福梅一直没有怀孕,婆婆摸着她的肚子说道:“这咋还没有动静呢?”毛福梅红着脸说道:“蒋 介 石还小,何况他总在你房里睡,我怎么能怀上。”
1901年毛福梅19岁,蒋 介 石14岁,经过媒人撮合,两人便定下了婚事。
结婚当天,坐在花轿里的毛福梅左右没等来新郎,等来却是新郎捡花炮的消息。
原来结婚当天蒋 介 石觉得放的花炮好玩,便跟着出去捡蒂头去了,新郎官捡花炮使得人们哄堂大笑。 轿子里的毛福梅突然听到一名年长者摇头叹息道:“这乃凶兆,凶兆啊!”原来在奉化有这样的古语:“新郎拾蒂头,婚姻不到头”的说法,此时的毛福梅对自己的婚姻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结果当天晚上就印证了毛福梅的猜想,蒋 介 石去母亲王采玉房里睡了,毛福梅对着红烛,泪水涟涟直到天边泛起了微白。 婚后,蒋 介 石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堂,放学后就跟小伙伴一起练武,回到家中的他将脏衣服一脱,便去了母亲王彩玉的房间呼呼大睡。 毛福梅将饭菜做好,把婆婆和丈夫喊起来吃晚饭,只有每次吃饭的时候,两人才能呆得时间长一点。 可是蒋 介 石吃完饭,转身就回母亲王采玉的房间睡觉,有时他会被母亲赶出来,训斥一番,可是一扭头就进了书房,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两年多。
此时的毛福梅才听说:“蒋 介 石并不是真心喜欢她,只不过父母命不可违,在她之前,他早已有了意中人,此人正是他的堂妹毛阿春。”而毛福梅不知道的是,蒋 介 石瞧不上她的真 正 原因是:“她没读过书。”
这天婆婆王采玉摸着毛福梅的肚子说道:“这咋还没有动静呢?”毛福梅红着脸说道:“蒋 介 石 还小,再说了,他总在您房间里睡,我怎么可能怀得上。” 王采玉听后脸色铁青地将蒋 介 石叫来,一顿训斥,在母亲的威逼利诱下,蒋 介 石答应母亲,不久毛福梅终于怀孕了。在毛福梅怀孕7个月的时候,两人发生了很大的争执,蒋 介 石一脚踢到了毛福梅的肚子上,她流产了。
盼着抱孙子的王采玉捶足顿胸,边哭边数落着自己的不幸,蒋介石听后,连忙给母亲跪地求饶,并表示自己一定会努力,让毛福梅再怀上孩子的。婆婆王采玉找来了尼姑王大人给死去的孙子超度佛法,王大人看了毛福梅的面相后说道:“大奶奶是有福之人。”毛福梅听闻悲切地说道:“恐怕,此后我跟孩子都无缘了吧!”
王大人端详着毛福梅的手说道:“大 奶 奶,侬不要着急,从手相上看,你是大富大贵之人,以后一定会生儿子的。” 1909年,蒋 介 石从日本留学之后就留在了上海,母亲王采平听说之后,便对毛福梅说到:“我们去上海找他,最 好这次能给他生个一男半女。” 到了上海的毛福梅很快便证明了她和丈夫的差距越来越远,她听不懂丈夫和朋友之间说些什么,她也不知道怎么应酬,甚至连唱片都不会放。如果不是因为婆婆王彩平,估计蒋 介 石早就将毛福梅扫地出门了,他看着毛福梅气不打一处来,索性干脆对她冷暴 力,不理不睬。 王彩萍看见儿子对媳妇的态度,便拿出母亲的威严教训了儿子,随后蒋 介 石才恪守了丈夫的本分。 不久后毛福梅就怀孕了,婆婆高兴得合不拢嘴,这次王彩玉不敢有丝毫大意,将毛福梅接回奉天老家去养胎,家务全包,只管让毛福梅吃好、喝好,这是毛福梅来蒋家之后过得最舒心的一段日子。 1910年,一个男婴呱呱落地,家人取名“蒋 经 国。”毛福梅终于在蒋家站稳了脚跟,有了这样一个至亲的骨肉,不管未来丈夫对她怎样,至少她和孩子的感情不会被割舍,而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在外留学的蒋 介 石偶尔会成为毛福梅的牵挂。
这不禁让笔者想起了鲁迅先生的妻子朱安,两人何等地相似,都是婆婆选的儿媳,但是朱安更为可悲的是,一辈子没有得到鲁迅的认可,一句:“我也是先生的遗物”道尽了多少悲凉。毛福梅的经历让我们思考婚姻中的平等与尊重。她虽然在婚姻中经历了磨难,但她没有放弃对自己和孩子的坚守。
婚姻不应该是权力和压迫的代名词,而应该是相互理解和支持的关系。
在婚姻中,我们应该追求平等、尊重和相互成长,而不是被动接受不公平待遇。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平等、尊重和幸福的婚姻关系,让每个人都能在爱与被爱中找到真正的幸福。